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互访是中美关系“发动机”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n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历史上来看,中美关系无论是凛若冰霜,还是在凄风冷雨之中,高层互访都能注入一股暖流。
  尼克松访华:他的手从太平洋彼岸伸向毛泽东
  1972年2月21日,北京天气阴冷,尼克松和夫人帕特走出“空军一号”专机,在离地面还有三四级台阶时,尼克松就微笑着向站在舷梯前的周恩来伸出手,周恩来的手也伸了出来,两人紧紧握手,轻轻摇晃着,足有一分多钟。周恩来对尼克松说:“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
  画面在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眼里,周恩来或许更主动些。“门开了,美国统治者有点踌躇不决,可能想要知道下面是否埋伏着‘第七危机’。然而,前来迎接的周恩来春风满面,两人紧紧地握了手。”
  不管怎么样,两人的握手打破了中美之间25年的坚冰。
  为了营造这个历史性的时刻,尼克松煞费苦心,他告诫包括基辛格在内的所有人留在飞机上,等他和周恩来握手结束才获准走下舷梯。他在回忆录中声称,“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其辱,因此,我走完阶梯时决心伸出我的手。”
  镜头闪回到1954年,中美两国刚刚结束在朝鲜战场的较量,空气中弥漫着对立情绪,麦肯锡主义死灰复燃。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出席日内瓦会议时,在通道上与周恩来相遇,竟夺路而逃。当时担任中国代表团秘书长的王炳南晚年回忆,美国代表团副团长史密斯心怀歉意,找机会主动凑上来和周恩来聊天,“他抓住总理的胳膊摇晃了几下,笑眯眯地走开了”。
  国内反美浪潮也愈演愈烈。在军队或是民兵的靶场,打靶的目标往往被画成尼克松的漫画像——歪斜的光下颏,斜翘的鼻子,靶心就是尼克松画像的胸门。
  15年中,时断时续的中美大使级会谈是唯一的沟通,但每次谈到台湾问题就搁浅,双方对无休无止的争吵和原地踏步的照会都腻味透了,基辛格调侃:“会谈的重要意义似乎在于,它是不能取得重大成就的时间最长的会谈。”
  这样的尴尬持续到1969年,珍宝岛战斗打响,中苏之间的口水仗升级为刀兵相见,急于从越南战争泥沼脱身的美国人看到了改变,双方诉求惊人一致。经过一番外交斡旋,双方发布“七一五”公告,敲定了尼克松访华的消息,全世界几乎所有电波都在传递这个消息。
1972年2月,毛泽东会见尼克松。
周恩来(右二)与尼克松在去上海的飞机上。

  毛泽东主席会不会见尼克松总统?
  这是美方打前哨时最关心的,中方回答照例是:现在无法确定。事实上,林彪事件发生后,毛泽东身体每况愈下,中方当然无法给出肯定答案。就在尼克松访华前9天,毛泽东发生休克,经过大力抢救,心脏渐渐恢复了跳动。
  王海容在回忆文章中记录,她给毛泽东念外电评论,其中有一条说:尼克松是打着白旗到北京来的。“外公听完这条消息,笑了。他说:我来给尼克松解解围。”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一行抵达,在周恩来的陪同下进城,下榻钓鱼台国宾馆。
  “2点30分,我们才吃完丰盛的午餐,有人来告诉我,周恩来有急事在会客室等着要见我。他不像往常那样先开开玩笑,而是直接对我说:毛主席想见总统。”基辛格记得当时极力掩饰兴奋之情。
  缠绵病榻的老人家已有七八天没起床久坐了。2月21日那天,他忽然对护士长吴旭君说:希望立刻见到尼克松。“吴旭君首先服侍外公起床,扶他到卧室的沙发上坐好,又跑去找来卫士兼理发师周福明——自从月初会见巴基斯坦总统布托以后,基本上卧床的老人家就没理过发。”
  就在尼克松抵京3小时后,毛泽东在中南海会见了他和基辛格。
  基辛格对毛主席书房有过细致描述,“毛泽东身旁的茶几上总堆着书,只剩下一个放茉莉花茶茶杯的地方。沙发的后面有两盏落地灯,圆形的灯罩大得出奇。在毛泽东座位的右前方是一个痰盂。来访者一进入房间,毛泽东就从沙发上站起来;在我最后两次见他时,他需要两个护理人员搀扶,但他总是要站起来欢迎客人的。”
