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析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huo2009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小学生低年级的教学也逐渐被重视,但是对于小学生的教育问题,如果一直采用老师在课堂上起主导作用,带领学生进行学习,学生没有自己的思维,只是一味地接受知识,如囫囵吞枣的“填鸭式”教学,那么这种方法教出来的学生也只不过是复制粘贴的而已,教师的作用没用充分发挥。在小学教学中,能够不断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和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地方是课堂。教师应该利用有效的课堂时间最大效益地完成教学,实现课堂利用的最大化。本文就此谈谈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才能主动获取知识。下文中我就该如何在小学生心性不成熟的情况下完成教学,并且带领班级的学生不断地向着更好的方面发展,构建更有效的课堂,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
  一、实践活动,强化体验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应当只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以此为社会培养有用的数学人才。学生在自己参与实际数学活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能够激发自己的数学学习积极性。体验式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也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在对问题进行发现、探索和解决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亲身体会到数学学习的快乐,从而产生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
  数学来源于现实,却又高于现实。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数学游戏,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专注于数学学习上。把枯燥干瘪艰涩的数学问题转变为有趣的实际活动,能够让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
  例如,教师在教授《图形的认知》这一节内容时,可以为学生提供剪刀和剪纸,让学生两两合作,自主制作圆形、正方形和长方形等图形,教师可以在一旁进行指导和监督。在此过程中,学生由于亲身经历了“图形的产生和演变”,对图形的基本数学特征就有了一定的掌握,能够更加牢固地记忆关于图形的知识,在解决问题中也更容易使用自主探究所得到的方式方法来解决。教师也可以提出有关的延伸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圆的特性是什么?”“正方形和三角形谁更稳定?”。
  二、寓教于乐,动画融入
  在碰到教学重点问题如教学中的相遇问题,首先要掌握此类题目的隐含条件及各个条件的之间的联系,其次在此基础上正确解答。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讲述一些方法,如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利用多媒体的动画演示,设置左右两辆汽车相对出发,在动画的演示下,学生可以直观两辆汽车的相遇过程。学生可以清晰的知道,两辆汽车行驶时间一样,方向相反,最后相遇。如果是这样分解知识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等学生掌握这些基本结构后,在通过课程的演示,对相遇时间、路程、方向、速度之间的关系和含义等进行详细解释,然后根据不同题目的要求,通过对时间×速度=路程这个公式的变换,代入解决问题。多媒体动画的演示,让学生更直观的明白相遇问题从出发到相遇的全过程,让学生理解各个数量之间的关系,交给我们更容易理解的方法,用简易的方法进行计算,不仅缩短了计算时间,还使学生更快的理解教学内容,学会教学思想方法。
  三、赏识教育,纠错机制
  而小学生低年级的学生的心智不是太成熟,还保留着孩子该有的渴望被表扬的心态。作为老师,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称赞的话语,都能使他们开心好几天。但是,也不排除心浮气躁的学生,有一点小小的成就就骄傲得意。面对这些学生,教师应该及时发现并找他们交流,仔细分析他们的问题所在,分析结束最好再给他们一些鼓励,让学生有动力去改变,当然,这项工作可以在课间的时候进行。教师在课堂上面对的是一朵朵祖国的花朵,他们的家庭教育和思维方式不同,以统一的标准来衡量不同的学生的做法是错误的。同一问题,不同学生回答,教师对他们回答的满意度也应该不同,对于学习成绩中等以及偏下的,需要继续鼓励。对于学习成绩偏上的,除了应该给予赞许,还要多给他们讲讲为人之道,让他们理解做人要谦逊。
  四、信息技术,优化教学
  信息技术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普遍性,倘若教师能够合理把握这些特征并尝试着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形式相结合必然能够在原有教学的基础上创新教学模式,大大提高现有的教学效率。但是这其中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呢?而当教师在教学“直线”这一单元时,教师又可以尝试自行设计教学动画来向学生展示“直线”的数学特征。在具体的动画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出一条线段,然后在播放动画,向学生展示这条线段两头不断延伸的过程,并配上自己的讲解:“直线没有端点,因此其可以无限延伸,没有固定长度。”通过这样动画教学的形式,教师不仅克服了传统直线教学中教学枯燥乏味、教学内容抽象晦涩的问题,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意识到了数学的魅力所在。
  五、总结
  总而言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关注学生学习状况,适当调整课堂气氛,使小学数学课堂成为学生展示激情,释放智慧的大舞台。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是依靠多方面形成的,有必要進行全面的考量,为小学数学课堂的构建做好准备,培育祖国栋梁。
  参考文献
  [1]张祺.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融合的教学应用研究[D].渤海大学,2017.
  [2]甄晓慧.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聊城大学,2017.
  [3]宋立新.浅谈如何构建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J].新课程·小学,2015(11).
其他文献
摘 要: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授课中,该学科授课人员常采用单一的知识传输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在授课中,授课人员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较为缺乏。在新课改大环境下,各学科授课人员应当采用科学性路径对其授课方式进行革新,从而使其授课有效性增加。在小学语文授课中,教师应当将素质理念作为其知识传输理念,采用科学性路径提升学生对该学科的积极性。在小学语文授课中,授课人员应当增加与学生的互动,通过该过程对授课漏洞进行发掘,
摘 要:古今中外,习惯培养始终是教育界备受瞩目的问题。古有“孟子言性,孔子言习”,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也曾指出:“教育是什么,简单的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尔盖茨说:“好的习惯是成功的阶梯,成功源于好的习惯”。  关键词:小学数学;独立思考;思维习惯  一、小学数学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思维习惯的重要性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學当中,所采用的教学模式是传授式教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仅仅需
目的探讨孕期室外空气污染与早产的关系,为减少早产的发生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收集国内外已发表的有关孕期空气污染与早产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包括病例48 556例,对照548 495例。Meta分析显示,整个孕期二氧化氮(NO2)、PM10、一氧化碳(CO)、PM2.5、氮氧化物(NO)暴露与早产的合并效应OR值分别为0.960(95
摘 要: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是当前教师关注的重点问题,因而需要教师积极分析课堂教学情况,并实施恰当的教学手段确保教学效率的提升。本文主要从确定教学目标,提高教师认识入手,论述了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科学性与新颖性以及重视课堂内外的衔接性的教学方法,以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提高  数学课程是学生学习生涯中一门主要课程,数学知识在日常的生活中也有广泛应用,因此注重小
摘 要:现如今的教育要求学生能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也正因为如此的趋势,小学教育之中也开展了关于培养小学生素质的课程,音乐课堂作为一门能够陶冶小学生优雅情操的课程,也开始在小学开创。但是音乐课堂如何能够正确行使自己的职能,在培养小学生的情操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这对于音乐教师来说是十分值得思考与探索的教研项目。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对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进行了讨论。 
摘 要:随着我国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改革,小学生的数学素质培养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教师要创设教学情境,拉近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距离,引导学生参与探究和实践活动,让他们在感知、领悟数学知识中体验学习过程,在自主思考、合作交流中获得深刻的认识、丰富的情感。  关键词: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策略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使学生的情感和认知等因素相统一的方法将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不断优化。为了实现教学过程
摘 要:小学语文作为最基础性的课程,是为学生的语言基础、语文素养以及语文学习能力打下坚实基础的学科,而语文的阅读教学,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学习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当前教育及社会各界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开展的有效性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和重视,于此,要求小学老师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思考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学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