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德育于美育之中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xiaoshenshan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在二十一世纪这个大时代,社会上需要的人才不再仅仅是学习优异的学生,而是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的人才,所以在初中教育中,学校对音乐的重视度也越来越高,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这个文件中明确指出:“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们的全方位发展,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把贯穿和渗透到德育作为自己的己任,发挥自己的楷模作用。”音乐教学是一种艺术,这门艺术一边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一边通过有灵性的音乐形象,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以理寓德育于美育之中不断发展学生德育上的自我教育能力。在初中音乐的课堂,如何更好的融入德育,是现在初中音乐教师面临的一大挑战,下面我将浅谈个应对挑战的策略。
  【关键词】德育 美育 情感 实践 经验
  一、在日常的歌曲教学中,慢慢融入德育
  在初中的音乐教材中,歌曲柔美的旋律,曾经丰富多彩的演唱方式,可以深深的触碰学生的情感,震撼学生内心深处的心弦。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走入歌曲,亲自演唱,来提高学生自身的歌唱水平和认识多彩美丽的生活,同样能够促进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的形成。音乐模式也是更好的融入德育的方法之一,老师应该牢牢抓住音乐的形象,经过一些活动,如歌曲的创编,表演形式及演唱,来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使学生爱科学,爱人民,爱自然。
  二、教师应该积极备课,在备课的过程中,增强德育意识
  老师应该以发扬德育精神为己任,以课堂为革命的真的,好好使用教材内容,细心钻研教材,剖析和发掘教材中融入的德育要素,以德育为侧重点,做到教学与德育更为进一步的交融。一些我们朗朗上口的歌,如《我们多么幸福》、《颂祖国》,这种教材式的歌曲具备显著的思维教育的目标,对于这一类歌曲教师只需要把目的传递给学生就可以,还有一些教材歌曲,如《金扁担》,《看龙船》等歌曲,具有隐含性的意义,这类歌曲,则需要教师在备课中,自己发掘,分析和理解,找出教材中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和哲理。如:歌曲《看龙船》这首我们小时候都学过的歌曲,它其中包罗的局面是端午节热烈紧张的赛龙舟场面和兴奋激愤的心境。所以在让学生演唱的过程中,不只要传授学生们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还应引导学生联系今天祖国的美妙,引导学生理解歌曲歌词中的深刻含义。
  三、在教学中,充分运用爱国主义这一载体
  初中音乐教材的歌曲中,包含了许多爱国主义题材的歌曲,和一些可以生动反应广大劳动人民在其劳动生活中的场景,这些素材,都可以以爱国主义为出发点,教师积极挖掘其中的内涵的重要意义,然后将其和课堂教学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德育的重要作用,以音乐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让学生们在演唱时把这种积极的情感表现出来,努力实现音乐课堂和德育教育的完美融合入。就比方在学习《我是中国人》的时分,由于学生没有充分理解歌词,从而演唱时感情不到位,导致不能充分表达其歌曲中的爱国情怀。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有着200多年的历史,这首歌也是我国戏曲中最具代表性的。然而这种国粹,这种国家级的珍宝随着时代的的发展,在現阶段的学生中却不流行,这是多么惋惜的一件事,要让学生去学习这种国粹般歌曲,老师能够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运用现代技术多媒体和京剧的相关知识结合,展现京剧的精彩之处,并充分结合歌曲自身的内容,,让学生感受到国粹的魅力,开拓学生的思维。《我是中国人》这首歌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自己作为一名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又让学生学习了京剧的独特表现形式,从而获得思想情感上的熏陶。
  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不能仅仅停留在空洞的理论说明,应该紧紧联系实践,将理论扎根于实践,以实践检验理论的正确。在初音乐课程的学习中,老师能够更好地运用学校的资源,为学生搭建一个开放式的实践平台,这个平台可以更好的让学生去学习音乐,理解音乐的内涵,感受音乐带给自己身心上的愉悦与激励,这个平台也可以帮助学生从紧张的学习生活中稍稍解放出来,为学生开一个放松的渠道。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使学生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教师可以把学生的音乐水平和德育教材结合在一起,搭建一个优秀的表演平台,既可以丰富学生们课余的时间,也能够提升学生们的文化修养。为了实践,可以在学校一年一度的艺术节上,教师可以带领一个班的学生,将平时课堂的歌曲精心排练成节目展现在艺术节上。同时在课堂上,,可以开办一些特定的主题,如“共建文明社会”,学生可以根据这个特定的主题排练适合的节目,如《龙的传人》、《爱我中华》这类即传唱度高的,同时还可以传播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的正能量歌曲。与此同时,学生也可以革新传统的表现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诸多理念融入新形式下的表演中去,将一些比较沉重严肃的情感和喜闻乐见的社会大众更能接受的表现形式中去,从而深刻理解这类艺术中的内涵与核心观的理念。这一类的实践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展现自己的机会平台,还能让学生与老师有更好的沟通,让学生在表演中接受艺术带个自身的升华与正能量。总而言之,德育教学工作是现阶段初中教学中不能漠视的重要一环。
  【参考文献】
  [1]张宗梅.民族音乐文化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传承研究[J].现代交际,2017(3):183.
