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现代学徒制条件下教学模式与教师评价标准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bee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学徒制,是对现行学校教学制度的革新,传统的学校制度培养的人才只重视知识的灌输,不讲究学以致用。现代学徒制打破了传统教学的这一瓶颈,对于促进学生进步和教师教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它将学校教学职业化,将其核心落脚点放在了校企合作上,进而实现教学向职业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我校构建了现代学徒制教师评价标准和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为现代学徒制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本文就现代学徒制条件下的教师评价标准展开探究。
  关键词:现代学徒;教师评价;职业教育;校企合作
  在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职业教育中,推行现代学徒制,是加快发展职业化教育的需要,深入实施现代学徒制以来,职业学校的教师发展和评价标准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对于教师而言,现代学徒制学校会在企业引入一些技术型人才,实行校企合作,使得教学质量在学徒制的渗透下水涨船高。
  现代学徒制与传统的学徒制区别在于,它是传统的学徒制与现代教学结合的一种新型育人方式。
  一、 现代学徒制的特征
  现代学徒制这种新型的育人方式,是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以职业化教育为导向,以就业成为合格的专业人才为目标,学生既是一名中职学校学生,又是一名企业学徒工。大多数情况下,学生与企业、学校会签订定向培养与就业协议。
  二、 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探讨
  (一) 教学方式的转变带来的改变
  现代学徒制对于企业来说解决了招工难,招工专业不对口的问题。这样一种定向培养专业对口的人才,可以给企业储备发展所需要的优秀技术人才。对于教师来说也从面临着从传统理论教学到实践教学的突破,为他们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对学生而言,可以解决他们就业难、毕业后缺乏实践能力的问题。
  (二) 现代职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现代学徒制将职业化的教育分成两方面,一方面是学生以企业学徒工身份在实际工作环境下,学习职业知识,积累职业技能,培养职业素养。另一方面,是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形成的经验,上升到理论,实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循环往复,完成知识和技能的“迁移”和“升华”。
  以上两个方面是紧密相连的,缺一不可。这也要求中职的专业教师通过这两个方面设计教学,实现教学与生产的衔接。这也是现代學徒制给教师留下的课题,需要他们严谨的对待,去完成这个并不简单的教学计划。
  (三) 教学手段的与时俱进
  教师要利用好现代学徒制的教学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微课、多媒体教学、实践教学等形式,以实现教学的高效性。同时也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进他们良好的学习态度的养成,积极地去参与到课堂设计与教学中来。
  三、 现代学徒制下的教师教学评价标准
  传统的课程体系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学徒制的教学目标,因此新型的教学方式一定要有与时俱进的课程体系,让专业课堂与企业需求相适应,将工作岗位上的要求有机地融入到教学与实践中,构成课程的组成部分。
  如建立课程研发小组,由行业、企业、学校三方来进行课程方面的设置,重新整合职业教育制度与职业培养体系,制定出教师教学评价标准。
  想要培养出特定的人才,要有与之相应的现代教师队伍的组成,现代学徒制要求在校教师要与企业、行业互通有无,共同参与课程开发与建设,这就决定了现代的职业教师不仅要有相应的职业操作能力,还要联系实际,具备相应的职业实践能力,熟悉企业的工作流程和技术标准等。而对于企业师傅来说,也要具备一些现代化的教学观,如何将技能通过传、帮、带的方式表达出来,让学生学到真本领,也是需要一定的教学方法的。因此,学校应加强企业师傅与职业教师的交流,让他们确定各自的教学目标与职责划分,以更好地促进教学向着专业、正规的方向发展。总体来说,对于教师的评价标准有以下几点:
  1. 知识传授的能力
  教师和师傅应该能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基础水平,制定相应的符合他们发展的课程。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来将自己的课程条理化、明确化的传授给学生。
  2. 指导实习、实训的能力
  教师和师傅,有的来自于学校,有的来自于企业,互通有无的情况下既熟知企业工作流程,又了解专业的最新技术和发展趋势。双管齐下,既可以让学生通过理论学习了解专业前沿发展动态、专业新设备、新标准等,又可以让学生通过实践来熟悉各岗位工作要求,提升实操能力,能够胜任工作要求。
  3. 教学组织与管理的能力
  由于教学涉及三方的沟通与协调,这就给教师和师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活动中他们要能协调各方关系,共同研讨教学,设计教学课程,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优化教学组织与管理等。
  然而,现代学徒制教学的探索经验还很不足,对教师的评价标准还没有更加的标准化,这也为教学提出了新的目标,通过多方努力,进一步完善现代学徒制的教学策略,制定出更加合理、高效的教师评价标准,最终实现企业、学校、学生及社会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秀锦.“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3).
  [2] 谢宏武.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之现代学徒制发展对策[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3).
  作者简介:李明,山东省聊城市聊城高级工程职业学校。
其他文献
空间中子会对在轨航天器的电子系统造成损伤,并可能对执行任务宇航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准确分析空间的中子环境特性,是保障航天器抗辐射加固设计合理和宇航员生命安全
通过在地面建设装置来模拟空间高能电子环境,能够有效地对航空航天器件在地外空间遭遇电子引起的相关效应进行研究.在模拟装置中,高能电子由电子直线加速器提供,其输出束斑大
高吸水树脂是一种新型高分子材料,可以遇水溶胀,吸收多于自身体积百倍以上的水分形成水凝胶,可用于医用材料、堵漏材料、保水治沙等方面.以海藻酸钠(Sodium Alginate,SA)为原
存储器作为航天器电子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航天应用中需要有良好的抗辐射能力.阻变存储器(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RRAM)是一种新型的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器,性能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各个小学对小学德育教学方式进行了改进,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采取了主题活动的教学方式。虽然我国在小学德育主题活动教学中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通过不断地考察和探究,我们不难发现在小学德育主题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的弊端。下面我通过本文对小学德育主题活动教学中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德育;主题活动教学;主要问题;分析  一、 引言  小学德育教学是落实国
中国先进研究堆(China Advanced Research Reactor,CARR)长时间停堆后重新启动需进行临界外推,重水光激中子既是反应堆启动中子源,也是探测器本底.外推过程中,本底使外推曲线
摘要:新课改对于高中化学的课堂要求为关注学生学习体验,培养其实践能力。研究性学习引入课堂和课程改革教学要求高度相符,有助于学生化学素养的提升。因此,笔者对于研究性学习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展开说明。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研究性学习;应用  高中化学的教学实践中,利用研究性学习这一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课堂参与兴趣,并体现其主体地位,通过课堂学生互动、交流多种方式,完成研究性学习活动,深入学习化
横向工作点是环形粒子加速器非常重要的特征参数之一,一般不随时间变化,可通过对束流逐圈位置数据做简单的谐波分析得到,但在某些特殊的物理过程中工作点会随时间变化,需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