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杏林 果结仁心

来源 :华人时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ymd_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爸上午做的腿部手术,下午可以扶着下床走动了吗?”病人家属问。“没问题,试着下床走走吧。”午后2点,沈计荣做完三台手术,还没有来得急吃上一口热饭,又回到病房看望其他病人。
   初见沈计荣,面色红润、睿智健谈,50岁开外的人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当他拿起人体骨骼模型,讲述人体骨骼构造时,眉宇间流露出一份淡定,给人一种亲切之感。
   因为仰慕沈计荣的学识、品德以及对骨伤医学做出的巨大贡献,烈日炎炎的盛夏,笔者来到江苏省中医院拜访其人,聆听沈计荣讲述他30多年悬壶济世的行医故事。
  大医精诚
   沈计荣在中西医上的成就,源于师承、基础坚实、功底深厚、享誉中华,全国各地慕名求医者甚多。
   乔大爷今年81岁,左膝疼痛近20年,家里的儿女带他去过不少医院就诊,口服药物、注射药物、理疗、针灸等等,基本能试的保守治疗方法都试过了,但效果还是不理想,疼痛难忍时只能靠止痛药缓解。
   儿女们四处打听后,找到了沈计荣。沈计荣为乔大爷安排了详细的检查。从检查的情况来看:乔大爷左膝关节内侧磨损严重,需要进行单髁膝关节置换术。听说要手术,乔大爷的心里有些抗拒,毕竟年龄大了对“动刀子”还是有些顾虑。沈计荣告诉乔大爷,虽然是外科手术,但手术完就能自己走出手术室,三五天后就能出院。听了沈计荣的耐心解释后,乔大爷悬着的心这才放下,答应配合手术治疗。
   术后乔大爷逐渐苏醒,在确认乔大爷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后,沈计荣鼓励乔大爷下地自己走出手术室。乔大爷从床上坐起来,双脚触地试了试,好像没有什么疼痛感,试探性地站了起来,紧接着往前挪动双腿。“太神奇了,左膝一点不疼。”乔大爷感叹道。
   95岁的庄奶奶,因不慎摔倒导致右侧股骨颈骨折,在家人的帮助下,来到江苏省中医院找到了沈计荣。庄奶奶告诉沈计荣,10年前她曾做过左侧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手术,6年前因跌倒致腰部受伤,做过腰椎微创椎体成形手术,且患有高血压等基础疾病。
   沈计荣意识到,这一次手术对于庄奶奶来说,可能是“人生的最后一次骨折”。入院后,沈计荣多次亲自查房,一边安抚庄奶奶及其家属情绪,一边仔细研究治疗方案。经过两次会诊后,沈计荣决定对其实施最适合的手术方法:直接前入路下微创右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2021年5月24日,沈计荣为庄奶奶进行手术,一个多小时后手术顺利完成,当天庄奶奶就可以下地缓慢行走,第二天在病房里庄奶奶翘起了二郞腿,并且自己还可以穿鞋子(以往常规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三个月内不能坐矮凳不能跷二郎腿、不能侧卧),见到沈计荣来查房,庄奶奶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2015年1月的冬天,有一个91岁的老人,因双侧膝关节炎疼痛多年,痛不欲生,在家里儿女的陪同下,慕名找到沈计荣,请沈主任为其治疗膝关节。老奶奶告诉沈主任,自己已是近百岁的老人了,常因双侧的膝关节疼痛不敢站立,久不能愈,身心备受折磨。经检查后的结果来看:老奶奶双侧膝关节内侧严重磨损,需进行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
   入院后,沈计荣为老奶奶安排了详细的术前检查,排除手术的禁忌症。考虑到老奶奶年龄较大,沈计荣一边安抚老奶奶的情绪,一边耐心的为其解释手术,消除心中的顾虑。
   之后为老奶奶进行了高难度的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手术顺利完成,沈计荣在术后查房时,搀扶老奶奶下地缓慢行走,双膝置换效果立竿见影,老奶奶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2021年的秋天,有一个97岁的老人,对沈计荣置换的关节赞不绝口:“山中常有千年松,世间难逢百岁人,遥想当年关节炎,痛不欲生多少年,术后六年依旧牢,百岁老人换新颜!”
