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1年,女性穿上了长袍。”
———张爱玲《更衣记》
旗袍作为中国女性的传统礼服,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旗袍”的最早起源,目前还没有具体定论。但很多人认为,现代旗袍最早源于1919年“五四运动”,当时,接受了新思想的女性为追求男女平等,便身着男性化的长袍走上街,这里的“长袍”便是现代旗袍的雏形。1984年,旗袍被国务院指定为女性外交人员礼服。2011年,旗袍手工制作工艺成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传统旗袍制作技艺用藏、掩、隐、抑的工艺手法,为旗袍的艺术美拓展了更多的空间,在遮与露之间取得一个审美平衡。在制作过程中,讲求“四功”即刀功、手功、车功(缝纫机功)、烫功,运用扳、串、甩、锁、钉、撬、扎、打、包、拱、勾、撩、碰、搀等14种传统手工艺使旗袍更加合体,整齐,美观。周祥华,就是这样一位专注于传统旗袍制作技艺的“85后”,她也是六合区传统旗袍制作技艺非遗项目传承人。
最美的遇见 为梦想赴京学艺
周祥华出生在扬州,个头娇小,肤白如雪,婀娜如柳,有着扬州女子独特的温柔婉约和清新隽永。因家中长辈曾制作旗袍,所以对旗袍一直有着憧憬,大学时主修服装设计,毕业后来到六合一家服装企业就职。生活闲暇,购买了大量书籍学习旗袍方面的知识,从历史、发展、技艺、鉴赏等方面研究旗袍制作技艺。“现在很多旗袍都是工业化剪裁,感受不到传统旗袍的魅力、魔力和生命力。”周祥华在模式化的工作里觉得枯燥无味,心中对旗袍的热爱从未减退。
一次偶然机会,周祥华来到北京服装学院内的民俗服饰博物馆,却没想在这里遇到了开启她精彩人生的“伯乐”———北京服装学院史丽萍老师。老师看到了这个纤弱的小女子骨子里对旗袍的热爱,收她为徒,成为了周祥华学习旗袍制作技艺的引路人。进入90年代学习这项技艺的人越来越少,传统手工艺学习时间久,学的人寥寥无几。制作一件手工旗袍需要一个月的时间,传统旗袍制作手艺面临失传危险。周祥华为了心中的旗袍梦,毅然放弃工作、远离家人,独自在异乡拜师学艺。
最真的初心 坚守传统手艺
2017年开始,周祥华在京一心拜师学艺,学习传统旗袍的裁剪、刮浆、缝线、盘扣,每一道制作工藝都潜心研究,虽然这些工艺费时耗力,但她喜欢传统旗袍背后沉淀的文化和魅力。学成归来后,周祥华尝试开设自己的工作室,起初并未一帆风顺,她瞒着家人咬牙坚持了下来,日复一日地钻入那繁复的工艺海洋里,研究旗袍的非遗技艺。她说:“我现在所从事的事业,往小的说是想通过旗袍制作把中国女性柔美、温婉、含蓄的美恰如其分地展示出来。往大的说就是要通过一件件旗袍,让每个人感受旗袍所展现“盛世中国”的自信和自豪,用独特的语言寻找感动的美”。周祥华用一针一线赋予了旗袍生命力,旗袍也给予她人生的启迪,她说自己是为旗袍而生的女子。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现代旗袍开始收紧腰身,女性的婀娜多姿展现得一览无遗,虽然现代旗袍更受大众欢迎,也更有市场,但周祥华却更喜欢传统旗袍那份优雅和韵味。她继承传统的制衣工艺,又有独具匠心的创新工艺,更有细致入微的刺绣和盘扣工艺作为点睛之笔,所以周祥华制作出来都是旗袍精品。她经常设计出独一无二的盘扣,有雪花扣、叶子扣、菊花扣等等,主要运用于传统中国服饰上固定衣襟或装饰的一种纽扣。盘扣的取材十分广泛,涉及棉布、丝麻、绸缎等。制作盘扣时根据构思效果的要求增添材料,可以在布料中裹衬棉纱线,使之饱满,也可以裹衬金属丝,以便定形。盘扣的制作一般需要四个步骤,分别是缝包硬条(有衬线手法,机缝明暗线法、包细铜丝法等),编结扣坨,盘制花型,固定装订等步骤,制作工具有针、线、顶针箍、剪刀、木尺划粉、胶水、布料条、镊子、细尖嘴钳子、大头针、小剪刀打火机等。如今,盘扣不仅作为纽扣使用,还可独立观赏,周祥华在样式设计、颜色搭配等方面也极为讲究,总能制作出新颖的款式。
