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爱上文言文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hdgfhdg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6-0254-01
  文言文是语文的渊源,是中国文学的瑰宝,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源泉。可执教二十年来,我却发现课堂上老师煞费苦心地讲解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力求讲透,唯恐有所遗漏;学生听课却常常心不在焉或昏昏欲睡。如果这时敲敲桌子大声提醒他们“请认真听讲”,暂时有效,可时间一长,他们又故态复萌,依然故我。这种状况令我颇感头疼和无奈。“生不学,师之堕”,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文言文教学,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很快,我便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遵循传统文言文教学“字字落实,句句翻译”的串讲模式,逐字逐句逐篇翻译,分析主题和写法。这虽有可取性,但篇篇如是,单调重复,课堂气氛自然沉闷、压抑,缺乏生机活力。有时连我自己都感到乏味,学生怎会爱听?那么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整个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享受获取的快乐,得到情感的真实体验.,爱上文言文呢?我绞尽脑汁进行了许多尝试,希望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让他们爱上文言文。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文人墨客,吟诗作文,为后人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山水佳作。其中,南朝梁文学家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仅用一百四十四字便生动逼真地描绘出富春江沿途的绮丽风光,被视为骈文中写景的精品。下面就教学《与朱元思书》一文为例具体谈谈我是怎样尝试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引导学生爱上文言文。
  一、重视文言文的诵读,这包括教师的范读和学生的朗读
  1.古人云:“读古人文字时,便设以身代古人说话。一吞一吐皆由彼而不由我。”在范读时,我采用美读。要读出神韵,读得摇曳生姿,回肠荡气。这可以让学生听清字音、节奏,听出语调、情感。同时,我还结合多媒体课件,依据文章内容选举相应图片放映,做到情景交融。尤其这是一篇骈文,读好了韵味十足,能触发学生情感,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感受文章的意蕴,激发其学习课文的兴趣。
  2.“书读百遍,其義自见”,在文言文教学中,除了老师的范读外,更要重视学生的朗读。其实初中阶段,课文所选文言文大多言简意赅,音韵和谐,很适合朗读。而朗读本身就是一种对话——和作者对话、和文本对话。有效地、投入地朗读,能够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苏东坡也说:“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本文被视为骈文中写景的精品,最适合朗读。所以在教学中,我给了学生反复诵读的时间和机会。齐读、分组读、点名读,并根据学生失误情况传授了诵读的方法和技巧。经过多层次、多形式的诵读,学生被文言文的韵律美、节奏美深深感染,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课文的整体感知。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而且为学生理解、品味文言文的意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下一步的背诵奠定了基石。
  二、充分让学生说,把学习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传统的串讲模式让学生课上记翻译,课后背笔记。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得不到张扬,始终处于被动接受地位,学习积极性自然不高。我认为课堂上应该把学习主动权交还给学生,真正以生为本,充分让学生说,在小组说,在班级说。学生为了不出现无话可说的尴尬局面,为了更好表现自己,必须积极主动学习。
  在具体教学时,我根据本课内容特点引导学生化身为“导游”,以学生为课堂活动主体进行学习。活动是这样安排,班级成员六人一组,先小组说,每组推选说得最好的一位为代表任“导游员”,轮流上台为全部“游客”服务,介绍富春江上游至桐庐一带的“奇山异水”。“游客们”可在聆听每个“导游”介绍后就心中的疑惑如重点字、词理解,或内容理解等方面举手向“导游”提问。当“导游”工作碰到难关时,可向组员或老师求助两次。所有“导游”工作结束后,大家一起评选出这次活动中最优秀的“导游”小组。
  “输人不输阵”,在活动准备过程中每组学生都很认真。他们主动借助课文注释,借助工具书互相探讨,在小组里说,气氛热烈,争取推出小组中最优秀的同学出任“导游”,做到了生生互动。我在这过程中起适当地进行指导、引导作用,始终以学生为课堂活动的主体,做到了师生互动。
  不可否认,学生的想象力是丰富的,当他们对学习有了兴趣后,表现力也加强了。每位“导游”工作时都认真负责,竭尽所能,力求做到最好。如:有的“导游”为大家介绍“奇山”时,把各种声音比喻成音乐会。有的“导游员”甚至在解说时依据文章内容穿插了口技表演:“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让大家仿佛置身于其境……
  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中要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必须在课堂上充分让学生说,单个说,小组内说,班级内说,大家互相探讨,交换体会。学生在这种说中,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增强了自信心,培养了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激发了其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进而爱上文言文。
  三、注重文章思想情感的把握,即晓文意,不“重言轻文”
  著名语文教育家钱梦龙说,文言文首先是“文”而不是文言词语的堆砌。教文言文要指导学生理解词句,但理解词句的着眼点在于更准确、更深入地把握文意。经典的文言文之所以能历经岁月的洗礼,流传至今,除了语言的凝练美和音韵美,还在于它传承着一种崇高的思想情感,而这种思想情感又会反过来丰富语言内涵,使其更具生命力。
  为避免束缚学生的思维。在教学本课时,一开始我并未将写作背景抛出,而是让学生自主探究。当某组“导游”介绍到“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窥谷忘反”才以“游客”身份进行提问,启发学生思考后,才适当告知。这是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穿越时空界限,感受到作者的风采,与作者进行心灵交流。在这交流中,学生情感得到满足,与作者产生共鸣,学习兴趣自然也就高了。
