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例6~13岁就读于普通学校癫患儿的认知功能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ubo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就读于普通学校6~13岁癫

患儿的认知功能状况,分析影响认知功能的相关因素及其对患儿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组172例,接受普通学校或学前教育的不同类型的癫

患儿,年龄6~13岁,正常对照组172例,年龄、性别及接受教育地域与癫

组匹配,采用认知功能测试组套对癫

组和正常对照组进行6项认知功能测试。采用癫

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OLIE-31问卷测试,调查105例8岁以上癫

患儿的生活质量。

结果

(1)认知测试原始数据经性别、年龄及受教育地域调整后,癫

组在瑞文推理正确数(8.6 vs. 14.0)、选择反应时(620.4 ms vs. 489.5 ms)、词语押韵(2796.9 ms vs. 2324.4 ms)、简单减法计算正确数(28.6 vs. 35.5)、数字数量大小比较(1002.4 ms vs. 803.1 ms)等5项认知测试原始分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癫

组存在1项及以上认知功能损害者76例(44.2%),正常对照组25例(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5,P<0.001)。(2)61例新诊断癫

患儿,其瑞文推理正确数(9.1 vs. 13.8)、选择反应时(625.8 ms vs. 474.5 ms)、词语押韵(3051.8 ms vs. 2575.4 ms)、简单减法计算正确数(28.9 vs. 35.3)、数字数量大小比较(942.4 ms vs. 775.8 ms)5项认知测试原始分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与癫

疾病相关因素,如起病年龄、发作类型、疗程及情绪行为障碍共病等对患儿组的认知功能均无明显影响(P均>0.05)。(4)能进行生活质量评定8岁及以上癫

患儿105例,其中既无认知损害亦无精神共病的患儿生活质量总分最高(60.5±0.9),而既有认知损害亦存在共病组的患儿生活质量总分(54.6±1.5)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

近半数6~13岁在普通学校就读的癫

患儿存在认知功能损害,即使新诊断尚未服用抗癫

药物的患儿,与正常同龄儿童相比,其认知功能也明显低下。认知损害与起病年龄、发作类型、是否接受抗癫

药物治疗及情绪行为障碍共病与否均无明显相关。癫

患儿兼有情绪行为障碍及认知损害者,其生活质量最低,值得重视并给予相应的干预和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副肿瘤综合征患儿的临床基本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副肿瘤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加以总结,对部分患儿进行术后随访。结果12例副肿瘤综合征患儿男11例,女1例,平均发病年龄(30.5±15.3)个月,病程平均(112.7±154.4)d,急性起病2例,亚急性起病3例,7例慢性起病(2例为缓解-复发或加重过程)。神经系统症状11例表现为小脑共济失调,其中3例伴有眼阵挛(眼阵挛-肌阵挛综合征),
目的分析3例诊断为C3肾小球病患儿的临床病理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患儿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并对预后转归进行随访。结果(1)3例患儿中2例男性,1例女性;起病年龄分别为9岁、12岁及5岁4个月;至活检时的病程分别为3个月、7个月及20 d,随访时间分别为2年7个月、8个月及1年6个月。(2)临床特征:全部病例都有镜下血尿,伴或不伴肉眼血尿、蛋白尿;2例血补体C3持续下降,1例位于正常低限;
目的探讨多学科镶嵌治疗对儿童气管食管瘘(tracheoesophageal fistula, TEF)的治疗效果。方法2008年4月至2011年10月,我院收治气管食管瘘患儿4例,均为女性,其中H型气管食管瘘2例,气管食管瘘手术后瘘管复发2例。手术中均在消化科、呼吸科和外科协作下,首先通过胃镜注射美蓝,经支气管镜观察美蓝初步判定瘘管的位置,之后将导引钢丝从气管镜内经瘘管导入食管内,利用胃镜活检钳将
目的探讨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表现特征和判断指标。方法(1)将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至少5 d,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仍恶化的肺炎支原体肺炎定义为难治性病例,以此为初步诊断标准,将213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分为一般病例141例,难治性病例72例,回顾分析两组患儿在临床表现、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CRP)、胸部影像学等方面的差别,对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表现进行多因素Logist
期刊
期刊
目的研究手足口病患儿中合并急性弛缓性瘫痪(AFP)的临床特征和影像学改变,探讨这类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71型(EV71)相关性AFP的发生演变过程。方法对我院2011年5至8月收治手足口病患儿中合并AFP者进行临床观察和影像学检查及随访,进行早期强化康复治疗,评价疗效,根据早期强化康复后肌力是否恢复4级分为康复组和后遗症组,分析临床特征在两组间的差别,寻找影响预后的因素。应用SPSS10.0统计包
目的了解国内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发生率,探讨影响其发病及其严重程度的因素,为早期预防BPD提供指导意见。方法回顾性收集国内10家NICU2006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收治的胎龄<37周且存活≥28 d早产儿临床资料,根据患儿出生后28 d是否用氧(>21%)分为BPD组和非BPD组。生后28 d未用氧为非BPD组;生后持续用氧≥28 d为BPD组。计算各个胎龄BPD发病率
期刊
目的了解新生儿黄疸是否损伤正常足月儿心肌。方法2004年3月至2010年12月,入住我院新生儿科的正常足月儿,无明确宫内窘迫、生后窒息病史,体温正常。母亲妊娠期健康。剔除合并败血症、宫内病毒感染、先天畸形、先天性心脏病、21-三体综合征、红细胞增多症等疾病。符合入选标准且资料完整的共178例,均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心肌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