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作业魅力,体验成长味道

来源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on_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作业的功能被定位于“知识的巩固”与“技能的强化”上。相对于传统作业,体验式作业更凸显以下特质:
  1.主动参与。传统作业中,教师是教学的中心,学生几乎成了作业的傀儡,不厌其烦地做着抄、写、背等重复劳动,在行为和思维方式上几乎完全服从教师的指挥,毫无创造力。而体验式作业则强调学习者积极主动的参与,因为没有这种参与,就不能产生任何体验,更谈不上学习过程的完成。
  2.寓教于乐。寓教于乐中的“乐”既包含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的趣味性,还包含学生主动探究,积极体验的愉悦感。体验式作业的“乐”并非教师单方面制造的,而是学生主动体会到的。学生学得快乐,不把作业当做负担,这才是寓教于乐的真正实现。
  3.学以致用。学以致用是传统教育的一个难题,原因之一是学生很少有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场所、时间和机会。因此,应该让学习者逐渐意识到学习是一个通过实践运用,循序渐进的过程。体验式作业的优势在于,它为学习者及时提供了一个运用的空间,使学习者成功地进入活生生的语言表达和思想交流之中。
  我校提出体验式作业设计的“三让”理念,即“让作业和生活拉手,让学习在体验中生成,让知识习得与生命发展相融合”,力求让传统作业变身,促进每一个孩子的潜能发展。
  一、巧设情境练习,变机械重复为生动有趣
  给计算类作业“调调味”。数学常规训练中,口算、笔算是每个孩子必须掌握的基本功,反反复复操练,不仅低效,而且大大削弱了学生做作业的兴趣。我校二年级的谢晖老师,在混合运算单元设计了 “扑克牌加减24” 擂台赛和“小鬼当家”购物付款的体验式作业。学生在竞技比赛和模拟购物情境中动手动脑,既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又强化了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习惯,同时还巩固了熟练运用四则运算解决问题的技能。
  给读书类作业“变变身”。六年级的彭洋老师结合学生的年龄和学情,设计了《走进名著,牵手经典》的整组体验式作业。在学生学习完第七单元课文《空城计》和《鲁智深行侠桃花庄》,对诸葛亮和鲁智深这两个人物形象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开展“与大师牵手——与英雄相约——与名著对话”的体验式阅读学习活动,在知识抢答、精彩表演、话说人物中,与大师牵手,走近名著;在写颁奖词的过程中,与书中人物相约,知英雄品格;在辩论写法优劣的过程中,赏写作特点,品名著魅力。整个设计使教学内容从课内延伸到课外,通过一系列情境创设,促使学生主动阅读,主动表达,乐在其中。
  二、活用生活资源,变纸上谈兵为学以致用
  传统的作业与生活脱节,而让学生觉得无聊、无用,逐渐对作业失去兴趣,作业的实效性也不强。设计生活实践类的体验性作业能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转化为生活能力,充分体验学以致用的成就感。
  如在认识了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后,教师让学生从身体上寻找这些长度单位;在学习了垃圾分类后,要求学生将家里的垃圾分装处理;在学习了膳食合理搭配的知识后,邀请学生为学校设计一周中餐菜谱;遇到学校的传统节日,如读书节、数学节、毕业典礼等, 发动学生设计读书节的会标,设计活动主题及方案,创编会歌,出专刊等。
  当作业与生活紧密相连,当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再带着生活的体验回到课堂,这样的学习才是主动和快乐的。
  三、拓展链接重组,变单科操练为学科整合
  传统的作业设计中,各学科都有自己的训练项目和目的,每科的单项作业叠加起来无疑会加重学习负担,同时也易形成思维定势。体验式作业可以将若干个学科的内容有机整合起来,既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又大大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整体素质、多元智能发展。
  如我校周菲老师设计的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我们生活的地球》单元体验式作业,将科学、语文、数学、美术、计算机等各学科训练目标有机整合在一起。活动一:从“天圆地方”说起。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验,进行大胆猜想,体验人类认识地球,探索地球的过程,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活动二、三:看看地球的表面。让学生通过观察、统计,了解地球的主要地貌(即地形和海陆分布),培养学生有序观察的能力。活动四:设计旅游线路。设计一条具有特色的世界之旅线路,设计要有主题,如滑雪之旅、岩洞探险、茶马古道等,还要有注明途经国家的线路、沿途的风俗民情等,用手绘、剪贴或打印的方式画出路线图,并将沿途具有特色之处体现出来。
  四、提供弹性作业,变统一规划为主动选择
  体验式作业重在尊重个体需求,关注个性差异,给学生作业时间和形式、内容选择的“弹性权”,让不同水平的学生自主选择,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
  如王娟老师在设计鄂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第六单元以“阳光”为主题的单元体验式作业时,在阳光行动一“帮帮小树”环节中,她让孩子们自由选择作业形式,或做一做,或画一画。阳光行动二“我给他人送阳光”是结合课文《给奶奶送阳光》, 让学生学会给身边的人送“阳光”,懂得关心人,给人温暖,培养学生做有爱心的阳光儿童。学生可以选择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体验式作业作为学生作业的重要形式之一,还有值得研究的空间。在实践探索中,我们发现在设计体验式作业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重形式更重内容。注意作业不能与学习内容脱节,要把握学科本质。
  重结果更重过程。在评价作业质量的同时,要注重作业完成过程中的态度、情感、合作意识等品质的评价。
  控制训练及作业量,以精选提高实效,减轻学生负担。
  注重利用作业的结果,为课堂教学的反思和改善服务。
  总之,体验式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把学生看成有血有肉、情感丰富的学习主体,以发挥学生自主潜能为出发点精心设计,让学生在情趣盎然的体验活动中,拥抱知识,体味成长,让作业成为学生放飞潜能的天空。
