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速热、外企渐冷 学理想就业名单出炉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137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毕业了,你想去哪里工作?近日,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与Universum公司共同实施的“2008中国大学生职业倾向调查”显示,大学毕业生倾向去国企的人明显增多。
  这项实施于2008年1-4月的调查显示,在70所高校16 815名被调查大学生中,有42.4%的人想毕业后去外资企业工作,而在2007年的调查中,这个数字是50.2%,一年之间下降了8.2个百分点。与之相对比的是,想去国企的学生由去年的14.6%增加到今年的19.2%,表现出强劲的上升势头。在占据“中国大学生理想就业单位”榜单前20名的企业中,有8家国企上榜,为历年之最。其中中国移动占据榜单头名,进入前20的国企还有中国银行、中石油、中国电信、海尔、中石化、联想和中国国际航空。
  股市可以反映经济运行状况,就业则可体现国计民生,大学生作为就业新军,他们对信息的收集能力和接受程度在各个就业群体中是最强的。大学生的就业倾向和社会经济运行状况、人民生活水平息息相关。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倾向去国企工作?从事这一研究的专家们认为,经济形势是这种倾向产生的根本原因。2008年以来,中国经济的整体形势不甚明朗,人民币兑美元的升值对中国经济更如温水煮蛙,负面效应逐渐显现。不明朗的经济形势让学生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下降。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成为更多人的首选,国企凭借公认的稳定性自然受到更多青睐。本次调查中,当问及毕业后的职业目标时,选择国企和选择外企的学生也有不同的回答。
  “获得生活和工作的平衡”以及“成为领导者或管理者”是所有学生的共选。选择外企的学生将“获得国际化的职业生涯”作为主要职业目标,选择国企的学生则更加看重“获取安全感和稳定感”。稳定性是大学生选择国企的主要原因。
  过去几年中,外企凭借其高工资、内部培训计划、明确的绩效系统和简单的人际关系,曾备受大学生推崇。但如今,外企与中国大学生的“蜜月期”已悄然结束。随着外资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多,很多外资企业在本土化的同时,薪资也在本土化。加之一些外企的负面消息不断曝出,比如培训计划名不副实,有晋升的玻璃天花板,加班问题严重等,都使中国学生对外企的工作环境有了更加具体的认识,选择时也变得更加谨慎。贝塔斯曼退出中国市场的事件,更让国人认识到外企有时也会“自身难保”。
  而国企经过多年的学习,管理水平不断进步,很多国企逐步建立了现代人力资源体系,这使很多学生选择了回归。某招聘网站在今年8月发布的一项薪酬调查显示,2008年平均薪酬增长为13.8%。国企在所有企业中涨薪幅度最高,为14.5%,而外资企业的薪酬增长率仅为11.7%。
  “2008中国大学生职业倾向调查”显示,选择外企的学生多以上海作为理想的工作城市,首选国企的学生则认为北京更加适合发展。不论选择哪个城市,生活成本都是必须考虑的问题。2007年CPI上涨4.8%,今年仍呈上行态势,加之居高不下的房价,使在大城市生活越发不易。而国企的各种福利,尤其是在住房方面的补贴成为吸引大量学生的重要原因。
  对于外企和国企此消彼长的趋势, Universum 亚太区副总裁William Wu 这样理解:通过近些年来的发展和改革,很多国有企业已经走向世界并在国际市场获得越来越多的话语权,拥有不逊于任何外企的世界级品牌,并出现了很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商界领袖,国企的成长使很多学生逐渐认识国企,承认国企,最终选择国企作为他们的就业单位。
  当然,在我们为国企对人才的吸引力增强而欢欣鼓舞时,也必须认识到:尽管选择国企的学生越来越多,但在绝对比例上仍然不敌外企。2008年8月30日由中国企业联合会和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的“2008中国企业500强名单”中,90%以上都是国有企业,但这些企业大都处于垄断行业。事实上,它们在世界大市场中获利份额和市场占有额仍然难以与国外著名企业抗衡。国企雄起之路可谓依旧漫长。
  (来源:《中国青年报》)
其他文献
〔摘要〕自卑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适度的自卑能催人奋进,但是过分自卑,长期自我否定,低估自己的能力,总是觉得自己各方面不如别人,则是一种性格缺陷,影响个体身心的健康发展。中学生生理、心理尚不成熟,导致他们不能客观评价自己的优缺点,一遇到挫折就容易否定自己,从而产生自卑情绪,这不仅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还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案例中的丹丹存在明显的自卑心理,咨询教师运用理性情绪疗法,并在咨询过程中争取
