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流韵育桃李,志存高远谱华章

来源 :天津教育·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lo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读书是关系到生存质量和改变命运的大事,阅读让生命出彩。”观摩了高一年级读书主题班会课后,天津市双港中学校长刘士民在聽课笔记上写下了这段话。在书香校园文化建设中,双港中学交出了一份让学生开心、家长放心、教师舒心、社会满意的答卷。
  打造浸润式环境,营造书香育人新氛围
  多年来,双港中学秉承“志存高远,韧中求进”的核心精神,以环境建设为抓手,以语文学科改革为主阵地,以实践体验活动与课程体系建设为依托,构建了内涵丰富、渠道畅通、效果显著的文化育人体系。走进双港中学校园,浓郁的文化氛围扑面而来。正如刘士民校长所说:“学校每个角落都在‘说话’,引领和激励着全体学生志高、志远、志学、志业,充分发挥育人的作用。”
  用办学理念命名教学楼,精心设计文化走廊,增添人文气息。教学楼分别名为同心楼、志远楼、行健楼等,与“志存高远,韧中求进”的核心理念和“自强行健,同心行远”的学校精神相呼应,不仅铭刻着教书育人的初心,也寄托着对莘莘学子的殷切期望。同时,学校根据学生实际,给不同的教学楼、不同的楼层确立不同的读书主题,建构相应的阅读板块。因此,行走在走廊上,学生既可以欣赏到经典诗词、古文,又可以品味师生书画作品、月度人物展示、年级文化园地等。通过与书香校园相得益彰的走廊文化,双港中学向学生展现了灿烂的中外文化,不断开拓他们的文化视野,加深了他们对阅读的浓厚兴趣,充分彰显了学校“无处不育人”的教育愿景。
  植根中华传统文化,巧妙布置校园景观,积淀文化底蕴。学校里民族园、同心园、桃李园、折桂园4个小花园是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具有古典园林风范。校园中的“志”字石、孔子像,启发学生以先贤为榜样确立远大志向,发奋读书,用知识武装头脑,实现自我价值。志存高远、紫气东来、乘风破浪、厚积薄发、和谐同心等石头景观,也为校园增添了不少书卷气和厚重感。百米文化长廊,全部是学生自己的创意作品,展现了各种各样的节日、纪念日,兼具历史传承感和现代气息。
  开辟读书空间,丰富馆藏书籍,构筑现代化阅读型校园。据了解,学校建有3个学生读书室、1个大型教师书吧,图书馆现有藏书达8万册,生均藏书超过40本。学校高度重视图书馆建设,每年都增加馆藏书籍,提高藏书质量,优化借阅制度,保证全部图书每天都开放借阅,向全校师生提供优质、舒适的阅读服务。与此同时,学校还升级改造了教师读书室,增加教育教学报刊、杂志的订阅种类,丰富教育教学理论书籍,把教师读书室改造成集休闲、沙龙研讨、读书交流于一体的综合场所,使阅读与教育相衔接,从而有效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此外,学校还设立了校园图书站,摆放读书长椅,在教学楼内安放电子阅读设备,确保学生随时随地都能了解外面的世界,养成阅读习惯,实现阅读延伸。学校还创建了“志远书屋”,师生选购书籍更加便捷,读书氛围日渐浓郁。
  构建语文生态园,凝聚立德树人原动力
  阅读是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源泉,也是语文学科建设的关键途径。为了推进语文教学改革,双港中学以营造书香校园为突破口,将书香文化融入语文教学体系中,以随笔化作文和绿色阅读两大特色课程为支柱,打造了语文生态园,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从2008年起,双港中学开始建构语文生态园,将其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让语文跳脱出学科的狭隘定义,成为校园文化的载体,以此带动学校整体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方面,学校开设绿色阅读课,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让知识照亮学生的精神世界。随着教学改革逐步深入,学校相继设立了阅读积累课、阅读赏析课、阅读交流课等多种课型,结合学生个性成长,提供多种多样的阅读课程。学生每两周上一节90分钟大阅读课,在课程中深刻体会着“浸泡—习得”的语文学习方式,在书海中徜徉,感受阅读的魅力,从而促使其主动亲近语文,探索学问。对此,教师杨洋深有感悟。他给学生讲授课文《项羽之死》,项羽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引起了学生探索的兴趣。在之后的阅读课上,学生们自觉地寻找与项羽有关的资料,有的人阅读了司马迁的《史记》、有的人选择搜集名人对项羽的评价等。