   沈计荣,从事临床工作30多年来,丰富的临床经验让很多病人摆脱了疾病的困扰,精湛的医术、良好的医德不断扬名于海内外。南京金陵造船厂的德国工程师马丁曾是沈计荣的一名收治病人,因膝盖长期磨损,导致膝关节疼痛难忍,经过保膝治疗后,膝关节可以运动自如了。马丁在法国旅行途中给沈计荣发来照片,展示了他一条腿做出“金鸡独立”的造型,并表示感谢。广西桂林患者龙安荣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右膝关节严重外翻畸形合并髌骨脱位数十年行走困难,得知沈计荣医术高名,经过多方打听找到了沈计荣,做完右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后一个月,生活可以自理,龙安荣的女儿给沈计荣寄来了一面锦旗,上面写着“医术精湛除病痛 醫德高尚暖人心”14个大字。
  精研岐黄
   2001年,瑞士伯尔尼大学医学专家(Ganz教授)发明的股骨头血供保持技术传入中国。2003年中日友好医院李子荣教授提出了中国的股骨头坏死分型,但是骨科界没有一一对应的治疗方案。沈计荣在总结了李子荣教授的分型后,提出了一个基于中日友好医院分型,阶梯化、精准化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方法。
   2018年,安徽宣城的一位19岁小伙子,股骨头坏死,沈计荣收治这位病人。在手术方案讨论会上,不少的医学界同行,甚至连一辈子研究股骨头坏死的骨科专家都认为这个小伙子的股骨头是保不住了。
   沈计荣力排众议,在江苏首创了外科脱位软组织瓣延长股骨颈基地部旋转截骨保头手术来做股骨头坏死手术。沈计荣表示,这种手术可以说是骨科手术里的“珠穆朗玛峰”。
   2018年4月的一天,沈计荣给这位小伙子进行手术,股骨头上下的血供保持完好,股骨头进行了180度的大转向,经过5个小时的手术,小伙子的股骨头保住了,手术很成功。小伙子半年后复查发现,骨头竟然“活”了,股骨头坏死区不承重,坏死的骨头实现了自我修复。
   沈计荣介绍,外科脱位方法不会导致股骨头坏死,原因是旋股内侧动脉深支及其分支支持带被外旋肌保护,外科脱位技术就是结合大转子截骨翻转技术(股骨颈基底部旋转截骨术),股骨外旋肌群的完整性得以保存,从而保护了股骨头的血供,通过该技术,以往难以开展的髋关节内的手术可以安全开展。    沈计荣表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目前骨科界难题,发病趋向年轻化,由于病人活动量大,过早置换关节,并发症很多。目前的人工关节寿命并不足以满足患者的要求,一但失败,关节的翻修术对医生的技术与患者的生理、心理、经济等都是严峻的考验,因此研究保留自身髋关节的治疗方法是符合股骨头坏死治疗的发展方向。
   沈计荣表示,微创保髋手术需要通过特殊的保髋手术器械来完成,伤口长约5cm,手术过程在C臂机透视下完成,不需要打开关节腔暴露髋关节,因而关节感染等风险大大降低,利用特殊器械清理完坏死区的软骨以后就可以进行打压植骨,并且使用导体腓骨棒进行支撑。这种手术最大的优点就是创伤小恢复快,手术后患者髋关节活动不受任何限制,在不负重的前提下可以做任何运作,因而术后的康复锻炼更容易进行。
   “你讲的治疗方法很好很科学。”2018年11月10日,亚洲关节外科会議上,沈计荣讲述了股骨头坏死阶梯化保髋手术的治疗方案,来自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家的同行对沈计荣的手术治疗方法十分认可,与会者给予了热烈的掌声。
  医者仁心
   沈计荣表示,骨性关节炎的发生多为中老年人,肝肾渐亏,筋骨失养;筋失血养,无以柔韧;骨失髓养,无以强壮。终致筋不束骨,关节失去滑利,脉络失和,从而表现出疼痛等症状。
   “股骨头坏死属骨蚀,需要从整体观念出发,辨证施治。”沈计荣根据肾主骨的原理,对于股骨头坏死其病理提出了肾虚血瘀的观点,采用补肾活血法治疗股骨头坏死,在临床亦取得良好的疗效。
   沈计荣提醒:膝关节是人体重要的运动关节,平日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膝关节,要做到:一、控制体重,将体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能极大地减轻膝关节的负担,此外平时尽可能少提重物,减轻物体的重量;二、适量运动,日常运动要注意对膝关节的保护,尽量选择走路、骑车、游泳等对膝关节有保护作用的运动;三、合理饮食,多吃含蛋白质、钙质、胶原蛋白、异黄酮的食物,如奶制品、豆制品、鸡蛋、鱼虾等,既能补充蛋白质、钙质,防止骨质疏松,又能生长软骨及关节的润滑液,还能补充雌激素,使骨骼、关节更好地进行钙质的代谢,减轻关节炎的症状;四、重视身体发出的信号,在运动或行走过程中,如感到身体不适要立刻停下来,不要勉强,疼痛是身体发给我们最好的信号,一定要重视。
  (责编  孙  波)
其他文献
【本刊综合报道】为促进社区和谐,增加新年气氛,以及弘扬中文书法艺术,提高青少年及居民研习中文书法兴趣,1月18日下午,香港岭南书法协会及葵青工商业联会合办的葵青区“中文挥春贺新年书法比赛”於葵涌礼芳街2号葵芳社区会堂举办。  主办单位:香港岭南书法协会,葵青工商业联合会;协办单位:葵青民政事务处;参加组织的人员有:葵青工商联主席徐锦全先生,会长陈蔼怡女士,香港岭南书法协会代表徐贵三先生,书法比赛活
期刊
人物简介  郑振文先生,伟达国际房产董事长,马来西亚青年创业者,祖籍福建。他以奋勇拼搏之意志,坚韧不拔之毅力,过人的领导者魅力,开创个人事业,赢得了客户的口碑。因有着同源同宗,他对血脈、对祖籍国有着殷切的深情,令他以“互惠方兴”之理念,做中国与马来西亚文化沟通的传递者。  闽南根,大马情,郑振文先生以闽南人的“爱拼才会赢”的精神,在马来西亚房产经纪领域创出一片天;他亦以大马人的热忱服务来自世界各地