最好的传承,让世界看到中国的美
任何一种美长久流传,要有一时之美的乍见之欢,还要具有一世之美的久看不厌,恰好,旗袍就具有这两种味道。中国传统之美是灵动的,感知的,是一种意境表达,传统旗袍便是通过传承人的手将其嫁接到衣服里,当它展现在面前时,你就这样看到你的感知!可以说,每一件传统旗袍都是“活”历史。
周祥华不仅制作传统旗袍,还致力于推广旗袍文化,保护和传承传统旗袍文化。经常与机关部门、培训机构合作,推广传播包括旗袍在内的传统服饰文化,至今已举办“百年霓裳———旗袍服饰展”“传统旗袍非遗传承系列活动”等多场次推广活动,着力弘扬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更加感性、立体地还原传统旗袍的东方魅力,弘扬民族自信,传播传统文化。
从一个爱好到一个小小工作室,如今成为六合区级非遗项目以及非遗传承人,周祥华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同时也意识到使命更重。如何把这门传统手艺更好地传承下去,是她一直在思考的事儿。她希望让更多的年轻人学习旗袍制作,“只要有人学,我就免费教。”她也会继续将美丽的故事一针一线地缝制进旗袍里。
(六合区委统战部供稿)
(责编 凌 云)
———张爱玲《更衣记》
旗袍作为中国女性的传统礼服,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旗袍”的最早起源,目前还没有具体定论。但很多人认为,现代旗袍最早源于1919年“五四运动”,当时,接受了新思想的女性为追求男女平等,便身着男性化的长袍走上街,这里的“长袍”便是现代旗袍的雏形。1984年,旗袍被国务院指定为女性外交人员礼服。2011年,旗袍手工制作工艺成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传统旗袍制作技艺用藏、掩、隐、抑的工艺手法,为旗袍的艺术美拓展了更多的空间,在遮与露之间取得一个审美平衡。在制作过程中,讲求“四功”即刀功、手功、车功(缝纫机功)、烫功,运用扳、串、甩、锁、钉、撬、扎、打、包、拱、勾、撩、碰、搀等14种传统手工艺使旗袍更加合体,整齐,美观。周祥华,就是这样一位专注于传统旗袍制作技艺的“85后”,她也是六合区传统旗袍制作技艺非遗项目传承人。
最美的遇见 为梦想赴京学艺
周祥华出生在扬州,个头娇小,肤白如雪,婀娜如柳,有着扬州女子独特的温柔婉约和清新隽永。因家中长辈曾制作旗袍,所以对旗袍一直有着憧憬,大学时主修服装设计,毕业后来到六合一家服装企业就职。生活闲暇,购买了大量书籍学习旗袍方面的知识,从历史、发展、技艺、鉴赏等方面研究旗袍制作技艺。“现在很多旗袍都是工业化剪裁,感受不到传统旗袍的魅力、魔力和生命力。”周祥华在模式化的工作里觉得枯燥无味,心中对旗袍的热爱从未减退。