记得在一次讲座上,有听众提出:后殖民主义已经过去了,您能不能介绍一下更新的理论动态?在中国,每一种西方理论都“过去”得很快,但“飞鸟从空中经过,却什么痕迹都没留下”。后殖民理论在中国“热”过了,然而很多后殖民经典著作国人都没见过,我主编“后殖民经典译丛”,正是针对于此。  在西方,可以说作为一种思潮的后殖民主义已经过去,但是这种“过去”,意思其实是它已经被广泛接受了。在西方,萨义德的东方主义固然人
〔关键词〕高考潜能培训;考生心态;辩证思考;自我效能感  每年高考结束后,相当多的高三考生,总会有许多原因考得不好甚至考砸,没有考出应有水平。  考生应该考出的水平是什么?那就是充分挖掘自己潜能,发挥自己的实力,取得较好的考试成绩,进入理想的大学深造。  然而是什么原因造成很多学生没有考出应有水平甚至落榜呢?这就需要从人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应该说,学生能有机会读高中,有机会参加
提要:元代临民理政以兼容并蓄为特色,既容纳蒙古本土因草原俗而治,又并蓄华北汉地“蒙汉杂糅”诸色户计制和江南原有南方元素占上风。明“配户当差”,不分南北,划一推行,其迁民、授田、屯田、国家直辖役使等,效仿秦西汉;诸户计与役种相匹配及世袭等,直接袭用元华北体制。元、明在兼容与划一方面恰走上两个极端。元兼容杂糅基本适应“南不能从北,北不能从南”等结构性差异,也是蒙古征服先后、因俗而治及行汉法不一使然。但
〔关键词〕生涯教育;生涯角色;活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22-0033-03【活动理念】  人生就像一个大舞台,每个人在生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从一个懵懂好奇的婴儿,成长为一个思维敏捷的中学生,伴随着年龄的成长,我们每个人的生涯角色也日渐丰富。在学习完生涯发展规划指导第一课之后,同学们对生涯的定义、生涯角色的内容、生涯过程动
〔关键词〕榜样学习;攻击性行为;观察学习  一、引言  学习必须是自身亲自参与的才是学习吗?按照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的观点,学习是建立S-R的过程,所以一定是个体亲身参与的。而班杜拉(Albert Bandura)提出的观察学习理论,是对先前的理论提出的重大挑战。  20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大量实验研究基础上建立了现代社会学习理论,对人的观察行为作出了比较全面而客观的解释。班杜拉认为,人
门阀大族是中古史研究历久弥新的经典话题,个案研究(casestudy)则是学人研究大族的重要手段,甚至具有“方法论”的典范意义。作为方法论的个案研究,其发生和成熟并不在中古史领域,也不在历史学领域。一般来说,学人通常将英国社会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BronislawKasparMalinowski)的名著《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视作个案研究学术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他在一九一四至一九一八年数次到
年龄:1000岁  收藏地:苏州博物馆  秘色瓷是指中国传统制瓷工艺越窑青瓷中的精品,又称秘瓷、秘色越器,是用配方保密的釉料涂抹器物表面而烧制成的瓷器。秘色瓷外表如冰似玉,透着碧绿色,早在唐代,诗人陆龟蒙就曾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来形容秘色瓷之美。秘色瓷是进贡朝廷的一种特制瓷器,因其制作工艺秘而不宣得名。  秘色瓷始燒于唐、五代和北宋初期,五代时吴越王钱氏建国,在浙江上林湖置官监窑烧
摘要: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并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会学习是科学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教学实践中,本文作者力求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参与探究的过程,享受自己探究的成果与快乐,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在学习中获得终身的快乐,让快乐在科学课堂上升华。  关键词:科学;兴趣;直观;快乐;情境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有一句名言:“人,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诗意地生存,就是在生活中处处都能感受到
二零一二年十一月,在消费社会之“世界末日”前夕,北京音乐节的主办方很应景地挑选了诺亚方舟故事改编的歌剧,演了一天。这《诺亚的洪水》(Noye,s Fludde)是英国音乐家本杰明·布里顿(Benjamin Britten)的独幕歌剧,作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据说他写的时候,特意考虑到了旋律跟配器要照顾音乐业余爱好者的演奏水平。  歌剧这一门西方的艺术来到中国,原本只在国家大剧院那样高规格的场所演出。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