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现阶段英语专业低年级语音教学的不足之处是:在内容上过多地集中在音素和单词层面,较少涉及语流即超音段音位方面的技巧;教学手段缺少交际性;考核形式单一。本文以一次语音教学改革试验为基础,尝试在教学内容上更多地进行语流技巧的训练,在教学手段上增强趣味性和交际性,在考核形式上采取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最终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英语专业;语音教学;音素;超音段音位
一、语音教学的现状
我国现阶段的英语专业语音教学模式,主要采取讲解与练习相结合的方式,重点介绍与训练48个音素和重读、弱读等简单的技巧,试图使学生全面了解英语语音知识。这一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语音水平,但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1)教学内容不完整。很多教师只讲授音素和单词层面的语音知识,却对语流中音的变化规则言之不详或者很少涉及。正是因为后者的缺失导致了学生的语音语调出现了下述问题:语句重音处理不当,重音不突出;没有节奏,语义中心不明顯;语调模式单一,调核不突出。
(2)教学手段单一,缺少交际性。教学模式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听练为辅;语音训练以老师带读学生跟读等机械操练为主,教学手段单一,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语音的积极性。
二、语音教改实践
笔者以所教的英语专业2011级的95位学生为对象,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三个方面进行了教改实验,具体内容如下。
(一)转移教学重心
语音教学的重心应该从孤立的音素层面向语流层面转移,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连读、弱读、重读、音节、意群、停顿、不完全爆破等语音现象,以及英语语流中的音变知识和韵律特征,让他们能通过这些层面的知识判断话语的言外之意。所以,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项:
(1)英语音素的正确发音方法、辨音能力、模仿能力的综合训练。48个元音和辅音音素的听辩与模仿,以及它们的归类(塞音、摩擦音、破擦音、鼻腔音、延续音、旁流音、前元音、中元音和后元音等)。
(2)英语单词重音及语句重音的基本规律、表现形式、表意功能的讲授与训练。主要知识点:语句重音的基本规则是:重读实词,但也可以根据需要将重读音节轻读或者将轻读音节重读;语句重音还有逻辑对比和表达强烈感情的功能。
(3)英语语流的节奏规律、基本特征、基本要素、强弱读形式的训练。主要知识点:同化、省音、连读;汉语按音节计时,英语按重音计时;英语节奏的基本规律:重音为主,轻重交替;弱势发音与强势发音的对比;常用的五十多个功能词的弱读。
(4)英语语调的结构、功能及其在交际中的运用。主要知识点:汉语声调语言与英语语调语言的对比;"中国腔"的特征;语调群的调冠、调头、调核和调尾;五种基本调型:声调、降调、升降调、降升调和平调。
(二)改进教学方法
采用交际教学法,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具体的教学方法如下:
(1) 在音素层面,语音训练将采取以下10种形式(Celce-Murca 2002):
1)听音和模仿训练;2)语音听力训练;3)最小语音操练;4)情景化的语音操练;5)视觉辅助语音训练;6)绕口令语音训练;7)近似语音发展操练;8)元音变位练习;9)朗读与背诵;10)学习者录音。
(2) 在超因段音位层面,采取以下形式:
1)学唱英文歌。找一些歌词不太长、单词较简单的歌曲,先让学生边听歌曲边把歌词听写下来,并与黑板上的标准歌词核对,以此锻炼并检验他们的听辨能力;然后让学生再听一两遍,要求用不同的标记分别标示出哪些音重读、弱读、省略、连读或者延长了
2)英文话剧表演。在学生中成立话剧小组,排练、表演英文话剧,要求发音准确、包含感情。
3)电影配音竞赛。准备5段电影片段,让学生选择其中之一作为模仿素材,要求模仿得惟妙惟肖。
4)讲英文故事。每人讲一个英文故事,要求脱稿进行,注意语音语调和肢体语言。
(3) 成立语音小组、建立语音档案。
在第一次课上对学生进行访谈调查和语音摸底测试,归纳在调查和测试中发现的问题,在课堂上频繁将这些问题拿出来让学生们自己去讨论、分析。根据语音摸底测试的得分情况,每个班的学生都被分成5个语音小组,每个小组由得分最高的学生担任组长;组长负责组织每周不少于两次的语音练习活动、督促组员每周至少两次录音、在小组内对录音进行点评、记录点评意见、并就组员平时的练习态度和进步做登记、每两周向老师汇报。
