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廉政建设之思

来源 :检察风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rge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时代反腐倡廉建设该如何推进呢?一是坚持腐败“零容忍”。二是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三是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四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五是发挥巡视利剑作用。六是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七是加强纪律建设,使纪律真正成为治党管党的尺子。
  十九大的重要理论成果就是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在这个思想体系中,反腐倡廉可以说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反腐倡廉建设体现在“谁来推、推什么、怎么推”三方面。谁来推?一是党委负主体责任。作为党委的主要负责人,要“管好班子,带好队伍,管好自己,当好廉洁从政的表率”。二是发挥纪检监察的执纪监督问责职能。纪检部门的职责主要是“要把惩治腐败作为重要职责,更好协助党委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履行好监督责任,既协调党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又督促检查相关部门落实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经常检查监督,严肃查处腐败问题”。三是发挥多部门力量。反腐倡廉建设绝不仅仅是单位和纪检监察部门的责任和义务,需要多部门的齐心协力,共同配合,方能完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挥好“纪委、监察、司法、审计等机关和部门的职能作用,共同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那么推什么?一言以蔽之,就是推进廉洁政治建设。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是习近平总书记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思想的目标和理念。干部清正,不仅仅对执政党自身的建设和国家政权体系的建设有利,更是对整个社会风气的健康发展有重要作用。清廉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府应有的本质特征。政治清明,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内在要求。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民主政治建设,理应是清明的政治。
  那么,新时代反腐倡廉建设该如何推进呢?一是坚持腐败“零容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反腐败高压态势必须继续保持,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对腐败分子,发现一个就要坚决查处一个”。二是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领导集体上任伊始就以“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作风问题为切入口。三是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四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一问题有着深刻的认识,他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五是发挥巡视利剑作用。十八大以来巡视在反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发现问题,形成震慑的“利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巡视是党章赋予的重要职责,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从严治党,维护党纪的重要手段,是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形式”。六是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思想防线,加强官德修养是反腐倡廉的基础性工作。七是加强纪律建设,使纪律真正成为治党管党的尺子。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的纪律建设。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和三次全会上,他强调要加强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建设,要求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要警惕全面从严治党下的不作为