  尼克松终于见到了这个交手多年的智者,“他的皮肤没有皱纹,不过灰黄的肤色看上去却几乎像蜡黄色的。他的面部是慈祥的,不过缺乏表情。他的双目是冷漠的,不过还可发出锐利的目光。他的双手好像不曾衰老,也不僵硬,而且还很柔软”。
  这时,“头号国际匪徒”隔着茶几伸过手去,温柔地握了“头号帝国主义走狗”的手,约一分钟之久。
  毛泽东诙谐随意地驾驭着整个会晤,尼克松本想谈一些实质性问题,比如越南和台湾,但毛泽东始终把话题引向他的“哲学”。
  “我这种人说话像放空炮!比如这样的话,‘全世界团结起来,打倒帝国主义、修正主义和各国反动派,建立社会主义!’”毛泽东说道。
  “像我这种人,”尼克松灵敏地接话,“还有匪帮。”
  毛泽东探身向前,微笑着说,“你,作为个人,也许不在被打倒之列。”接着,他指向基辛格说,“他们说,这个人也不属于被打倒之列。如果你们都被打倒了,我们就没有朋友了。”
  尼克松听出来,“交朋友”就是毛泽东的“哲学”。毛泽东清醒意识到中美意识形态的巨大分歧,才会说“谈得成也行,谈不成也行”,但是谈就是一种意义。
  原定15分钟会晤延长到1个小时,周恩来在频频地看表,因为毛泽东已开始疲乏了。
  在接下来几天的访华之旅中,尼克松不遗余力地表现他的“友善”。他时不时引用毛主席的词“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在和周恩来握手之后,主动伸手为周恩来脱掉了呢子大衣。每天晚上,他和夫人硬着头皮用象牙筷子把十二道菜对付下去,用茅台酒干杯。江青陪他们去看芭蕾舞《红色娘子军》,内容主要讲残忍凶狠的地主,尽管尼克松正打算在美国削减地主应缴的税款,他还是极其热情地鼓掌称颂。游览了长城之后,他把“空军一号”留在北京,和周恩来同乘一架白色客机飞往杭州。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993年11月,江泽民主席出席在西雅图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也开始了他任期中的第一次美国之行。这是1989年后两国最高领导人第一次面对面。
  1993年11月19日下午,江泽民主席同美国总统克林顿在西雅图举行正式会晤。会晤刚开始,克林顿表情凝重而严肃,而江泽民主席比较轻松。江泽民主席把一支中国造的萨克斯管作为礼物送给克林顿,克林顿表示感谢。接着,江泽民主席告诉克林顿,自己曾在年轻时学过二胡,还喜欢唱歌。他轻松的言谈和举止,缓解了凝重的气氛。
  会晤结束时,克林顿提到他喜欢的萨克斯管,微笑着说:“将来有机会,我吹给你听。”江泽民主席立刻回答:“我可以拉二胡和你一起演奏。”后来,克林顿多次讲:“我第一次和江主席会见,就发现他是一个伟大国家的一个了不起的领导人。”
  在设宴款待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各方人士的时候,克林顿积极评价这次会晤,还开玩笑地说,他同江泽民主席的谈话是“不公平”的,因为他发现江主席懂英语,他讲的话,江主席听得懂,还能通过翻译再听一遍;可是,他不懂中文,只能听翻译的,吃亏了。
  这次两国元首的会晤,打破了中美关系的僵局。峰会的直接效果是,第二年,美方决定将人权问题与最惠国待遇脱钩,一个横亘在两国间的问题初步得以解决。
  1995年夏天,李登辉以“校友叙旧”的名义进行所谓的私人访问,打破了中美建交16年来一直禁忌的规约。中方以牙还牙,1996年早春,解放军在沿海进行导弹发射演习,此举招来了美国的两艘航空母舰,与解放军形成对峙。——中美关系又到了需要领导人接触来摆脱危机的时候。
  1997年10月26日至11月3日,江泽民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中美两国将加强合作,致力于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
  江泽民在为期9天的访问中走访7个城市,一些个性化的瞬间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夏威夷是江主席访美的第一站。在檀香山市长哈里斯举行的欢迎午宴上,夏威夷一所小学的大约100名学生为远道而来的贵宾表演了夏威夷草裙舞。表演当中,江主席起身来到孩子们中间,同他们共舞。
  当天晚上,夏威夷州州长卡耶塔诺宴请江主席。在祝酒前,江主席说,我回想起我在1945年、1946年的大学时代,喜欢弹夏威夷吉他,弹奏过《ALOHAOE》这首歌曲。为了让气氛更加轻松些,他要用夏威夷吉他弹奏《向夏威夷问候》这首歌,并邀请州长夫人即兴为大家唱这首歌。江主席娴熟的演奏,州长夫人优美的歌唱,赢得了满堂喝彩和长时间的掌声。
