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语交际是一种双向、甚至多项的言语活动。学生只有在动态的双向或多项的活动中,才能增强口语表达能力,才能学会分析、归纳、评价的思维方法,才能形成由语言、做人、生存等因素构成的口语交际能力。如何让学生说得好,说得妙,感受说的乐趣呢?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激起学生想说的欲望
(一)挑选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语文课程标准》建议我们口语交际要贴近生活,融入生活。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深入学生生活中,观察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如在教第三册语文口语交际《足球比赛》后,可先让学生观看高年级学生足球比赛,然后让他们交流比赛双方队员的表情动作以及观众的反映。由于学生亲眼所见,对此事又感兴趣,他们说得十分流利,甚至滔滔不绝,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二)巧用激趣的教学方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在口语交际中不必过多地传授口语交际的知识。”在口语交际中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猜谜揭题。比如,教小朋友说一种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的样子,可先让学生猜一谜语:“大眼睛白肚皮,身穿绿衣裳,能在水上游,能在地上跑。”学生猜测出“青蛙”后,再让学生说说青蛙是什么样子的,接着揭示课题,根据课题可让小朋友来说一种你喜爱的小动物的样子,学生兴趣十分浓,表达欲也十分强烈。
2、游戏促练。如第四册语文口语交际《学会转述》一课中,可把“学会转述”的口语训练置于学生喜爱的游戏比赛中,通过传话的游戏,再次让学生知道转述时要听清楚、说明白。调动了学生说话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自主合作的游戏活动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也培养了小组成员之间团结协作的精神。
3、竞争激励。小学生有种“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他们总希望自已或小组取得胜利。因此,在教學中适当引入竞争机制可以很好地提高口语效果。如,跟学生们开展讲故事比赛,可先进行小组赛,然后从小组里抽出最好的进行夺冠比赛。学生们积极准备,把自己准备的故事背得很熟练,动作也做得合情合理,这样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能力。
4、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有话可说。新大纲指出:“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在教学中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实物创设情境。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营造一个接近实际生活的环境。如在第三册语文口语交际《礼貌待客》一课中,可以在教室里摆上小桌椅,拿出茶杯、热水瓶,摆上鲜花等来营造一个家的氛围。通过情境设置,让学生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连接,这样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2)多媒体创设情境。根据图片、幻灯、录音等声情并茂的特点,选择适合教学需要的CAI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说话兴趣。如《可爱的动物》这课中,我首先指导学生在看图的同时,播放配套录音,让学生去观察,去想象,产生了一系列的联想。然后出示幻灯片,指导看图练习说话,学生个个跃跃欲试,气氛热烈,一堂课上得生动有趣。
(3)学生表演,创设情境。小学生很喜欢角色表演,有很多口语课适合角色表演,这样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印象深刻。如在第四册语文口语交际《学会劝阻》中,让学生分别扮演图画中的人物,演绎她们说话内容、表情、动作,在角色表演中学生感到亲切、新鲜,让他们真正全身心融入到课堂中来。学生积极性很高,这样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如《童话故事会》一课中,教师可迎合儿童喜欢小动物的天性,创设一个森林小动物开“童话故事会”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戴上头饰装扮成小动物参加童话故事会,使学生新奇有趣,学生的情绪也会因此变得高涨起来,学生口语交际的主动性就会被激发出来,他们怀着浓厚的兴趣,带着饱满的情感,走进“交际情境”,去作进一步的体验。
二、明确要求,规范口语交际用语
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表达能力差,常常说话不准确、不规范或欠完整,这时教师应明确要求,提出要领,促使他们努力把话说完整,说准确。
(一)强调口语交际要有主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做到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要适当。”一堂口语课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说话的中心,但学生有时说话不着边际,东拉西扯。这时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逐步引导学生回到说话的主题中来。如,让学生根据几样小动物编一个童话故事,首先让学生明白你讲的故事的主题是什么,如讲卫生啊,互相帮助啊,不上当受骗啊等等,然后根据主题重编故事内容。因此,在口语交际中学生的思想素质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高。
(二)加强口语交际中的礼貌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因此,口语教学中,要让学生说普通话,说文明、有礼貌的话。如同学说声“你好”;遇见老师说声“老师您好”;向别人借东西说“谢谢”等等,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三、重点指导,使学生共同进步
在训练中,应该看到有的学生思维敏捷,语言表达能力强,常乐于表达不疲倦;有的同学反应较慢,又羞于开口。因此,教师要仔细观察,重点指导“学困生”,使学生共同进步。教师还应把“口语交际”和管理教育学生结合起来,当学生有了问题和因难时,允许和鼓励学生通过和教师谈话,以求解决。
四、延伸课外,强化交际
“口语交际课”是口语交际训练的主阵地,而日常生活则是学锻炼口语交际能力的另一有效途径。在每一堂口语课结束时,教师应以充满激情的话语鼓励学生把学到的本领运用到生活中去,不断地提高自已的交际能力,