一次偶然机会,周祥华来到北京服装学院内的民俗服饰博物馆,却没想在这里遇到了开启她精彩人生的“伯乐”———北京服装学院史丽萍老师。老师看到了这个纤弱的小女子骨子里对旗袍的热爱,收她为徒,成为了周祥华学习旗袍制作技艺的引路人。进入90年代学习这项技艺的人越来越少,传统手工艺学习时间久,学的人寥寥无几。制作一件手工旗袍需要一个月的时间,传统旗袍制作手艺面临失传危险。周祥华为了心中的旗袍梦,毅然放弃工作、远离家人,独自在异乡拜师学艺。
最真的初心 坚守传统手艺
2017年开始,周祥华在京一心拜师学艺,学习传统旗袍的裁剪、刮浆、缝线、盘扣,每一道制作工藝都潜心研究,虽然这些工艺费时耗力,但她喜欢传统旗袍背后沉淀的文化和魅力。学成归来后,周祥华尝试开设自己的工作室,起初并未一帆风顺,她瞒着家人咬牙坚持了下来,日复一日地钻入那繁复的工艺海洋里,研究旗袍的非遗技艺。她说:“我现在所从事的事业,往小的说是想通过旗袍制作把中国女性柔美、温婉、含蓄的美恰如其分地展示出来。往大的说就是要通过一件件旗袍,让每个人感受旗袍所展现“盛世中国”的自信和自豪,用独特的语言寻找感动的美”。周祥华用一针一线赋予了旗袍生命力,旗袍也给予她人生的启迪,她说自己是为旗袍而生的女子。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现代旗袍开始收紧腰身,女性的婀娜多姿展现得一览无遗,虽然现代旗袍更受大众欢迎,也更有市场,但周祥华却更喜欢传统旗袍那份优雅和韵味。她继承传统的制衣工艺,又有独具匠心的创新工艺,更有细致入微的刺绣和盘扣工艺作为点睛之笔,所以周祥华制作出来都是旗袍精品。她经常设计出独一无二的盘扣,有雪花扣、叶子扣、菊花扣等等,主要运用于传统中国服饰上固定衣襟或装饰的一种纽扣。盘扣的取材十分广泛,涉及棉布、丝麻、绸缎等。制作盘扣时根据构思效果的要求增添材料,可以在布料中裹衬棉纱线,使之饱满,也可以裹衬金属丝,以便定形。盘扣的制作一般需要四个步骤,分别是缝包硬条(有衬线手法,机缝明暗线法、包细铜丝法等),编结扣坨,盘制花型,固定装订等步骤,制作工具有针、线、顶针箍、剪刀、木尺划粉、胶水、布料条、镊子、细尖嘴钳子、大头针、小剪刀打火机等。如今,盘扣不仅作为纽扣使用,还可独立观赏,周祥华在样式设计、颜色搭配等方面也极为讲究,总能制作出新颖的款式。
最好的传承,让世界看到中国的美
任何一种美长久流传,要有一时之美的乍见之欢,还要具有一世之美的久看不厌,恰好,旗袍就具有这两种味道。中国传统之美是灵动的,感知的,是一种意境表达,传统旗袍便是通过传承人的手将其嫁接到衣服里,当它展现在面前时,你就这样看到你的感知!可以说,每一件传统旗袍都是“活”历史。
周祥华不仅制作传统旗袍,还致力于推广旗袍文化,保护和传承传统旗袍文化。经常与机关部门、培训机构合作,推广传播包括旗袍在内的传统服饰文化,至今已举办“百年霓裳———旗袍服饰展”“传统旗袍非遗传承系列活动”等多场次推广活动,着力弘扬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更加感性、立体地还原传统旗袍的东方魅力,弘扬民族自信,传播传统文化。
从一个爱好到一个小小工作室,如今成为六合区级非遗项目以及非遗传承人,周祥华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同时也意识到使命更重。如何把这门传统手艺更好地传承下去,是她一直在思考的事儿。她希望让更多的年轻人学习旗袍制作,“只要有人学,我就免费教。”她也会继续将美丽的故事一针一线地缝制进旗袍里。
(六合区委统战部供稿)
(责编 凌 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