  11月2日晚,南加州各界华侨华人热烈欢迎江主席访美。致词完毕,江主席给大家带来一个意外的惊喜:那就是清唱一段京剧《捉放曹》,当时会场音响量有点高,江主席幽默地说,“没关系,我自动调整音量。”于是,他有板有眼地唱起了“一轮明月照窗下”,一句唱完,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1999年,美军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令中美关系骤然趋冷。2000年,江泽民再次访问美国,在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等组织联合举行的午餐会上,他用英语发表演说,博得了在场各界人士广泛的好评,从某种程度上缓和了中美关系之前一年多经历的波折,“炸馆”导致的僵局被打破。
  2002年10月,江泽民主席第四次访美,并与布什总统在“西部白宫”——坐落在得克萨斯州韦科市克劳福德镇西北部的布什私人农场进行会晤。这也开创了在任美国总统为社会主义国家元首举行家庭宴会的先例。
  尽管布什总统一有空就回到这个家,并喜欢把一些国事带回来处理,但美国人通常不随便邀请外人到家中做客。正因为如此,美国媒体将邀请外国领导人到农场访问视为两国关系重要性的象征。从2000年11月入主白宫到2002年江泽民访美前,布什只在这里接待过3位外国领导人:俄罗斯总统普京、英国首相布莱尔和沙特王储阿卜杜拉。
  胡锦涛访美:首站是盖茨豪宅
  胡锦涛主席曾两次访美。2006年4月18日至21日,胡锦涛应美国总统布什的邀请,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胡锦涛就任国家主席后首次访美。
  4月18日,胡锦涛启程访美。他首站不是华盛顿,而是美国西北部的西雅图市。胡锦涛主席到达美国之后的首场晚宴,是在微软总裁比尔·盖茨的豪宅“未来之屋”中举行。
  欢迎胡锦涛的晚宴,盖茨邀请的嘉宾不仅有众多商界、政界人士,还有社区的名人等。有人说,胡锦涛主席是位懂礼节的客人,“没空手来,还带着礼物”。因为就在当天,中国联想集团和微软公司联合宣布,联想将在全球65个国家及地区销售预装微软软件的计算机,合同总额达到12亿美元。
  胡锦涛还参观了微软公司总部,并与盖茨等人进行了会谈。胡锦涛称赞盖茨在微软取得的成就,并说:“因为你,比尔·盖茨先生是中国的朋友,我则是微软的朋友。”胡锦涛还幽默地笑道:“我也每天使用微软公司的操作系统。”他还表示欢迎微软将来增加在中国的投资,并表示中国会在保护知识产权的问题上履行诺言,坚决打击软件盗版活动。
  访美的胡锦涛主席一行还参观了位于埃弗里特的波音公司大型飞机组装工厂。他戴上带有波音标记的棒球帽,并与上台赠送帽子的波音员工代表热情拥抱。
  在胡锦涛访美举行的白宫欢迎仪式上,布什总统首次正式采用“responsible stake holder”(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一词来形容中国。而胡锦涛主席则回应,中美关系已经超越双边关系的范畴,越来越具有全球影响和战略意义;中美双方不仅是利益攸关方,而且应该是建设性合作者。
2011年,胡锦涛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出席了近20场活动。
其他文献
导语:他是第一个获得艾美奖纪录片最高奖的华人导演,他用人类学家的眼睛去关注为国家、为生活付出代价的小人物、小生命。  美国时间2012年10月2日晚6时,范立欣走出纽约60街区地铁站,匆匆前往位于林肯中心的爵士乐玫瑰厅。艾美奖2012年度的颁奖礼马上就要在那里揭幕。这一回,范立欣的作品《归途列车》获得了最佳纪录片和最佳长篇商业报道两项奖项提名。半年以后,他对《世界博览》记者说起那天的心情。他说,一
导语:世事无常,流转不定。哪怕是虚构得精美的小说,终于是花无百日红。  世界人民都有一点子可爱的执拗,会追究“下场”与“结局”。这般思量来,每个人都是一则格林童话或肥皂剧。格林童话以“汉斯和公主最后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一直到死”为套路,肥皂剧以“好人们大团圆,坏人们进班房”为模版。在每个故事结束的时候,大家吁一口气,自得其乐。如此这般,人民习惯了肥皂剧式的日常生活,常思谋着一个固定套路。举凡小说戏剧
