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智慧培植学生“说”的萌芽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ming1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语交际是一种双向、甚至多项的言语活动。学生只有在动态的双向或多项的活动中,才能增强口语表达能力,才能学会分析、归纳、评价的思维方法,才能形成由语言、做人、生存等因素构成的口语交际能力。如何让学生说得好,说得妙,感受说的乐趣呢?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激起学生想说的欲望
  (一)挑选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语文课程标准》建议我们口语交际要贴近生活,融入生活。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深入学生生活中,观察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如在教第三册语文口语交际《足球比赛》后,可先让学生观看高年级学生足球比赛,然后让他们交流比赛双方队员的表情动作以及观众的反映。由于学生亲眼所见,对此事又感兴趣,他们说得十分流利,甚至滔滔不绝,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二)巧用激趣的教学方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在口语交际中不必过多地传授口语交际的知识。”在口语交际中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猜谜揭题。比如,教小朋友说一种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的样子,可先让学生猜一谜语:“大眼睛白肚皮,身穿绿衣裳,能在水上游,能在地上跑。”学生猜测出“青蛙”后,再让学生说说青蛙是什么样子的,接着揭示课题,根据课题可让小朋友来说一种你喜爱的小动物的样子,学生兴趣十分浓,表达欲也十分强烈。
  2、游戏促练。如第四册语文口语交际《学会转述》一课中,可把“学会转述”的口语训练置于学生喜爱的游戏比赛中,通过传话的游戏,再次让学生知道转述时要听清楚、说明白。调动了学生说话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自主合作的游戏活动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也培养了小组成员之间团结协作的精神。
  3、竞争激励。小学生有种“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他们总希望自已或小组取得胜利。因此,在教學中适当引入竞争机制可以很好地提高口语效果。如,跟学生们开展讲故事比赛,可先进行小组赛,然后从小组里抽出最好的进行夺冠比赛。学生们积极准备,把自己准备的故事背得很熟练,动作也做得合情合理,这样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能力。
  4、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有话可说。新大纲指出:“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在教学中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实物创设情境。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营造一个接近实际生活的环境。如在第三册语文口语交际《礼貌待客》一课中,可以在教室里摆上小桌椅,拿出茶杯、热水瓶,摆上鲜花等来营造一个家的氛围。通过情境设置,让学生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连接,这样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2)多媒体创设情境。根据图片、幻灯、录音等声情并茂的特点,选择适合教学需要的CAI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说话兴趣。如《可爱的动物》这课中,我首先指导学生在看图的同时,播放配套录音,让学生去观察,去想象,产生了一系列的联想。然后出示幻灯片,指导看图练习说话,学生个个跃跃欲试,气氛热烈,一堂课上得生动有趣。
  (3)学生表演,创设情境。小学生很喜欢角色表演,有很多口语课适合角色表演,这样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印象深刻。如在第四册语文口语交际《学会劝阻》中,让学生分别扮演图画中的人物,演绎她们说话内容、表情、动作,在角色表演中学生感到亲切、新鲜,让他们真正全身心融入到课堂中来。学生积极性很高,这样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如《童话故事会》一课中,教师可迎合儿童喜欢小动物的天性,创设一个森林小动物开“童话故事会”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戴上头饰装扮成小动物参加童话故事会,使学生新奇有趣,学生的情绪也会因此变得高涨起来,学生口语交际的主动性就会被激发出来,他们怀着浓厚的兴趣,带着饱满的情感,走进“交际情境”,去作进一步的体验。
  二、明确要求,规范口语交际用语
  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表达能力差,常常说话不准确、不规范或欠完整,这时教师应明确要求,提出要领,促使他们努力把话说完整,说准确。
  (一)强调口语交际要有主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做到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要适当。”一堂口语课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说话的中心,但学生有时说话不着边际,东拉西扯。这时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逐步引导学生回到说话的主题中来。如,让学生根据几样小动物编一个童话故事,首先让学生明白你讲的故事的主题是什么,如讲卫生啊,互相帮助啊,不上当受骗啊等等,然后根据主题重编故事内容。因此,在口语交际中学生的思想素质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高。
  (二)加强口语交际中的礼貌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因此,口语教学中,要让学生说普通话,说文明、有礼貌的话。如同学说声“你好”;遇见老师说声“老师您好”;向别人借东西说“谢谢”等等,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三、重点指导,使学生共同进步
  在训练中,应该看到有的学生思维敏捷,语言表达能力强,常乐于表达不疲倦;有的同学反应较慢,又羞于开口。因此,教师要仔细观察,重点指导“学困生”,使学生共同进步。教师还应把“口语交际”和管理教育学生结合起来,当学生有了问题和因难时,允许和鼓励学生通过和教师谈话,以求解决。