  另一方面,学校引进随笔化作文课,锻炼学生的写作习惯,为学生审美素养的持续成长积聚潜能。随笔化作文课已在学校开设了10余年,还发展形成了情境随笔课、读悟随笔课、评改随笔课等多种课型。每两周一节90分钟的随笔化作文课,不仅给学生传授了全新的作文教学理念和模式,而且为学生开启了自由言说的新天地。课堂上,学生可以直抒己见,在情感表达中获得书写的快感,同时训练自主思考能力,不断开拓胸襟,向更高远的人生境界进取。学校创办的校刊《校园随笔》,曾连续四年获得津南区校园刊物一等奖,2013年获得国家级优秀校刊奖,学校被评为中国校园媒体建设百佳示范校。此外,学生们积极参与各级各类读书征文比赛,更是收获丰厚。
  现在,双港中学仍在不断完善语文教学生态系统,在绿色阅读课和随笔化作文的基础上,尝试其他有效的读书写作课程,为推进书香校园建设探索新路。
  探索多元化活动,释放文化铸魂影响力
  双港中学书香校园建设创新载体形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有效提升了校园文化的内涵与品质,发挥了文化铸魂、育心的重要功能。
  诵读经典,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从2003年起至今,双港中学一直坚持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组织学生诵读传统经典,启迪智慧,涵养品格。此外,学校编辑出版了《经典诵读》,定期开展经典诵读展示会,让学生自觉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洗礼,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如学生在经典诵读中领悟到孝道的真谛,组织编排了小品《爷爷的生日》,用表演的形式向亲人表达关爱。家长在观看完小品后,感动得泪流满面,家庭关系更加亲密和谐。
  评比书香班级,倡导读书之风、学习之风。为了激发学生读书热情,双港中学定期开展“书香班级”评选活动,不同班级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班级读书计划,落实三个“一”,即读好一本书——师生携手共读一本好书,读完、读懂;做好一件事——教师引领学生一同读书,边读边记;树好一个榜样——树立一个读书好榜样,实践一种读书精神。此外,各个班级设立图书角,学生之间互相提供好书交换阅读,并撰写读书笔记。有的学生阅读了《论语心得》,体会到先贤的人生智慧;有的学生品味了《上下五千年》,意识到中国历史的厚重底蕴,给予学生成长的动力……
  举办校园读书节,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每年,双港中学都会选择不同主题举办系列读书节,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如“我最喜欢的一本书”读书征文竞赛、“我最喜欢的一篇文章”读书征文竞赛、读书节节徽设计征集竞赛、书签设计征集评选、读书节文艺汇演等。学校还将阅读与学生的行为规范评比相结合,每月评选班级、年级“阅读之星”,每学期评选校级“阅读之星”。学校借助读书榜样,引领学生读书风潮,从而助推书香校园的建设。
  推行主题教育活动,寓教于乐,滋养师生品德。双港中学创造性地将德育活动与书香校园主题贯通,把文明礼仪教育活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等融入书香文韵里,并通过举办诗词大会、成语大会等活动,拓宽了主题教育活动的深度,让学生收获了难忘的读书体验。学校还组织师生编辑《每日一撷》,收集了古今中外大量的美文妙章,有效深化和巩固了主题教育的成果。如高一年级开展了“文化名人深阅读”活动,学生们用各种方式阐释自己对于文化名人的理解,有配乐朗诵的作品《曹操》,也有声情并茂的动漫《苏轼》,给师生们带来了出乎想象的喜悦与享受。
  书香流韵浸润生命,教育改革任重道远。双港中学坚持以人为本,强化“自主 合作”的指导思想,牢记使命,锐意进取,以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为最终目的,进一步强特色、树品牌,不断提升学校文化品质,为学生的生命成长打好底色,真正地促进素质教育落地生根结硕果。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每天清晨,天津理工大学“明理跑團”师生都会在校园中奔跑。每天一起跑跑步、聊聊运动已经成为跑团师生在校生活的一部分,而这个“跑团”的发起人就是天津理工大学体育教学部主任刘占鲁,他也担任着学校公共体育学科足球、篮球等项目的教学任务。  最初,刘占鲁只是为了测试学校的跑步APP,每天将跑步的截图分享在朋友圈。后来,很多教授看到了每天坚持奔跑的刘占鲁就带着自己的学生们加入进来,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互相鼓
