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美托咪啶对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高迁移率族蛋白1的影响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mi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啶对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的影响。

方法

将60例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和对照组,均以咪达唑仑、舒芬太尼、维库溴铵行麻醉诱导,采用丙泊酚、舒芬太尼靶控输注,间断注射维库溴铵,维持脑电双频指数(BIS)为40~60。右美托咪啶组从诱导开始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啶0.5 μg/(kg·h)进行维持麻醉,对照组同期给以等量生理盐水。于麻醉诱导后(T1)、吻合血管前(T2)、术后6 h(T3)、术后24 h(T4)、术后48 h(T5)5个时间点采血10 ml,进行HMGB-1 Western blot检测分析。

结果

右美托咪啶组HMGB-1在T2、T3、T4、T5都明显低于对照组(T2:1.60±0.21比2.51±0.38,P<0.01;T3:2.16±0.29比3.75±0.60,P<0.01;T4:1.85±0.21比2.57±0.36,P<0.01;T5:1.90±0.35比2.95±0.41,P<0.01)。

结论

右美托咪啶在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应用能够降低HMGB-1水平,发挥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

其他文献
实验犬是进行腹部外科手术操作较为理想的模型动物。围手术期的正确管理和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及时有效处理对犬的存活和实验结果影响颇大。尽管实验犬围手术期管理与临床患者围手术期管理的基本原则一致,但在具体实施时又有很多特殊之处,不可完全照搬临床患者管理经验。我们近5年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科梦工场"大动物实验室,开展了1 000余台次实验犬的各种腹部外科手术,熟练掌握了实验犬的术前评估、术前准备、麻
目的观察不同的机械牵张应力对成骨细胞增殖和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骨延长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从新生SD大鼠颅盖骨分离培养成骨细胞,104个/cm2密度接种至细胞加力板上,随机分为4组,每组8份。A组采用1 000 μstrain的牵张应力(strain为细胞加力板变形量的数值,是四点弯曲细胞力学加载仪的计量单位);B组采用2 000 μstrain的牵张应力;C组采用3
目的探讨腹腔镜和开腹直肠癌根治术联合新辅助放化疗在中低位直肠癌中的安全性及并发症的差异。方法将我科收治的112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6例,所有患者均予以新辅助放化疗治疗措施,实验组给予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行传统的开腹手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肿瘤治疗情况(清扫淋巴结总数、肿瘤切除标本的远、近切端长度、环周及远端切缘阳性率、保肛率以及术后短期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腹腔镜组患
目的观察中电导钙激动钾离子通道(KCa3.1)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在体外及体内探讨KCa3.1在乳腺癌增殖和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Western blot技术检测KCa3.1在多种乳腺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免疫荧光技术检测KCa3.1在细胞中的表达定位;使用噻唑蓝(MTT)法研究KCa3.1对乳腺癌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研究KCa3.1对乳腺癌凋亡的影响;检测体内干预KCa3.1对乳腺癌细胞体内成瘤增
目的探讨Notch信号通路联合Wnt信号通路在肾母细胞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临床上肾母细胞瘤及非瘤肾脏疾病患儿的组织标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方法检测标本中Notch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蛋白表达水平及mRNA表达水平;采用γ-内分泌酶抑制剂(DAPT)抑制的人肾母细胞瘤细胞株(SK-NEP-1)中Notch后,通过Western blot检
目的观察槲皮素通过影响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相关X蛋白(bax)、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表达及其对诱导人类风湿性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RAFLSs)凋亡作用的影响。方法收集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的滑膜组织标本,RA的诊断标准符合美国风湿病学协会修订的诊断标准。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分离滑膜细胞,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流式细胞术分析体外培养的RAFLSs表面标记的白细胞分化
目的探讨骨肉瘤组织中窖蛋白-1(Caveolin-1)和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肝细胞受体(Eph受体)酪氨酸激酶A2(EphA2)的表达及两者与骨肉瘤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3例骨肉瘤患者和23例骨软骨瘤患者手术切除组织中Caveolin-1和EphA2表达水平。结果Caveolin-1在骨肉瘤组织中表达率明显高于骨软骨瘤组织表达率(63.01%比13.04%,P<0.01
目的探讨骨形成蛋白结合内皮调节器(BMPER)蛋白在梗阻性积水肾脏中的表达及其对肾组织纤维化的作用。方法36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急性梗阻组和假手术组,每组各18只大鼠,制备不可复性单侧完全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或假手术组模型,分别在手术梗阻后1、2、4、6、8周处死大鼠,收集肾组织标本,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Western blot技术观察BMPER基因在梗阻性积水
目的观察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3离子通道蛋白(TRPV3)表达对体外膀胱癌细胞株SW780的增殖凋亡和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基因转染方法观察TRPV3基因表达对体外膀胱癌细胞SW780的抗增殖作用和生物学功能的影响;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技术检测TRPV3 mRNA在SW780细胞中的表达水平,Real-time PCR测定转染后SW780细胞
目的观察凋亡信号调节激酶-1抑制剂(ASK-1I)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5/6肾切除大鼠的肾保护作用。方法48只5/6肾切除大鼠饲养8周后行肾活检后平均分4组:(1)对照组;(2)ASK-1抑制剂组;(3)ACEI组;(4)联合组。0、8、12周分别检测各组大鼠安静状态下尾动脉收缩压、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ACR)、血肌酐。使用CKD-EPI公式计算各组肌酐清除率(Ccr)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