  四、延伸课外,强化交际
  “口语交际课”是口语交际训练的主阵地,而日常生活则是学锻炼口语交际能力的另一有效途径。在每一堂口语课结束时,教师应以充满激情的话语鼓励学生把学到的本领运用到生活中去,不断地提高自已的交际能力,
  总之,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一项细致而又繁重的工作,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达到目的。
  
其他文献
【摘 要】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教学,能超越时空限制、变静为动、化抽象为直观,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数学教学的不足。但小学生学习数学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只有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中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扬长避短、优势互补,才能打造出高效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信息技术 融合    随着新课程实施的不断深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完善,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日益广泛和深入,给课堂带
摘要:表单设计在整个VF程序设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讨论了如何有效地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传统教学 表单 教学法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422(2009)04-0099-02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观察周围的事物,可得到许多饶有兴趣的问题,从而启发我们进一步地思考,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问题 有5050枚棋子,摆成每边100枚的上三角阵,要将其变为下三角阵(如图1),至少得移动多少枚棋子?    图1  分析 我们称每边有n枚棋子的三角阵的边长为n,由此阵的上三角变为下三角移动的最少棋子数为an.先从简单情况入手,请看下面示意图:    由上面的移棋过程可以看出,只要在每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请用黑色水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开卷考试,可查阅参考资料,独立答题。  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每小题后的括号内。  1.19世纪上半期,一个英国政论家说道:“……我们熟练的机械工和技工制造必要的机器……我们的
[摘要]:本文就教师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作了阐述,创造氛围、耐心倾听、学会欣赏、求是尊重对待使学生敢于质疑,教师联系学生实际、更新观念使学生学会质疑,制造悬念并做适度调控使学生达到有效质疑。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师问生答”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自主质疑、解疑、释疑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优化课堂教学。  [关键词]:质疑、引导、提问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获取知识
有机推断题是我们在高考理科综合试题中经常遇到的题型,一旦出现就往往占有15分以上的分值,很多同学都感觉到这类试题不好做,拿不到高分,其实这类试题主要就是考察同学们对几类主要有机官能团的性质的掌握情况,只要大家搞清楚了与那几类主要的有机官能团有关的特殊的定性和定量关系,此类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一、有机官能团的定性关系  常见的实验现象与相应的结构:   (1)遇溴水或溴的CCl4溶液褪色:碳碳不饱
【摘要】笔者在教学和听课中发现,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无法将精心准备的课件和教学案有机的整合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寻找课件和教学案在课堂应用中的优缺点,从课件的制作和教学案的設计两方面入手,创造性的使课件和教学案一体化,从而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教学案;整合;生物学教学    一、现状    多媒体教学是师生共同喜爱的教学方式,教学案是课前引领学生自学预
一、问题提出  问题1:数列1,2,3…,的通项公式怎样?如何求其前项和?  问题2:数列,,…的通项公式怎样?如何求其前项和?  二、问题分析  对于问题1:显然这是一个等差数列,首项,公差,通项公式.其前项和  仔细观察其前项和公式和通项公式,具有明显的组合数特征,对于通项公式有  于是…    …   … …   =  由此可知,对于一个等差数列,通项公式  其前项和=。  而对于一个
1 “终边定义法”与“单位圆定义法”之争  对于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自人教A版教材采用单位圆定义后,争论一直没有停止。  采用单位圆定义的编者认为,用“单位圆定义法”,简单、清楚,突出了三角函数最重要的性质一一周期性,以及有利于后续内容的学习等.并说,“终边定义法”不够简洁,“比值”作为三角函数值,其意义(几何含义)不够清晰等。
考试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达到传统教学目的之外,更重要的作用是通过考试让更多的学生能够体会到学习成功的喜悦,从而帮助他们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通常的考试题中,综合应用题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题型。平常教师为了提高中职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想了很多的办法,最常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便是针对题型,总结简单实用的解题方法,教他们运用解题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但在考试过程中,往往出现部分学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