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是大众化背景下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针对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发展的需求,从内部保障和外部保障两方面对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进行阐述,为探索适合我国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研究途径。
关键词: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高等学校;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1-0-01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连续扩招,使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快速向大众化教育转变。从主观意义上讲,高等教育大众化极大地迎合了社会民众对高等教育的渴望,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1]。然而,高校的办学经费、办学条件、办学资源的改善和师资的增长远远落后于学生规模的扩张速度。以此,人们难免会对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产生疑问,认为高等教育在数量扩张的同时,质量却出现不同程度的滑坡。如何实现规模与质量辩证统一的协调发展,避免出现在发展高等教育过程中的“数量扩张,质量下降”现象是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后所面临的一个备受各方关注的热点问题[2]。本文主要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
二、教学质量保障的内涵
高校教学质量保障是指高校通过协调和控制各种内、外部因素,运用相应的保障机制和监督手段,整合内、外部各种教学资源,形成一个责权明确,即能相互协调,又相互促进的有效运行机制。因此,高校教学质量保障可以分为高校内部自身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政府、社会等通过对高等学校进行监督、评估等措施而建立的外部质量监督体系。
三、高校教学质量内部保障
高校教学质量内部保障是指高等院校通过运用监控、评估、引导、激励、支持等手段,在学校内部建立起来的一套系统,不断促进教学质量全面提高的教学质量评价与管理机制[3]。有效的内部保障是促进高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实现高校健康、稳定与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一)建立高校本科教学督导机制。高校本科教学督导机制是高等学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为了有效地对课程教学情况进行全程监督,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成立由熟知本校实际、治学严谨,有较深的学术造诣、教学经验丰富的退休老教授组成的教学督导组,通过在教学第一线听课、指导、了解教学情况并反馈,针对学校教学改革和发展献计献策,也对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的成长起到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督导机制的建立为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院系教学工作评价。对于院系,要根据学校具体的发展目标及其人才培养目标,结合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部门的教学质量保障目标。院系是以学科或学科群为基础组建起来的教学科研组织,在教学活动、教学过程、教学管理以及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抓好教学工作,院系是基础,院系的教学工作状态和质量,直接体现学校的教学工作状态和质量。
四、高校教学质量外部保障
高校外部教学质量保障是指关注高等教育发展的校外社会组织,通过对高校教学质量进行合理的规范、监督、评估,进而对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保障和促进作用的一套管理运行机制[3]。外部保障体系主要由政府部门、用人单位、教育评估机构、社会媒体等构成,它们来自不同的领域,对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一)政府的保障作用。政府部门在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中扮演了管理者和协调者的重要角色。政府需要以长远的眼光和从全局的高度正确把握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方向,它主要通过立法、规划、拨款、评估、监督等方式进行宏观调控。
(二)用人单位的检验。高等教育最终要面对用人单位的检验,学生所学知识是否符合社会的需要决定着高等教育的未来。由于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往往具有强烈的人才消费意识和人才质量意识,并且能够及时反映有关人才的质量状况和需求变动,使得学校能及时地调整培养目标,改革课程设置,为社会的发展培养出更多合格人才。
(三)教育机构的评估。教育评估机构是介于政府、学校、社会三者之间,以提供教育评估服务为主要形式,促使在政府宏观调控下,高校实现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并最终建立一个能有效沟通政府、高校和社会的高等教育评价机制。教育评估作为现代教育管理的重要工具,它可以为不同的主体所使用,因此,可以发展专业性的教育评估机构作为高校办学质量保障的有益补充,以解脱学校与教育主管部门的隶属关系,独立开展教学质量评价,从而化解学校与政府之间的矛盾和人们对评价结果公正性的疑惑。
(四)社会媒体的监督。社会媒体的监督,表达了时代和民众对高等教育质量的期盼,引导政府和高校自觉地对热门话题进行关注,促使政府和高校采取种种措施把反映的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加以解决,对高校的教学、管理起到一定的监督和推动作用。
总之,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可以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高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以及学校的校情来考虑这个问题,将内部保障系统和外部保障系统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构建多元化的质量保障体系,探索出一條适合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
参考文献:
[1]周其凤,王战军,郭樑,翟亚军.研究型大学与高等教育强国[M].科学出版社,2009.