总之,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一项细致而又繁重的工作,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达到目的。
一、激起学生想说的欲望
(一)挑选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语文课程标准》建议我们口语交际要贴近生活,融入生活。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深入学生生活中,观察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如在教第三册语文口语交际《足球比赛》后,可先让学生观看高年级学生足球比赛,然后让他们交流比赛双方队员的表情动作以及观众的反映。由于学生亲眼所见,对此事又感兴趣,他们说得十分流利,甚至滔滔不绝,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二)巧用激趣的教学方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在口语交际中不必过多地传授口语交际的知识。”在口语交际中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猜谜揭题。比如,教小朋友说一种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的样子,可先让学生猜一谜语:“大眼睛白肚皮,身穿绿衣裳,能在水上游,能在地上跑。”学生猜测出“青蛙”后,再让学生说说青蛙是什么样子的,接着揭示课题,根据课题可让小朋友来说一种你喜爱的小动物的样子,学生兴趣十分浓,表达欲也十分强烈。
2、游戏促练。如第四册语文口语交际《学会转述》一课中,可把“学会转述”的口语训练置于学生喜爱的游戏比赛中,通过传话的游戏,再次让学生知道转述时要听清楚、说明白。调动了学生说话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自主合作的游戏活动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也培养了小组成员之间团结协作的精神。
3、竞争激励。小学生有种“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他们总希望自已或小组取得胜利。因此,在教學中适当引入竞争机制可以很好地提高口语效果。如,跟学生们开展讲故事比赛,可先进行小组赛,然后从小组里抽出最好的进行夺冠比赛。学生们积极准备,把自己准备的故事背得很熟练,动作也做得合情合理,这样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能力。
4、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有话可说。新大纲指出:“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在教学中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实物创设情境。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营造一个接近实际生活的环境。如在第三册语文口语交际《礼貌待客》一课中,可以在教室里摆上小桌椅,拿出茶杯、热水瓶,摆上鲜花等来营造一个家的氛围。通过情境设置,让学生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连接,这样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2)多媒体创设情境。根据图片、幻灯、录音等声情并茂的特点,选择适合教学需要的CAI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说话兴趣。如《可爱的动物》这课中,我首先指导学生在看图的同时,播放配套录音,让学生去观察,去想象,产生了一系列的联想。然后出示幻灯片,指导看图练习说话,学生个个跃跃欲试,气氛热烈,一堂课上得生动有趣。
(3)学生表演,创设情境。小学生很喜欢角色表演,有很多口语课适合角色表演,这样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印象深刻。如在第四册语文口语交际《学会劝阻》中,让学生分别扮演图画中的人物,演绎她们说话内容、表情、动作,在角色表演中学生感到亲切、新鲜,让他们真正全身心融入到课堂中来。学生积极性很高,这样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如《童话故事会》一课中,教师可迎合儿童喜欢小动物的天性,创设一个森林小动物开“童话故事会”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戴上头饰装扮成小动物参加童话故事会,使学生新奇有趣,学生的情绪也会因此变得高涨起来,学生口语交际的主动性就会被激发出来,他们怀着浓厚的兴趣,带着饱满的情感,走进“交际情境”,去作进一步的体验。
二、明确要求,规范口语交际用语
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表达能力差,常常说话不准确、不规范或欠完整,这时教师应明确要求,提出要领,促使他们努力把话说完整,说准确。
(一)强调口语交际要有主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做到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要适当。”一堂口语课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说话的中心,但学生有时说话不着边际,东拉西扯。这时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逐步引导学生回到说话的主题中来。如,让学生根据几样小动物编一个童话故事,首先让学生明白你讲的故事的主题是什么,如讲卫生啊,互相帮助啊,不上当受骗啊等等,然后根据主题重编故事内容。因此,在口语交际中学生的思想素质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高。
(二)加强口语交际中的礼貌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因此,口语教学中,要让学生说普通话,说文明、有礼貌的话。如同学说声“你好”;遇见老师说声“老师您好”;向别人借东西说“谢谢”等等,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三、重点指导,使学生共同进步
在训练中,应该看到有的学生思维敏捷,语言表达能力强,常乐于表达不疲倦;有的同学反应较慢,又羞于开口。因此,教师要仔细观察,重点指导“学困生”,使学生共同进步。教师还应把“口语交际”和管理教育学生结合起来,当学生有了问题和因难时,允许和鼓励学生通过和教师谈话,以求解决。
四、延伸课外,强化交际
“口语交际课”是口语交际训练的主阵地,而日常生活则是学锻炼口语交际能力的另一有效途径。在每一堂口语课结束时,教师应以充满激情的话语鼓励学生把学到的本领运用到生活中去,不断地提高自已的交际能力,
总之,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一项细致而又繁重的工作,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达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