“春分在三月半,一半白天一半夜晚,暖风吹,绿杨柳,清凉雨夜雷鸣电闪……”这是深受幼儿和家长们喜欢的一段教学视频。视频中,天津市河东区第三幼儿园教师曹欢随音乐舞动双手,为幼儿展示了富有传统文化内涵的韵律操。从2006年毕业进入天津市河东区第三幼儿园至今,曹欢一心扑在她所热爱的学前教育事业中,不断尝试将体育锻炼与游戏教学相融合,让幼儿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健康成长。  曹欢告诉记者,从事幼教15年,她越发
月光给大地披上一层薄纱,寂静笼罩了夜晚的校园。回想白天的那场测试,我有些忐忑,然而不到成绩公布的时刻,我总幻想着奇迹发生。  晚自习课我不停地向门口张望,快放学了,看来今天不会出成绩了,我长出了一口气。“老师来啦!”不知谁喊了一声。听着渐渐逼近的脚步声,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儿,“只求85,85!85分就好,多一分不求!”我双手合十,口中念叨。“11号,76!”一声惊雷,祈禱奇迹的心被泼了满满一
小时候我很淘气,每每被老师、父母训斥后,总会不自觉地爬上阁楼一个人安安静静躲着“面壁思过”,一待就是半天。這里成了我的小空间、小天地。后来,我索性主动搬上了小阁楼,一张板床、几捆旧书、一盏台灯。一得空,便摆一方矮桌,泡一壶香茗,摊开一卷书,席地而坐,自己仿佛成了《陋室铭》中的主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老宅里的小阁楼似乎是我的“城堡”,我俨然是“城堡”之主。做完功课,摊开闲书,沙沙的翻书声尤为
你还记得最后一次提笔写信是什么时候吗?身处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多是依靠手机、电脑等现代通讯工具,鸿雁传书似乎早已过时。然而,在天津市河西区却有这么一位教师,多年来,她坚持手写书信与学生进行交流,于笔端与学生展开心灵对话,为学生解疑释惑、打開心结……她就是天津市双水道中学教师史萌。  以爱育人,一封封书信架起沟通的桥梁  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是史萌从小的梦想。2000年,刚刚走出校门的
题目  自律,就是自我约束。自律的人,可以享受更多的乐趣,拥有更多的自由,得到意外的收获。适度游戏,生活会更充实多彩;节制饮食,身体会更轻盈健康;管控情绪,内心会更从容平和……关于自律,同学们,你又有怎样的经历和感悟呢?请以“我的自律故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3.字数不少于600字;4.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题解 
事件回放<<<<  2020年2月5日,一名男性患者在武漢的方舱医院安静读书的照片走红网络。照片中,在窄窄的病床上,他手捧着一本《政治秩序的起源》,隔离了喧嚣和不安,浸润在缕缕书香中。据悉,这名患者姓付,在国外大学任教,此次回武汉探望父母,没想到他和家人相继被确诊感染新冠肺炎。  时事鲜评  “方舱医院读书哥”最让人感慨之处在于疫情波及下,他仍能安静下来,在不少人为疫情而心生焦虑的当下,这种内心世
2018年12月,又有一个国家对中国实行免签了,它就是“海湾六国”之一——卡塔尔。卡塔尔面积不大,但天然气的总储量排行世界第三,人均GDP世界第一,是比阿联酋和沙特阿拉伯還要“土豪”的国家。卡塔尔虽然是阿拉伯国家,但开放程度较高,在这里,女性不戴面纱,穿着随意,还可以自由工作。虽然“邻居们”不怎么安定,但卡塔尔奉行中立不结盟的政策,治安非常好。  编辑有话说  和迪拜的棕桐岛一样,卡塔尔的珍珠岛也
秋夜,微凉。冷月,如霜。  闲来无事,我望着透过玻璃投在书桌上的一方月光,生出了出去散步的念头。  我穿上外套下了楼。还未走出楼门便听到弟弟与伙伴的嬉闹声,随即又听到奶奶急切的声音:“慢点儿慢点儿,毛毛躁躁的……”我上前跟奶奶招呼了一声。“去散散心吧,我和你弟弟在楼下等着你。”“我们等着你。”弟弟不知从哪里钻了出来,学着奶奶的话奶声奶气地说。我笑着离开了,将弟弟与奶奶的欢声笑语抛在身后。  我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