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计算错误的纠正方法

来源 :名师在线·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wffhvknn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阶段,小学生出现计算错误在所难免,这也是小学数学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学生出现计算错误的原因有很多,教师应及时找出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并采取可行性措施来帮助学生纠正错误。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常见计算错误;纠正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11-0059-02
  引 言
  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及规避方法,是一个值得教师研究的问题。计算在整个数学学习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1]。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笔者在批改作业过程中留意了学生出现的错误,并对这些错误进行了分析,将学生常出现的计算错误类型及原因总结如下。
  一、小学生出现计算错误的原因
  (一)未能牢固掌握相应的知识点
  1.乘法口诀不熟
  在做习题时,学生会出现 6×8等于42,9×8等于56这样的错误,主要是学生未能熟记乘法口诀造成的。学生未能熟记九九乘法口诀的原因大多是他们觉得乘法口诀很容易背,反正从头背到尾就行了,但真正运用到练习中时,又会出现错误;在识记口诀时,学生缺乏观察能力,容易把相似的两个数写混,如把6写成9,把45写成54。教师布置背诵口诀的作业,多数学生无法自觉背诵。低年级学生对知识点遗忘的速度较快,如果不及时复习,就难以熟记和灵活运用乘法口诀,导致计算错误频繁出现。
  2.运算顺序不明
  解答四则运算的习题时,运算顺序十分关键。学生在做86-(23+18)这种带小括号的题目时,会出现“81”的错误结果,这是因为学生未能熟练掌握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不知道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数。做乘法和减法混合运算时,学生没有了解计算时应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二)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出现计算错误的原因之一。下文笔者将从做题前、做题中、做题后三个方面展开分析。
  1.做题前未认真审题
  学生在做练习的过程中会忽略審题环节,直接开始做题。而没有认真审题,学生就很容易曲解题目的意思,如题目要求的是2个4相乘的积,学生没有认真审题,算成了两个数的和。
  2.做题时粗心大意
  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很容易抄错题目中的数字和符号等。例如,在计算加减混合运算题60+30-29时,学生得到的结果是“119”;列竖式计算63-32-19时,将32写成了23;在计算35+29和70-37时,忘记了个位满十要进一和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时十位要减一,最后出现了“54”和“43”这样的错误结果。
  3.缺乏检验意识
  进行检查和验算是解题的最后一个环节,但很少有学生有验算的习惯。由于做完没有检查,学生很难发现自己在审题不认真时犯下的错误,特别是有的学生喜欢先解答简单的题目,将难度较大的题目留在后面解答,当完成试卷后,学生就会沉浸在完成任务的喜悦中,而忽略了先前遗留下来的未做的题目。
  (三)不重视习题讲评,未能及时订正错误
  教师在评讲练习时,学生没能集中注意力听讲,未能有效订正错题,导致再次出现类似的错误。解答题目正确的学生会认为自己做对了,没有必要听讲;一些解答错误的学生会一味沉浸在对错误的懊悔情绪中,错失了认真听讲的时机。例如,求2个4相乘的积,有的学生写成了8,评讲完后教师再次把这道题出在另一份试卷上,学生仍出现同样的错误。一方面,这体现了学生没有重视教师对课上练习的讲评,没有及时订正错误;另一方面,体现了学生做题时太过粗心,没有认真审题。
  二、纠正计算错误的方法
  了解了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原因,接下来教师必须对症下药,针对这些原因寻找最有效的方法来规避错误,以下是笔者提出的有效策略。
  (一)加强学生对相应知识的掌握
  1.掌握运算法则
  计算题最重要的就是算理和法则,学生在计算时必然要清楚题目该怎么算,要按照什么样的顺序算,只有掌握了运算法则,学生才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在教学时,教师在运算法则这方面要讲得特别详细。教师要多出一些关于运算法则的题目,巩固学生对四则运算的掌握情况,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内的。
  2.熟练掌握乘法口诀
  小学生都是充满好奇心和新鲜感的,越有趣的事物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率。单纯按顺序背诵乘法口诀会给学生一种枯燥无味的感觉,教师可以通过编故事、玩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利用发现的规律等来识记。例如,在识记二十四的口诀时,教师可以编这样的故事:一个二十四岁的姑娘在三八妇女节那天掷骰子,掷出了四个六。每周的早读课,教师可以用拍手、对口令、唱歌的方式让学生背诵口诀。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培养先审题后做题、做完题验算的好习惯