  不过,在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下,有些单位出现了不作为的情况,认为做得少就错得少。但其实,在古代就有不少治理不作为的方法,可供我们借鉴。官员不作为及行政不作为是古今中外的社会现象。我国历来对官员“不作为”的法律规定十分详细和严密,主要的一般性规定如下:《唐律·职制》中有“应值班而不值,笞二十……官员不到任者,超一日,笞十”的规定。唐律规定:“诸事应奏而不奏,不应奏者而奏者,杖八十。”秦律规定:“伪听命书,废弗行,耐为侯(候),不避席立,赀二甲,废。”《唐律·雜律·失时不修堤防》规定:“诸不修堤防及修而失者,主司杖七十;如毁害人家、漂失财物者,坐赃论五等;以故杀、伤人者,减斗杀伤罪三等。”历朝法律在一般制度上做出严明的规范,对官员的行政不作为加以防范和监督,这方面的制度主要有以下两项:唐代已有详密的“限期”制度。依唐代法律规定,官员的受事限期根据不同情况而定。事速及送囚徒,随至即付;将官员行政不作为纳入考核的重要内容。秦律规定以“五善”与“五失”考核官吏。唐代对官吏的考核分为流内官和流外官两个序列。历史上对官员不作为采取了一系列惩治措施,这对现今官员不作为很有启发。
  “四个全面”中,全面依法治国是很重要的一点;但有些法律实施机制不完善。比如,一些地方行政执法领域面临以下困境:地方行政法规规章缺乏相应配套机制,无法追究相关责任人行政法律责任;行政执法的法律监管体系不完善,有的已经严重滞后于行政执法的客观现实。
  为此,一是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要强化全国人大的立法、监督作用。二是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要杜绝各种以权代法、以权压法、以权乱法、以权废法现象。三是“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要加强司法队伍建设,并完善司法独立运行、监督体系。四是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要以普法宣传和执法必严来加强全民法治意识。

高校行政权和学术权冲突


  近年来,高校虽然进行了一些管理体制的改革,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高校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失衡等问题。集中表现为:学术权力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有效利用,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界限模糊,二者常常交织在一起,造成分工不明,责任不清。集中表现为“三化”,即“学术权力行政化”“行政权力学术化”“大学管理‘机关化’”。高校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之间的冲突凸显,强行政、弱学术,这些也是引起学术腐败和教育腐败的重要原因。
  先说学术权力行政化。“官本位”意识也渗透到了高校的学术管理中,影响到了学术管理中的行政权力的正当行使。在学术管理中,许多行政人员唯官是从,习惯于按照官的指示办事,而很少考虑学术发展的客观规律。随之而来的是服务意识淡薄,行政人员自身定位不准,对学术管理中学术人员应有的主体地位和学术权力的主导地位认识有限,服务不到位。各种委员会的设置缺乏明确的章程,任务不明,职责不清,这说明我国许多高校的学术机构在人员构成上具有明显的行政化倾向。
  再说行政权力学术化。我国高校中既承担党政管理重任,又承担教学任务的“双肩挑”型中层干部已成为学校管理层的主体力量。从调查来看,院(部)行政机关中层干部中,“双肩挑”型干部所占比例较高,而机关“双肩挑”中层干部又主要集中在教务处、科研处、研究生院等学校教学科研主管部门。这种模式有其优越性,即通过这些学者促进教学科研的发展;但中层干部“双肩挑”模式体现了行政权力的学术化趋势,不利于学术的独立发展。
  高校管理“机关化”。行政凌驾于学术、教学之上,“官本位”盛行于校园,“学者争相入仕”。随着我国高校独立法人地位的确立,高校在招生录取、经费使用、机构设置、建设项目安排、设备物资采购、干部聘任和奖金分配等方面拥有的自主权越来越多,高校领导干部和职能部门的权力也越来越大。而且高校党政“一把手”多为厅级或副部级干部,其任免根据隶属关系多由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实施。但如此一来,监督往往鞭长莫及,形同虚设。一方面高校内部的纪检监察部门无法监督自己的党政领导;另一方面同级和上级党委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往往是在“东窗事发”之后才介入调查,这个时候已经晚了“半拍”。
  要解决这些问题,简单来说,就是根据党的领导原则、科学性原则、依法治校原则,构建“二权”冲突防范机制。比如构建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建立有效的决策信息来源机制,广泛的决策参与机制,严格的决策过程机制,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辅助决策机制;构建运行顺畅的“二权”机制——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主体机制,大学管理中心下移机制;构建内控监督机制——完善“两级”教代会运行机制,增加信息公开机制,拒绝暗箱操作。
