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调查北京市房山区不同区域、每日不同时段居民室内外PM2.5的污染状况及人员活动对室内空气PM2.5浓度的影响。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不同地区的不同场所不同时段进行室内外空气中PM2.5质量浓度现场监测,同时收集人员活动和气象资料。结果交通繁忙区、工业生产区、扬尘作业区、生态洁净区居民家室内日间平均浓度分别为(109.83±107.38)、(101.50±93.90)、(108.23±101.18)和(48.07±44.28)μg/m3,不同区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16、1.974、2.329,P<0.05);交通繁忙区、扬尘作业区办公室内日间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118.26±99.17)和(147.93±128.88)μg/m3,生态洁净区为(55.70±49.40)μg/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534、3.327,P<0.05);居民家室内日间、睡前、凌晨、烹饪时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91.91±80.59)、(122.46±104.65)、(125.37±112.52)和(171.91±123.02)μg/m3,不同时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888、2.544、2.214,P<0.05);吸烟、打扫和无人员活动时室内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660.95±599.18)、(171.22±138.72)和(70.781±57.37)μg/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647、4.714,P<0.05)。结论室内空气中PM2.5浓度随室外浓度增加而增加;吸烟、烹饪及打扫均会导致室内PM2.5浓度瞬间急剧增大,空气质量严重下降,是室内重要的污染源;室外颗粒物的渗透作用是影响室内环境的主要因素,可通过增强门窗密闭性来提高室内空气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