三、实践效果
笔者在本学期的第一次课上,要求每位同学选择一段新概念英语第二册的课文朗读录音或者VOA Special English的一段2分钟左右的新闻音频,作为本学期每天都要模仿的素材,争取达到"惟妙惟肖"的程度,期末时考核。在第二次课上,让每位同学朗读所选的录音片段和由笔者指定的若干组单词、绕口令和段落,并为每人录音;在最后一次课上,让他们朗读类似的内容,也做录音。笔者仔细对比了这两次录音,并用数据显示学生的进步程度。
如果分析每位同学的所有48个音素的发音状况和所有超音位朗读技巧,则太过繁琐,也无必要。所以,笔者选取了学生容易读错的音素和大部分超音位朗读技巧作为考察项目,统计了前后两次录音中各考察项目读得准确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如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和训练,几乎所有同学都能读准48个音素,超音位朗读技巧也进步很大,说明他们已经具备了基本的语音辨识能力、观察能力和自我调整能力。大部分同学在入学时,把单词的每个音节和句子的每个单词都读得一样重,听起来像是汉语的节奏;到期末时,他们都具备了弱读、连读、失去爆破等超音位意识,能够将这些技巧运用在自己的朗读实践中。少数乡音特别重的同学,经过教师的单独辅导,也明白了今后改进语音的方法。对所选录音片段的模仿也略有"洋味",语音面貌有所改进。但要想把课堂上学到的语音技巧内化成自己的语音习惯,仍需要很长时间的有意识训练。
四、总结
英语专业低年级语音教学应该从内容和方式上有所突破。在教学内容上,在保留传统的音素识读的基础上,注重语流即超音位技能的训练。在教学方法上,尽可能丰富多样,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在考核方式上,要把期末考试与平时考核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Dalton, C. and B. Seidlhofer. Pronunciation[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2]Marianne Celce-Murcia.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的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3]刘润清.刘润清英语教育自选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陈勇(1981.4-),男,湖北人,天津工业大学,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
关键词:英语专业;语音教学;音素;超音段音位
一、语音教学的现状
我国现阶段的英语专业语音教学模式,主要采取讲解与练习相结合的方式,重点介绍与训练48个音素和重读、弱读等简单的技巧,试图使学生全面了解英语语音知识。这一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语音水平,但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1)教学内容不完整。很多教师只讲授音素和单词层面的语音知识,却对语流中音的变化规则言之不详或者很少涉及。正是因为后者的缺失导致了学生的语音语调出现了下述问题:语句重音处理不当,重音不突出;没有节奏,语义中心不明顯;语调模式单一,调核不突出。
(2)教学手段单一,缺少交际性。教学模式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听练为辅;语音训练以老师带读学生跟读等机械操练为主,教学手段单一,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语音的积极性。
二、语音教改实践
笔者以所教的英语专业2011级的95位学生为对象,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三个方面进行了教改实验,具体内容如下。
(一)转移教学重心
语音教学的重心应该从孤立的音素层面向语流层面转移,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连读、弱读、重读、音节、意群、停顿、不完全爆破等语音现象,以及英语语流中的音变知识和韵律特征,让他们能通过这些层面的知识判断话语的言外之意。所以,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项:
(1)英语音素的正确发音方法、辨音能力、模仿能力的综合训练。48个元音和辅音音素的听辩与模仿,以及它们的归类(塞音、摩擦音、破擦音、鼻腔音、延续音、旁流音、前元音、中元音和后元音等)。