  编辑:薛华
其他文献
新闻事件  据《新民晚报》等媒体报道,4月25日下午,在南京和燕园小区,发生了一幕当众用柴油焚烧流浪狗的惨剧。已在此安家8个月之久的流浪狗母子一死两伤。据烧狗者朱萍一家讲,烧狗是因为狗叫扰民。事发后,某动物保护机构对伤狗进行了救治,并安葬了死去的小狗。此事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愤怒的网友甚至赶到朱萍工作的医院门前抗议。    南京烧狗者似乎认为,她与可怜的流浪狗一家只能是你死我活的,她的生命中究竟
他的脸上永远挂着发自肺腑的微笑。  他的微笑,让老百姓如沐春风,从心底里感受到检察机关的温暖;他的微笑,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力量。  现在,他虽已驾鹤西去,但他的微笑永驻人间。  这位永远微笑着的春天的使者,就是法律最坚强的捍卫者,老百姓身边最温暖的贴心人,在“中国好人”评选活动中当选为“中国好人”的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干警、安徽省蚌埠市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处原副处长吴群。    为三轮车
唐代诗人陆龟蒙在《杞菊赋并序》中说,自己曾于斋前空地手植杞菊,“及夏五月,枝叶老硬,气味苦涩”,仍照嚼不误。苏轼“顶真”,不相信诗人如此“穷愁潦倒”,觉得读书人再穷,也不至饥食草木。哪承想,自己到了密州,也“斋厨索然”,不得不到城外废圃寻觅野生杞菊以解饥饿,当然,苏轼又是率性的,食后还“扪腹而笑”。他的这些话,见于“以自嘲,且解之”的《后杞菊赋并序》,原文道:“始余尝疑之,以为士不遇,穷约可也。至
1991年,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七十周年,在时任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陈至立的亲自关怀下,由上海拍摄的史诗巨片《开天辟地》成功上映。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瑞环同志看完影片后,高兴地指出:“《开天辟地》拍得很成功,影片总得感觉很好。有许多珍贵的史料,对年轻一代是一次生动的党史教育,对我们这一代也是一次教育。”    中国电影的历史不过百年,如同美国人热衷记载不断发生的往事一样,拍摄这样一部作品的时间点,
妈带着孩子去上英语课了,我一个人端坐于三月的窗前。电脑里,屠洪纲和王菲正在深情地演唱着那首缠绵的情歌《爱人》,淡淡的阳光,照在我的脸上,一切显得那么安静和美好,可是,阳光下的我,此刻却泪如雨下。  卸下了人前坚强乐观的一切伪装,我发现自己还是那么脆弱无助。刚刚爱人打来电话的时候,我还装作毫不在乎地告诉他,别惦记,我挺好。然后,又故作轻松地对他说,你还不知道我吗,我一直是承受能力最强的人啦,这点儿小
2015年10月的一天,央视《开讲啦》英国行伦敦国王学院开讲现场青年提问环节,有位留学生问开讲嘉宾马云:“马总,你不要扯别的,也不要讲价值观,我只要知道怎么赚钱,告诉我怎样做才能和你一样富有。”  马云和现场的观众都被这既尖锐又幼稚的问题逗笑了。笑过之后,马云像个大哥一样坦诚地说开了。我理解你的问题,我也想过这样的问题,别扯远了,就说怎么样快速赚钱吧。其实你我都一样,我们都是这么一路过来的。我当老
读作家周海亮的短篇小说《饵娘》,小说的故事情节非常简单:单身的饵娘经常来海边卖鱼饵,同样也是单身的钓友老刘经常向她买鱼饵,时间一久,老刘对饵娘产生了感情,但饵娘却一直和他保持着距离,后来老刘向饵娘求爱,被饵娘拒绝了。事实上,饵娘去海边卖鱼饵并不是为了赚钱,她的男人在10年前因为救一个小孩而被海浪冲走,她每天去海边只是因为思念她的男人。饵娘和老刘一直保持着友谊关系,人们都以为他们俩一辈子就这样了,没
1883年,德国的优理务斯·格拉查首次将举证责任分为主观的举证责任和客观的举证责任。其中,客观的举证责任要求,如果案件事实处于真伪不明的状态,法官不得拒绝下裁判,而必须根据证明责任的负担确定案件的胜败结果。即当事人对举证责任的负担直接决定着案件裁判结果。  中国系大陆法系国家,我国《民事诉讼法》第64条第一款明确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这是我国举证责任确立的基本原则。但由
俄罗斯首都莫斯科,2008年3月23日,有人砸开了一辆丰田“陆地巡洋舰普拉多”汽车的窗玻璃,从车内偷走一只公文包。包里物品让窃贼大吃一惊:包内装有一些文件、一支奖励所得的马卡罗夫式手枪,还有一部价值28万卢布(约4卢布换1元人民币)的Vertu金制手机。  随后,莫斯科警方发出通报说,这些物品的主人名字叫科尔尼申。对于莫斯科这个大城市来说,丢失手机甚至丢失高级轿车都是平常的事情,但是令人奇怪的是,
诗人纪德在《先知的花园》中说:“时光易逝,唯有你的青春之心不会老。”  的确,老去是自然不可抗拒的规律,但正如王国维先生那句“一事能狂便青春”,物质会腐朽,但保持一份青春心气,执着、积极,纵然我们白发苍颜,心却不会随之老去。青春作为一种精神存在,将万古不朽。  已八十多岁的戴尅戎老先生,便是极好的典范。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享誉海内外的骨科专家,高龄的他仍活跃在科研、医疗第一线。青春之心是他不竭的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