  [2]王建刚.浅谈初中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方法[J].学周刊,2017(21):165-166.
  [3]史运微.浅析初中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7(7):61.
  [4]卢红.浅谈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方法[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71-72.
  [5]李卓君.初中音乐有效课堂构建之浅见[J].黄河之声,2017(2):27-28.
  [6]孟艳.初中音乐的开放性教学策略实施[J].黄河之声,2016(23):60.
  [7]蒋沛钘.音乐教育新体系运用于初中音乐歌唱教学中的实践体会[J].黄河之声,2016(23):50.
  (作者单位:福建省诏安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我们通过音乐教学陶冶小学生的情操、提升其艺术素养,并且使他们通过音乐获得愉悦、健康的心理——因而,音乐教学的目的之一是送给学生快乐并习得通过音乐获取快乐的能力。再加上,快乐的学习情态也是音乐学习的基本驱动——构建快乐的小学音乐课堂是高效、有效音乐教学的最佳选项。  【关键词】小学 音乐 快乐 课堂 构建  让小学生在音乐课堂上以快乐轻松的形式和心情学习音乐,让小学生喜欢音乐,并能从音乐
【内容摘要】新课程改革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提出了新要求,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态度与正确价值观。而要实现这些教学目标,就需要教师贯彻执行国家提出的核心素养理念,并将其渗透到实际课堂教学中,为国家培养出集创新能力、研究能力等多种能力于一身的优秀复合型人才。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核心素养展开探讨,供参考。  【关键词】历史核心素养 初中历史 渗透  历史,即人类社会的
【内容摘要】数学教学中,教师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教育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认识事物,让自己的思维四通八达,从而能够发现新知识、提出新问题,得到多种解答或结论,巧借数学错题,减少学生失误。  【关键词】数学教法 讲练测评 数学错题  纵观近两年的中考题大都是围绕初中数学重点知识、主干知识进行展开和设计的。如代数的方程和函数、几何的三角形、四边形、圆都是重点考察的重点内容。我们在进行总复习
【内容摘要】体育教育是初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不断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快乐体育应运而生。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快乐体育的教学特点,同时提出快乐体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希望以此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快乐体育 初中体育教学 创新模式 应用策略  前言  随着新课改不断深入,对初中体
【内容摘要】德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经久不衰的内容,而这一内容的开展,有必要跟随时代的方向进行相应的调整。初中德育教育,在当前的开展过程中依旧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之处,尤其对于初中生的主体性教育缺乏一定的引导性。为了改变这样的状况,初中德育有必要进行全面的教育拓展和延伸,使得实际的教育过程变得更加合理有效。  【关键词】初中 德育 教育 全面  初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过渡阶段,在这一阶段的成长当中,孩子们
【内容摘要】随着教育的逐渐发展,新课程的改革,学校对于在校学生不仅仅只是停留在教育阶段,现在又添加了管理的内容。学生的发展是多方向的,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的同时,也要学会和同学的团结协作。这就要求老师在班级的管理上增加合作的内容,养成学生与学生之间能够自助合作的方式。  【关键词】自助合作模式 中学班级管理 应用  良好的班级管理,不仅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而且可以
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解答应用题的方法,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还要培养他们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有意识地提升学生的智力。要根据数学应用题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文字理解能力差、问题分析能力不足、计算能力和书写能力较差等问题,采取有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学习应用题,调动学生学习数学应用题的兴趣,应用多种课
思维探索与发现事物的内部本质联系和规律性,处于智力的核心地位,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它在知觉和表象的感性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认识。思维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是各种能力的纽带。  随着高考制度的改革和现代课程观的形成,课程教学更应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思维活动没有参与观察,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是空谈;思维活动没有参与生物实验,提高实验水平
【内容摘要】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无论是逻辑层次还是难度指数提升了一个阶段,所以对于高一新生来讲较为困难。目前新教育理念的阐述的高中数学,其目标主要体现于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也是高中数学教学未来的发展方向。思维是提高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首要条件,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对知识的教授,还要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启迪,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 培养 思维能力 策略  引言  数学思维
【内容摘要】信息技术是小学一门重要课程,而Word又是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此,本文从营造轻松学习氛围、布置学习任务、引导学生体验感悟等方面,对Word软件教学技巧进行了探索研究。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 Word教学 方法  Word软件是学习生活中的重要帮手,因此,作为小学信息技术课老师,我们要在教学中讲究教學技巧和方法,在小学起始阶段帮助学生掌握好Word软件知识和操作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