期刊
摘 要:针对家族控制影响企业社会责任内在机制相关研究的不足,基于家族企业系统理论,从经济目标和社会情感财富目标的双重视角出发,选取2013—2016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家族企业作为研究样本,检验了家族控制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影响,同时考察了产品市场竞争(划分为市场集中度和企业竞争地位两个层面)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家族控制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影响呈倒U形关系;企业竞争地位削弱了家族控制与社会责
期刊
空间信号的到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作为阵列信号处理研究的一个主要课题,在近些年来越来越得到大量的关注和研究。它可以实现对空间中信源信号的高准确的角度估计,实现信源方位等参数的具体精确检测,并且还具有很高的分辨力。这些特性使得DOA估计在声呐、通信以及雷达等多种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在实际工程中进行信源信号DOA估计时,由于空间环境的复杂多变,雷达阵列接收的信号包含大量的相干信号,以及同频噪声也会成为相干的信号造成干扰,还有在信号处理时会将信号进行
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对外传播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大力推动国际传播守正创新,理顺内宣外宣体制,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媒体集群,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有效开展国际舆论引导,初步构建起多主体、立体式的大外宣格局,我国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显著提升,同时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从“强化责任意识、加强面对面交流、注意传播效能、把握分寸尺度”等方面持续用力,创新手段,拓展渠道,精准施策,讲好中
期刊
摘 要:当前对于社交网络“标准偶像”现象和机理的研究,仍缺乏足够重视、专门实证探讨和理论自觉。明确提出“标准偶像”的理论概念,并进行其机理实证分析。采用潜在语义分析(LSA)对微博用户的文本数据进行挖掘,结合统计检验和路径分析考察标准偶像的作用。社交网络内容生产中,高粉丝数、高流量、高咖位的用户,其个体的内容整体不是趋向丰富性、垂直细分和特立独行的差异化,而是趋向越来越重复、趋似和标准化。微博用户
期刊
陶欣伯先生,1916年12月25日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横溪乡。自幼就受到良好的家风、家教熏陶,对他的人生成长和事业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10岁时随家人赴上海,就读于中法学堂和震旦大学。1937年抗战爆发后,年仅21岁的他就到越南、缅甸等地从事物资运输工作;1940年后主要在东南亚一带从事商贸活动,开始了创业生涯。60年代初举家移民新加坡,从事船务、银行及地产业,成为新加坡著名跨国企业家。   陶
期刊
世界是最汹涌的海,是商海;人生中最开阔的海,是艺海,有人浅尝辄止,有人随波逐流,而她在商海与艺海中选择乘风破浪,击水三千。年华在她身上散发出优雅气质,艺术让她在商海中独具一格,对于生命的价值,她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她就是南京台亚百货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华子涵。  遇见澳洲  2005年,华子涵赴澳大利亚留学,随后在南澳大学攻读商业管理专业同时也在ICHM攻读酒店管理专业。在澳洲留学的时光,让华子涵
期刊
高峰,1985年毕业于如东县中学,1989和1992年分获浙江大学地质学学士和遥感图像处理硕士学位,1998年获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博士学位,2003年获美国波士顿大学计算机硕士学位。师从北师大朱启疆教授和遥感领域的泰斗级人物、著名科学家李小文院士。曾获美国地球资源技术公司创业奖,美国宇航局Goddard空间飞行中心“杰出研究员奖”,2011年至今任美国农业部水文与遥感实验室联邦自然科学家,为美联邦
期刊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这是中国传媒人正努力的方向。在海外,也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为着心中的媒体人梦想、为着一份孜孜以求的事业、为着架起中外沟通的桥梁,辛勤努力着。作为熟悉祖(籍)國和住在国语言、文化和习惯的媒体人,对于如何在海外讲好中国故事,他们一直在思考,也一直在探索。本报采访了来自德国、日本、博茨瓦纳和美国的4位资深华媒人,请他们谈谈自己的见解。  《欧洲新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