[2]左青.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省级监控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王运来,李志国.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与保障[M].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关键词: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高等学校;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1-0-01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连续扩招,使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快速向大众化教育转变。从主观意义上讲,高等教育大众化极大地迎合了社会民众对高等教育的渴望,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1]。然而,高校的办学经费、办学条件、办学资源的改善和师资的增长远远落后于学生规模的扩张速度。以此,人们难免会对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产生疑问,认为高等教育在数量扩张的同时,质量却出现不同程度的滑坡。如何实现规模与质量辩证统一的协调发展,避免出现在发展高等教育过程中的“数量扩张,质量下降”现象是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后所面临的一个备受各方关注的热点问题[2]。本文主要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
二、教学质量保障的内涵
高校教学质量保障是指高校通过协调和控制各种内、外部因素,运用相应的保障机制和监督手段,整合内、外部各种教学资源,形成一个责权明确,即能相互协调,又相互促进的有效运行机制。因此,高校教学质量保障可以分为高校内部自身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政府、社会等通过对高等学校进行监督、评估等措施而建立的外部质量监督体系。
三、高校教学质量内部保障
高校教学质量内部保障是指高等院校通过运用监控、评估、引导、激励、支持等手段,在学校内部建立起来的一套系统,不断促进教学质量全面提高的教学质量评价与管理机制[3]。有效的内部保障是促进高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实现高校健康、稳定与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一)建立高校本科教学督导机制。高校本科教学督导机制是高等学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为了有效地对课程教学情况进行全程监督,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成立由熟知本校实际、治学严谨,有较深的学术造诣、教学经验丰富的退休老教授组成的教学督导组,通过在教学第一线听课、指导、了解教学情况并反馈,针对学校教学改革和发展献计献策,也对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的成长起到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督导机制的建立为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院系教学工作评价。对于院系,要根据学校具体的发展目标及其人才培养目标,结合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部门的教学质量保障目标。院系是以学科或学科群为基础组建起来的教学科研组织,在教学活动、教学过程、教学管理以及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抓好教学工作,院系是基础,院系的教学工作状态和质量,直接体现学校的教学工作状态和质量。
四、高校教学质量外部保障
高校外部教学质量保障是指关注高等教育发展的校外社会组织,通过对高校教学质量进行合理的规范、监督、评估,进而对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保障和促进作用的一套管理运行机制[3]。外部保障体系主要由政府部门、用人单位、教育评估机构、社会媒体等构成,它们来自不同的领域,对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一)政府的保障作用。政府部门在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中扮演了管理者和协调者的重要角色。政府需要以长远的眼光和从全局的高度正确把握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方向,它主要通过立法、规划、拨款、评估、监督等方式进行宏观调控。
(二)用人单位的检验。高等教育最终要面对用人单位的检验,学生所学知识是否符合社会的需要决定着高等教育的未来。由于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往往具有强烈的人才消费意识和人才质量意识,并且能够及时反映有关人才的质量状况和需求变动,使得学校能及时地调整培养目标,改革课程设置,为社会的发展培养出更多合格人才。
(三)教育机构的评估。教育评估机构是介于政府、学校、社会三者之间,以提供教育评估服务为主要形式,促使在政府宏观调控下,高校实现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并最终建立一个能有效沟通政府、高校和社会的高等教育评价机制。教育评估作为现代教育管理的重要工具,它可以为不同的主体所使用,因此,可以发展专业性的教育评估机构作为高校办学质量保障的有益补充,以解脱学校与教育主管部门的隶属关系,独立开展教学质量评价,从而化解学校与政府之间的矛盾和人们对评价结果公正性的疑惑。
(四)社会媒体的监督。社会媒体的监督,表达了时代和民众对高等教育质量的期盼,引导政府和高校自觉地对热门话题进行关注,促使政府和高校采取种种措施把反映的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加以解决,对高校的教学、管理起到一定的监督和推动作用。
总之,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可以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高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以及学校的校情来考虑这个问题,将内部保障系统和外部保障系统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构建多元化的质量保障体系,探索出一條适合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
参考文献:
[1]周其凤,王战军,郭樑,翟亚军.研究型大学与高等教育强国[M].科学出版社,2009.
[2]左青.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省级监控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王运来,李志国.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与保障[M].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