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塔里木大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控制工程导论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进行改革与试验,以期有效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控制工程导论;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6)06-0083-03
控制工程导论是塔里木大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课。该课程对数学知识的要求很高,有大量的图形,需要进行大量的公式推导,概念多,内容杂,理论性强,比较抽象,是农机专业公认的比较难学的课程。农机专业的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受其语言、基础教育、思维能力、学习方法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学习该课程存在很多问题,普遍学习很吃力。为了激发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有必要探索针对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实际的课程教学方法。
1 少数民族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1 语言障碍问题
塔里木大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近年来积极招收少数民族学生,根据学生的汉语知识能力不同,结合相应的高考制度,将农机专业的少数民族学生按照专业培养层次分为民考民班级和民考汉班级。这些少数民族学生来自新疆各地州,汉语是其第二语言,汉语水平普遍薄弱,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面对第二语言听课很吃力,学生听课中普遍是先把老师讲的内容翻译成自己的民族语言加以理解,这样学生听课时跟不上教师讲课节奏,导致课堂学习效果不好。另外,由于受第二语言的影响,学生听课时很难与教师进行课堂互动,教师抛出问题后,学生很难第一时间回应,要考虑很久才能理解老师的互动话题,这样势必会耽误课堂教学。
1.2 基础知识薄弱
农机专业的少数民族学生大部分来自新疆南疆地区。受南疆地区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基础教育薄弱,学生普遍数学知识掌握得不太好。而农机专业属于工科专业,对数学知识要求很高。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大学学习后,面临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等数学类课程学习任务,学生学习特别吃力,大部分学生勉强能应付考试,但要达到农机专业对数学知识的高要求很难实现。根据控制工程导论课程的特点,该课程对数学、理论力学、工程制图、电工学等课程都有很高的要求,由于学生数学基础薄弱,进大学以后,如果学生没有学好高等数学,也会影响到理论力学、工程制图、电工学等课程的学习,这样最终会导致学生在学习控制工程导论课程时非常吃力,需要额外的时间强化数学等课程的学习,才能学好控制工程导论课程。所以,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由于数学基础薄弱,导致一系列课程学习效果不好,最终影响对农机专业课的学习。
1.3 学习方法不当
受第二语言的影响,少数民族学生在听课时,针对教师讲解的内容,理解起来特别吃力,学生普遍对课程中基本的概念能理解,而比较抽象的知识点便不容易理解。学生在听课中存在死记硬背的现象,只能记住一些简单的基本概念,对复杂一些的知识点不能很好掌握。由于控制工程导论课程知识点丰富,前后内容联系紧密,要求学生举一反三,将内容理解透彻并学会使用,加上课程学时少,教师讲课内容多、语速快,学生必须跟上教师节奏,认真思考,找到适合自己的课程学习方法,避免简单记住基本概念,关键要理解课程的主线和脉络,达到融会贯通,提高课程的整体学习效果。
2 课程教学改革方法
2.1 讲课放慢语速,板书字迹工整
针对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少数民族学生语言障碍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必须全程采用普通话教学,而且讲课语速一定要慢,表达要清楚,个别长语句的表达要换成短句,确保少数民族学生在课堂上能听懂教师讲的内容,能跟上教师的讲课节奏,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紧跟教师思维,不落下课程内容。教师使用普通话教学和放慢语速,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听懂课程内容,另一方面也可以给学生普及汉语知识,帮助学生提高汉语水平。另外,在给少数民族学生上课时,教师必须注重板书,对主要的知识点和学生难以理解的关键词,要在黑板上写出来,便于学生边听边看边学。教师要特别注意,写板书时,字迹不能潦草,必须书写工整,确保学生能看清楚内容。
2.2 加强与学生课堂互动,为学生答疑解惑
在给少数民族学生上课时,教师必须注意观察每位学生的听课情况,要关心爱护每位学生,不能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和失去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采取多种方式,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时刻紧跟教师讲课节奏,不能有丝毫放松。教师可以采取课堂提问,有意识地找学生代表回答问题;也可以采取课堂讨论法,针对课程中的某一个知识点,发挥全班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思维,大家共同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还可以利用课间休息时间,走进学生中,切实关心询问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搜集学生反映集中的问题,及时改进课堂教学。教师一定要关注每位学生,利用一学期的课堂教学,照顾关心每位学生,与其谈心,鼓励其好好学习,交流课程学习心得,让少数民族学生体会到教师的殷切关爱。教师要尽自己的努力,记住每一个少数民族学生的名字,这样教师在课堂上提问时,可以先让学生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如果大家回答问题不积极,教师可以直接点学生名字来回答问题,被点名叫到的学生会特别感激教师,学生认为能被教师记住名字是莫大的荣幸,这样能增进教师与学生的感情,学生对教师越亲近,就越能激发学习潜力,下功夫学好课程。教师在平时一定要及时为学生课程学习答疑解惑,帮助学生及时解决每次课中遇到的问题,不要等问题累积到一定程度,增加学生学习负担。
2.3 多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补充课程基础知识
针对少数民族学生课程基础知识薄弱的情况,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利用课余时间,多给学习补充课程基础知识,特别要强化学生高等数学中的微积分、复变函数、拉普拉斯变换等,理论力学中的简单受力分析与计算,以及电工学中的简单电路分析与计算等,还要熟悉看懂各种图,学会分析图中的信息。这些基础知识的补充和巩固,有助于学生学好该课程。教师尽量少占用正常的课堂教学,以免影响课程的教学进度,而是要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辅导课程基础知识。