  审题是做题的首要环节,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也是纠正计算错误的策略之一。学生在做练习前,一定要认真审题,看清题目的要求,特别是文字的计算题,要看清题目要求的是求积还是求和。做列式计算时,教师应提醒学生看清题干给的是哪些数字,是什么运算符号,题目里有没有添加括号,找一找是否可以用到简便运算。教师应让学生明确,做完题目不算完成任务,还要从头到尾认真检查几遍,第一遍检查自己有没有漏题,第二遍检查自己有没有把数字写反、把符号弄错,有没有把乘法口诀记混,该进退位的有没有进退位,运算顺序有没有混乱,最后得到的结果到底是对还是错,要在草稿本上多验算几遍。   2.及时订正错误,帮助学生建立错题集
  在评讲练习时,首先,教师可以将学生出现错误最多的题目拿出来讲解,将错题抄在黑板上,让学生说一说这道题是对还是错,错在哪里,要怎么改正,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解决错误。其次,教师要督促学生及时订正错题,由于班上学生众多,教师不可能逐一提醒。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同桌之间互相监督,出现未及时订正的情况便报告教师,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第一时间订正错题,有效降低了学生出现类似错误的可能性。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建立一本错题集,将自己做错的题目抄上去,并把错误的地方做上记号,把错误的原因写在下方,然后附上正確的计算过程。教师要定期检查学生的错题集,并提醒学生每天翻阅错题集,以加深印象。
  (三)加强在计算方面的训练
  1.加强口算训练
  刚开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看着题目口算,经过一段时间后,教师就要提高训练的难度,教师读题,让学生听题并用最快的速度做出反应。教师可以设置一个小游戏,如果计算结果是单数,全班同学就举手;如果计算结果是双数,学生将双手放在桌上不动。如计算9+8+6,学生要马上得出结果是23,是单数,马上举手。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对口算训练的兴趣和参与度,从而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
  2.加强笔算训练
  笔算训练也至关重要。教师在课堂上要加强对竖式计算注意事项的讲解。教师每天可以抽出一些时间进行笔算训练。刚开始训练时,教师可以不要求解题速度,先注重提高学生的正确率。随着训练强度的提升,教师就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并对能又快又正确地解答题目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奖励。
  结  语
  纠正小学生的计算错误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有效的教学方法涌现出来,亟须教育工作者进行深入探索。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为学生营造适宜的学习环境和活跃的课堂氛围,力求让枯燥的计算教学变得更有生气,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参考文献]
  陈静.培养小学生计算习惯“四步法”[J].教育教学论坛,2012(07):150-151.
  作者简介:朱冬贞(1978.11-),女,福建莆田人,大专学历,小学一级教师。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洪莹(1982-),女,汉,江西南昌人,讲师,本科,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朱冰(1983-),男,汉,江西南昌人,南昌大学科技学院艺术系副主任/讲师,本科,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蔡骅(1983-),女,汉,江西赣州人,讲师,研究生,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研究方向:中国画创作与研究。  摘要:独立学院属于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应用型
在一个封闭的经济中,把教育投资,人力资本引入模型,建立了一个有关人力资本积累和军队教育投资的随机经济增长模型.通过随机最优化方法,确定了宏观均衡解,即在均衡状态下的消费一财
在分析显控台功能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MapX的显控台实现方法.该方法能较好地实现地图显示功能、目标航迹显示和人机交互界面的显示.该显控台具有结构简单,功能强大,运行效率高等特点,较好地满足了指挥自动化系统显控台的功能需求.
由于军事和抢险救灾的需要,移动Ad Hoc网络路由协议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基于表驱动式和按需式路由协议的优点,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合路由协议SNRL.通过仿真证明,该协议在分组传输率
针对有源功率因数校正(APFC)变换器设计复杂、损耗大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单周控制的ZVT-APFC电路方案,详细分析了该电路工作原理,给出了参数设计方法,并应用单周控制芯片IR1150s
针对文献[1]提出的机载合成孔径雷达(SAR)子孔径图像实时无参考点定位的距离-多普勒(R-D)定位方法,分析了影响定位精度的误差来源,并对斜距测量误差,高度测量误差和载机速度测量误差
摘 要: 为了提升合成表格数据的质量,提出一种简单的方法生成每个类的数据,使用度量损失控制每一类结构化数据的生成,将此方法命名为SCGAN。文章用此方法在二分类问题上进行了尝试。使用三种不同的度量损失在三个真实的数据集上训练生成对抗网络:逐次对每一类数据进行合成,利用合成数据训练分类器模型,使用gmean来评估模型的性能。结果表明,单独生成每一类数据能够提升模型的分类性能。  关键词: 合成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