  由于本文写作手法因与《小石潭记》相同,前面已指导过了。当某组“导游”介绍后,有游客就此提出问题,要求解惑。“导游”向我提出球援,我稍加提示,重点让学生自己讨论,温故知新可加深理解。这提高了学生学习成就感,学习兴趣自然也就增加了。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设计新颖独特,学生对教学内容挖掘深入,小组“导游”竞技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热情,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课堂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热闹场面。真是欢声笑语,富春江上游。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文言文教学应该是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应依据各篇文章内容特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让文言文课堂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让学生乐意加到学习中来,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爱上文言文。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6-0213-01  【课标分析】  课标要求:“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实施策略:①分析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总结其农业布局的特点;②通过案例学习,掌握分析某区域农业发展条件、布局特点的基本方法;③将学到的分析方法和技能灵活运用到其他
期刊
【摘 要】依据陶行知教育理论,在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要更加重视学前教育,尤其是对幼儿综合素养地培养。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孩子成长的必要条件。结合个人经验,考虑到孩子发展的阶段性需求,对幼儿音乐教学的相关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索,希望将“游戏元素”融入音乐课堂当中,这可以更好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情绪,帮助孩子爱上音乐,集中注意力的学习。  【关键词】趣味;幼儿;相音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 【
期刊
【摘 要】传统的读、品、写等步骤必须保留,我们可以从传统步骤上翻出新花样,让学生读透,品透,才可能理解得透。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听过这样一句话:生命的本质形态是对话。品诗,是一堂课的重心。与其它诗歌比较阅读,是一种很不错的常见方式。如果设置一个主题去比较,就会更有趣味,更系统。不知人论世就会对诗歌情感理解不到位,甚至完全偏离诗词的情感主旨。所以我们既要保留这一传统项目,又要让它在合适的位置出场。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信息化步伐日益加快,计算机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运用更加频繁,且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教育部对于中学新课改不断推进,初中教学实践课中相对于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来说,则越来越重视对学生专业技术操控能力的培养。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EXCEL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由于其实用性较强,因此被广泛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所以,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要格外重视对学生EXCEL操作能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6-0232-01  在学生六大核心素养里提到,学生要学会学习、实践创新,要有信息意识,能自觉、有效地获取、评估、鉴别、使用信息;具有数字化生存能力,主动适应“互联网+”等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信息技术课堂是学生提高信息化素养的主阵地,但往往存在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效率低下等问题。而UMU是移动互联网下的新型学习方
期刊
【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进行,教育界中新兴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其中问题导学法就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能够学到数学知识,同时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提高教学质量与学生们学习的效率。本文对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一定探讨,希望对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问题导学;初中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
期刊
【摘 要】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起点,对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要想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就得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汉字的美及汉字的奥秘。因此,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设置识字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配上动作表演,能提高理解能力;实行多元化识字,培养识字能力;巧用游戏,体验快乐情感。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们的识字能力才能真正地得到提高,他们才真实地感受到识字的乐趣。  【关键词】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6-0219-01  一、课程意识与教学理念:以学生素质发展为本有效利用课程资源  1.课堂教学。  在劳技课程中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导入、讲解、示范等方法,讲授相关知识同时用引导启发方式,“少教多学”指导学生从模仿、尝试到独立进行操作实践,精讲多练,把实践时间让给学生培养学生能够独立学习,使学习变成
期刊
【摘 要】该论文介绍了本人对自主、合作、探究课改理念及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的实践探索。  【关键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历史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6-0242-02  引言  通过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力求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培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及历史核心素养,力求从根本上提升教学质量。  新课程改革作为
期刊
【摘 要】目的:分析CBE教学法在疼痛学临床操作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2015年2月~2018年1月疼痛病房进行实习的研究生中选取50例,并严格按照系统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CBE教学法,观察对比两组成绩测评分数。结果:对照组基础理论和实际操作成绩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疼痛学临床操作教学中采用CBE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