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渔的“行走坐卧”养生法

来源 :祝您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yuanhappy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翻看明末清初戏曲家、养生家李渔的《闲情偶寄》,精彩之处,随处可见, “行走坐卧”之中,皆有学问。不能不佩服李渔对生活的无比挚爱,对事物的体察入微。字里行间,可见微言大义。读之有味,思之有趣,行之有益,效之有道。
  ◎行 《闲情偶寄》“颐养”一章有“行”之一节:“贵人之出,必乘车马。逸则逸……五官四体皆能适用,此贫士骄人语。”李渔在这段文字中,讽刺有些富人过度依赖车马, “有足而不用,与无足等耳”、“有足若无”。宋代大儒、浙江蘭溪乡贤范浚,可谓是李渔的同道,他在《偶作》诗中写道:“晏食聊当肉,缓步聊当车。身闲贵莫比,心足富有馀。时饮一盃酒,历观千载书。正尔良独难,亦復将何须。”这正是范浚对李渔关于“行走”观点的认可。
  ◎立 李渔对于“立”,也有这样的一段文字:“立分久暂,暂可无依,久当思傍,亭亭独立之事,但可偶一为之。旦旦如是,则筋骨皆悬,而脚跟如砥,有血脉胶凝之患矣。”讲得生动有趣,而极其受用。他不提倡久立,否则容易造成“血脉胶凝”。如何站立?他说:“或倚长松,或凭怪石,或靠危栏作轼,或扶瘦竹为筇,既作羲皇上人,又作画图中物,何乐如之。但不可以美人作柱,虑其础石太纤,而致栋梁皆仆也。”即站立不可依靠美人,身单力薄,否则不得力,与美人一起摔倒,则得不偿失。这是李渔文章的幽默处。
  ◎睡 李渔在书中对于“睡”之一节,写得最为详尽,足见李渔深谙睡眠之术,可见睡之学问,对于养生之重要:“天地生人以时,动之者半,息之者半,动则旦而息则暮也。”“则养生之诀,当以善睡居先。睡能还精,睡能养气,睡能健脾益胃,睡能坚骨壮筋。” “至于可睡可不睡之人,则分别于忙、闲二字。就常理而论之,则忙人宜睡,闲人可以不必睡。然使忙人假寐,止能睡眼,不能睡心,心不睡而眼睡,犹之未尝睡也。其最不受用者,在将觉未觉之一时,忽然想起某事未行,某人未见,皆万万不可已者,睡此一觉,未免失事妨时,想到此处,便觉魂趋梦绕,胆怯心惊,较之未睡之前,更加烦躁。此忙人之不宜睡也。”
  “有一名士善睡,起必过午,先时而访,未有能晤之者。予每过其居,必俟良久而后见。一日闷坐无聊,笔墨具在,乃取旧诗一首,更易数字而嘲之曰:吾在此静睡,起来常过午。便活七十年,止当三十五。同人见之,无不绝倒。此虽谑浪,颇关至理。”
  “睡又必先择地,地之善者有二,曰静,曰凉。不静之地,止能睡目,不能睡耳。耳目两岐,岂安身之善策乎?不凉之地,止能睡魂,不能睡身,身魂不附,乃养生之至忌也。”
  李渔特别提出了“尤有吃紧一关未经道破者,则在莫行歹事,半夜敲门不吃惊。”也就是“不做亏心事,何愁鬼敲门”,一个人如坑蒙拐骗,自然心魂不宁,谈何“高枕无忧”,更勿论睡眠之乐了。
  李渔是一位戏曲家、文学家、养生家,更是一位儒学家、传道者。他的《闲情偶寄》处处可见其真性情。为人之道,养生之道,为官之道……皆在书中得以体现。
其他文献
“临终关怀”作为一个名词,源于中世纪,是指为患病的朝圣者或者旅客修建的庇护所。现代临终关怀运动则将它引申为对垂死病人的一种照护,使病人有尊严地离去。在医学上,临终有着严格的定义:“指人在医学上已经被判明无法治疗,将在3~6个月内死亡的一段生命旅程。”  创建于1987年的松堂医院,是中国第一家临终关怀医院。在医院中式的三层小楼里,几乎每间病房都住满了老人。每间病房外都有一张提示,记录着老人是否可以
入伏后,天氣进入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五行学说认为,夏时心火当令,心火过旺克伐肺金,燥热伤肺,因此,此时养生应以养肺护肺为根本。  肺为“娇脏”,易受外邪侵袭,恶燥怕寒。外邪进犯人体,不管从口鼻吸入,还是由皮肤侵袭,都易伤肺致病。  肺主气,司呼吸,是人体赖以维持呼吸的重要器官。所谓“肺主气”,是指人身之气皆为肺所主,由于体内上下表里之气为肺所主,所以《黄帝内经·素问》说:“诸气者,皆属于肺。”  
每年夏天,药店、超市消暑药茶都出现热卖。不少药店和超市提前配好消暑药茶,几元钱一剂,消费者回家开水冲泡后就能喝,不少家庭一家人夏天就喝这些药茶当饮料。特别是一些老店,每天这种药茶销量达到数百剂,还有单位来团购。然而,药师提醒,药茶既然主要由中药组成,服用者各自的体质不同,自然不能“百人一方”,最好由医生根据服用者的具体情况“量身定制”。  “药茶”中医称为“茶剂”,是将天然中草药与茶叶(也可以不含
夏季是从立夏开始,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止于立秋前1天。夏季是天之阳气与地之阴气交合之时,自然界呈现一派繁荣景象,而中医认为心与夏季相应,夏季养生重在养心。《黄帝内经·素问》记载:“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夏季养心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怡神养心 夏季自然界一派繁荣景象,人们喜爱的景色在户外,应该多到户外活动,享受大自然美景。借助夏天
近年来,我们采用中药超声导入法配合西药治疗颞颌关节紊乱8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午时  ——睡好午觉养阳气  午时即11~13点的时候,是心经值班。这个时候大家要注意,心经值班的时候我们要吃午饭、睡午觉。因为按照太极阴阳变化,这个时候阳气最旺。阳虚的人这个时候就要静静地睡,才能养阳气。午时只需休息半小时到1小时,养养我们的心经。  睡午觉要平躺,这样可以让大脑和肝脏得到血液,有利于大脑养护。《黄帝内经》有一句话叫作:“卧,则血归于肝。”午睡躺下,颈椎可以得到休息,腰也可以歇一
【养生秘诀】  梳理按摩:古代养生家主张“发宜多梳”,《诸病源候论》说:“千过梳头,头不白”,《圣济总录·神仙导引》说:“梳欲得多,多则去风,多过一千,少不下数百”,《清异录》言:“服饵导引之余,有二事乃养生大要,梳头、洗腳是也”。梳头能疏通气血,散风明目,荣发固发,促进睡眠,对养生保健有重要意义。梳头的正确做法应是:由前向后,再由后向前;由左向右,再由右向左,如此循环往复,梳头数十次或数百次,最
期刊
冬病夏治 是指一些冬季容易因感受寒冷而导致病情发作或加重的疾病,在病情相对缓解的夏季,采用适当的调治和补养的方法,以预防或减少疾病发作乃至根治为目的的一种反季节的自然疗法。该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一棵奇葩,它起源于“天人合一”的医学理论和“春夏养阳”的养生法则。早在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就有“圣人春夏养阳……以从其根”,“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著名论断。唐代药王中医养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