(2)英语单词重音及语句重音的基本规律、表现形式、表意功能的讲授与训练。主要知识点:语句重音的基本规则是:重读实词,但也可以根据需要将重读音节轻读或者将轻读音节重读;语句重音还有逻辑对比和表达强烈感情的功能。
(3)英语语流的节奏规律、基本特征、基本要素、强弱读形式的训练。主要知识点:同化、省音、连读;汉语按音节计时,英语按重音计时;英语节奏的基本规律:重音为主,轻重交替;弱势发音与强势发音的对比;常用的五十多个功能词的弱读。
(4)英语语调的结构、功能及其在交际中的运用。主要知识点:汉语声调语言与英语语调语言的对比;"中国腔"的特征;语调群的调冠、调头、调核和调尾;五种基本调型:声调、降调、升降调、降升调和平调。
(二)改进教学方法
采用交际教学法,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具体的教学方法如下:
(1) 在音素层面,语音训练将采取以下10种形式(Celce-Murca 2002):
1)听音和模仿训练;2)语音听力训练;3)最小语音操练;4)情景化的语音操练;5)视觉辅助语音训练;6)绕口令语音训练;7)近似语音发展操练;8)元音变位练习;9)朗读与背诵;10)学习者录音。
(2) 在超因段音位层面,采取以下形式:
1)学唱英文歌。找一些歌词不太长、单词较简单的歌曲,先让学生边听歌曲边把歌词听写下来,并与黑板上的标准歌词核对,以此锻炼并检验他们的听辨能力;然后让学生再听一两遍,要求用不同的标记分别标示出哪些音重读、弱读、省略、连读或者延长了
2)英文话剧表演。在学生中成立话剧小组,排练、表演英文话剧,要求发音准确、包含感情。
3)电影配音竞赛。准备5段电影片段,让学生选择其中之一作为模仿素材,要求模仿得惟妙惟肖。
4)讲英文故事。每人讲一个英文故事,要求脱稿进行,注意语音语调和肢体语言。
(3) 成立语音小组、建立语音档案。
在第一次课上对学生进行访谈调查和语音摸底测试,归纳在调查和测试中发现的问题,在课堂上频繁将这些问题拿出来让学生们自己去讨论、分析。根据语音摸底测试的得分情况,每个班的学生都被分成5个语音小组,每个小组由得分最高的学生担任组长;组长负责组织每周不少于两次的语音练习活动、督促组员每周至少两次录音、在小组内对录音进行点评、记录点评意见、并就组员平时的练习态度和进步做登记、每两周向老师汇报。
三、实践效果
笔者在本学期的第一次课上,要求每位同学选择一段新概念英语第二册的课文朗读录音或者VOA Special English的一段2分钟左右的新闻音频,作为本学期每天都要模仿的素材,争取达到"惟妙惟肖"的程度,期末时考核。在第二次课上,让每位同学朗读所选的录音片段和由笔者指定的若干组单词、绕口令和段落,并为每人录音;在最后一次课上,让他们朗读类似的内容,也做录音。笔者仔细对比了这两次录音,并用数据显示学生的进步程度。
如果分析每位同学的所有48个音素的发音状况和所有超音位朗读技巧,则太过繁琐,也无必要。所以,笔者选取了学生容易读错的音素和大部分超音位朗读技巧作为考察项目,统计了前后两次录音中各考察项目读得准确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如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和训练,几乎所有同学都能读准48个音素,超音位朗读技巧也进步很大,说明他们已经具备了基本的语音辨识能力、观察能力和自我调整能力。大部分同学在入学时,把单词的每个音节和句子的每个单词都读得一样重,听起来像是汉语的节奏;到期末时,他们都具备了弱读、连读、失去爆破等超音位意识,能够将这些技巧运用在自己的朗读实践中。少数乡音特别重的同学,经过教师的单独辅导,也明白了今后改进语音的方法。对所选录音片段的模仿也略有"洋味",语音面貌有所改进。但要想把课堂上学到的语音技巧内化成自己的语音习惯,仍需要很长时间的有意识训练。
四、总结
英语专业低年级语音教学应该从内容和方式上有所突破。在教学内容上,在保留传统的音素识读的基础上,注重语流即超音位技能的训练。在教学方法上,尽可能丰富多样,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在考核方式上,要把期末考试与平时考核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Dalton, C. and B. Seidlhofer. Pronunciation[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2]Marianne Celce-Murcia.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的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3]刘润清.刘润清英语教育自选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陈勇(1981.4-),男,湖北人,天津工业大学,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