  (本文由纪红、成艳芳、詹晓妮撰写)
  责任编辑 刘玉琴
其他文献
启智,就是通过启发,让学生在感知、思维、想象、记忆中学会学习。而启情,则是通过启发,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情绪,对学习本身发生兴趣,主动学习。教学中启而不发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但归根到底是因为学习时出现了消极的心理情绪,而积极的心理情绪对学生的认知活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下面就以数学为例,谈一谈如何创设情境启发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  一、利用情境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学生刚刚学习《乘数是两位数的
在课改东风的洗礼下,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从当时被一线教师所围观、尝试,到如今的认同与深化,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思想交流等方面,发挥着建设性作用,大大地突显了学生主体地位。  然而,当下出现了“先学”与“后教”教学生态断裂现象,两者被机械地分割为两个完全独立的部分,致使“后教”并未基于“先学”,从而出现“教”低于“学”或“教”高于“学”的现象。  造成诸类现象根源在于教学中的“目中无人”,无
1 匈牙利弗洛姆枪械设计师研制的利利普特手枪名称中“利利普特”取自爱尔兰小说《格利弗游记》中的《利利普特游记》,其表示( )。  A.小人国手枪 B.大型手枪 C.冲锋手枪  2 1908年,德国陆军采用卢格P08手枪之后,立即以该枪为基础,开发出一种专门供炮兵部队使用的( )全自动手枪,命名为卢格P08炮兵型手枪。  A.短枪管型 B.长枪管型 C.紧凑型  3 (
劳动与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极强的学科。教学中,教师不做空洞的说教,而是带领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能提高教学效率。笔者以《旋转木马》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创情境,激兴趣  教师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学习内容与生活的联系,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导入新课时,教师在大屏幕上播放游人玩旋转木马的愉快场景,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氛围。这样的导入勾起了学生的生活记忆,为学习新
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同师生代表座谈时指出,要成为一名好教师需具备一些必不可少的特质,即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总书记的讲话内涵丰富、意义深远。笔者认为,做一名学生满意的教师,就要对事业执着追求、甘于奉献;就要自觉砥砺德行,束身自爱;就要笃信好学,与学生共同成长;就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为师者,“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对事业甘于奉献  为人师,就
摘要:针对塔里木大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控制工程导论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进行改革与试验,以期有效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控制工程导论;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6)06-0083-03  控制工程导论是塔里木大学农
随着数字化教学环境在教育系统中普及,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也产生相应的调整和改变。研究TPACK(即“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正是对信息技术改变学科教学的相关规律的揭示,也为信息时代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路径。  TPACK对1:1环境下课堂教学实施的启发  一、TPACK概述  众所周知,学科教学研究体系当中,既包含对学科教学内容的研究,也包含对学科教学方法的研究。当信息技术融入到学科教学
所谓点拨,即点其要害,拨开迷雾,拨疑为悟,点石成金,举隅推导,闻一知十。“点”和“拨”往往结合在一起,总的目的就是要抓住要害,排除学生学习中的心理障碍和知识障碍,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当然,点拨要点之有物、有法、有情、有味,点出教师的风格,还要适量、适时、适度。  那么,教师该如何“点”出精彩,“拨”开迷雾呢?  点拨,不仅要把握时机,还要考虑“点”在何处;点拨,既要着眼长远,如第斯多惠那样期望
“语文课要有语文味”,这句话大家耳熟能详。语文味从何而来?  一、从深入研读文本中来  上好课的第一要务是教师真正读懂、读透教材。唯有如此,教师才能明白一篇文章的教学价值是什么,教学点在哪里,应该怎样教。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人教版课标教材语文第九册)的主旨,很多教师归结于一个“爱”字。母亲的“精彩极了”是一种鼓励,父亲的“糟糕透了”是一种批评,这是爱的两种不同表达方式。这种浅层次的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斯大林模式”》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2(必修)》第七单元第一课。笔者以本课教学为例,谈谈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一、创设情境,设问激趣  运用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关键的一点是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主动探究的欲望,否则,教学就会陷入被动解决问题的状态。  教学中,教师先播放《大国崛起》视频片段: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安详地停在涅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