关键词: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控制工程导论;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6)06-0083-03
控制工程导论是塔里木大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课。该课程对数学知识的要求很高,有大量的图形,需要进行大量的公式推导,概念多,内容杂,理论性强,比较抽象,是农机专业公认的比较难学的课程。农机专业的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受其语言、基础教育、思维能力、学习方法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学习该课程存在很多问题,普遍学习很吃力。为了激发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有必要探索针对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实际的课程教学方法。
1 少数民族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1 语言障碍问题
塔里木大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近年来积极招收少数民族学生,根据学生的汉语知识能力不同,结合相应的高考制度,将农机专业的少数民族学生按照专业培养层次分为民考民班级和民考汉班级。这些少数民族学生来自新疆各地州,汉语是其第二语言,汉语水平普遍薄弱,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面对第二语言听课很吃力,学生听课中普遍是先把老师讲的内容翻译成自己的民族语言加以理解,这样学生听课时跟不上教师讲课节奏,导致课堂学习效果不好。另外,由于受第二语言的影响,学生听课时很难与教师进行课堂互动,教师抛出问题后,学生很难第一时间回应,要考虑很久才能理解老师的互动话题,这样势必会耽误课堂教学。
1.2 基础知识薄弱
农机专业的少数民族学生大部分来自新疆南疆地区。受南疆地区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基础教育薄弱,学生普遍数学知识掌握得不太好。而农机专业属于工科专业,对数学知识要求很高。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大学学习后,面临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等数学类课程学习任务,学生学习特别吃力,大部分学生勉强能应付考试,但要达到农机专业对数学知识的高要求很难实现。根据控制工程导论课程的特点,该课程对数学、理论力学、工程制图、电工学等课程都有很高的要求,由于学生数学基础薄弱,进大学以后,如果学生没有学好高等数学,也会影响到理论力学、工程制图、电工学等课程的学习,这样最终会导致学生在学习控制工程导论课程时非常吃力,需要额外的时间强化数学等课程的学习,才能学好控制工程导论课程。所以,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由于数学基础薄弱,导致一系列课程学习效果不好,最终影响对农机专业课的学习。
1.3 学习方法不当
受第二语言的影响,少数民族学生在听课时,针对教师讲解的内容,理解起来特别吃力,学生普遍对课程中基本的概念能理解,而比较抽象的知识点便不容易理解。学生在听课中存在死记硬背的现象,只能记住一些简单的基本概念,对复杂一些的知识点不能很好掌握。由于控制工程导论课程知识点丰富,前后内容联系紧密,要求学生举一反三,将内容理解透彻并学会使用,加上课程学时少,教师讲课内容多、语速快,学生必须跟上教师节奏,认真思考,找到适合自己的课程学习方法,避免简单记住基本概念,关键要理解课程的主线和脉络,达到融会贯通,提高课程的整体学习效果。
2 课程教学改革方法
2.1 讲课放慢语速,板书字迹工整
针对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少数民族学生语言障碍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必须全程采用普通话教学,而且讲课语速一定要慢,表达要清楚,个别长语句的表达要换成短句,确保少数民族学生在课堂上能听懂教师讲的内容,能跟上教师的讲课节奏,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紧跟教师思维,不落下课程内容。教师使用普通话教学和放慢语速,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听懂课程内容,另一方面也可以给学生普及汉语知识,帮助学生提高汉语水平。另外,在给少数民族学生上课时,教师必须注重板书,对主要的知识点和学生难以理解的关键词,要在黑板上写出来,便于学生边听边看边学。教师要特别注意,写板书时,字迹不能潦草,必须书写工整,确保学生能看清楚内容。
2.2 加强与学生课堂互动,为学生答疑解惑
在给少数民族学生上课时,教师必须注意观察每位学生的听课情况,要关心爱护每位学生,不能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和失去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采取多种方式,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时刻紧跟教师讲课节奏,不能有丝毫放松。教师可以采取课堂提问,有意识地找学生代表回答问题;也可以采取课堂讨论法,针对课程中的某一个知识点,发挥全班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思维,大家共同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还可以利用课间休息时间,走进学生中,切实关心询问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搜集学生反映集中的问题,及时改进课堂教学。教师一定要关注每位学生,利用一学期的课堂教学,照顾关心每位学生,与其谈心,鼓励其好好学习,交流课程学习心得,让少数民族学生体会到教师的殷切关爱。教师要尽自己的努力,记住每一个少数民族学生的名字,这样教师在课堂上提问时,可以先让学生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如果大家回答问题不积极,教师可以直接点学生名字来回答问题,被点名叫到的学生会特别感激教师,学生认为能被教师记住名字是莫大的荣幸,这样能增进教师与学生的感情,学生对教师越亲近,就越能激发学习潜力,下功夫学好课程。教师在平时一定要及时为学生课程学习答疑解惑,帮助学生及时解决每次课中遇到的问题,不要等问题累积到一定程度,增加学生学习负担。
2.3 多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补充课程基础知识
针对少数民族学生课程基础知识薄弱的情况,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利用课余时间,多给学习补充课程基础知识,特别要强化学生高等数学中的微积分、复变函数、拉普拉斯变换等,理论力学中的简单受力分析与计算,以及电工学中的简单电路分析与计算等,还要熟悉看懂各种图,学会分析图中的信息。这些基础知识的补充和巩固,有助于学生学好该课程。教师尽量少占用正常的课堂教学,以免影响课程的教学进度,而是要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辅导课程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