导语:德意志这个民族严谨出了名,可在裸体文化上又独树一帜。  德国慕尼黑市中心有个叫英国公园的地方,是个特别巨大的草地公园,因为地处闹市区又是开放式的,去慕尼黑旅游的人不可能不经过它。不过这个公园又极其特殊,每逢春暖花开的季节,赶上阳光好的时候,你总能在里面看到很多裸体的人群,他们肆无忌惮的裸露着自己的身体,丝毫不顾及路过行人的感受。  裸体公园  德意志这个民族严谨出了名,可在裸体文化上又独树一
(导语)我们从什么时候开始徒步行走?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放弃了徒步行走?  天底下还有什么比走路更自然而简单的事吗?但美国作家丽贝卡·索尔尼在这本名为《浪游之歌——走路的历史》的书中,开宗明义:行走的历史是一部没有书写过的神秘历史,其片段散布在无数书本的平凡段落中,也出现在歌谣、街道,以及几乎每个人的冒险经历中。  行走闯入各个领域,包括解剖学、人类学、建筑、园艺、地理、政治与文化史、文学、两性乃至
世界上再没有比美国更安全的了,除了珍珠港和世贸大楼事件,战争已经有150多年没有降临到这片大陆上,尽管有人叫嚣衰落论,但美国的军事实力无疑是世界的老大。足以保护美利坚人安居乐业,而且如今有抗生素,脊髓灰质炎疫苗,安全气囊,孩子们再不用怕天花和水痘,但是,美国人却从来没有过的恐惧,他们到底恐惧什么?在《偏执狂百科》一书中,作者试图为这个问题提供详细的答案,书中列举了危险,威胁,灾难和其他悬在美国人头
我的父亲吕正操,从革命战争的枪林弹雨中走来,在冀中平原抗战中建立了卓越功勋,是开国上将之一。2009年10月13日,父亲以105岁高龄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他波澜壮阔的一生和共产党员的风范,一直影响着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父爱是一部震撼心灵的巨著,读懂了它,也就读懂了人生。父亲对我影响至深,他的点滴言行造就了今天的我,我将永远怀念他。人民永远是靠山  人民永远是靠山!  父亲常挂在嘴边的这句
“没有激情性爱,真爱可以存在吗”对这个问题的回答,83%的美国人认为是肯定的,而法国人只有34%的人相信。在法国性欲不是选项,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没有性欲被认为是有缺陷,就像失去了味觉和嗅觉一样。美国的专家希望成年人控制自己的性冲动,而法国专家则觉得压抑激情是对不可抗拒的命运的无谓抵抗。  法国人将爱的理论、心理及历史,培育发展得以此完善,任何别的国家都难望其顶背。事实上,毫不夸张的说每一个健康的受
今年最大的媒体事件无疑是央视最著名的315打假晚会被人打假了。这一打假事件牵扯到了目前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两家媒体:一是代表官方权力的央视,一是新兴互联网自媒体的新浪微博;还有一些有广告号召力的明星。这三者同时中枪,引发众多网民的各种调侃与讽刺。我想这是一件值得思考的事情。  商业社会中,所有人和机构都处在生产和交换之中,都在从事商业交往活动。它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去神圣化。任何生意都是由生产者,产品,消
导语 许多人担心,电子发票的推出是为了向电商征税,互联网上从此不再有便宜货。事实究竟如何?  今年1月,北京女孩丹丹去台湾旅游了十天。在这十天的旅行当中,丹丹养成了一个怪习惯:收集发票。  在台湾,为了确保税源,防止偷税漏税,鼓励消费者能够坚持索要发票,制定了《统一发票给奖办法》,规定可依发票上的“流水号码”兑奖,奖金最低为新台币200元(约人民币43元),最高达到新台币200万元。这种发票不但可
凯利是一位30岁的开朗女性,她聪明、有能力,也野心勃勃。但是最近,工作让她非常困惑甚至说有点害怕。凯利刚刚跳槽到一家大咨询公司,顶头上司是位女性。她的新老板为人热情,所以凯利本希望这位女上司会成为自己的良师益友,但是她错了。在会议上,女上司拒绝讨论凯利的建议,常常打断她的讲话。凯利还开始听说她本应出席但是却没有被邀请的会议,其他部门的领导都对凯利赞誉有加,但是她的顶头上司则放出话来说“她应该调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