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德育于班级合唱教学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o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班级合唱是小学音乐课堂最为常见的教学形式,也是寓德育于音乐课堂中普遍的手段。合唱课的根本目的是在培养学生合唱能力的同时,塑造其健全人格。在合唱中,学生通过聆听后及时控制、处理声音情绪和音色,直接体验到和谐、和睦的氛围,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稳定的心境和良好的生活态度,从而达到德育的目的。
  【关键词】德育;合唱教学;教学反思;班级合唱
  班级合唱是小学音乐课堂最为常见的教学形式,也是寓德育于音乐课堂中普遍的手段。合唱课的根本目的是在培养学生合唱能力的同时,塑造其健全人格。三年级到四年级是学生品德形成的重要阶段,学生通过班级合唱直接体验到和谐、和睦的氛围,在此阶段加强班级合唱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稳定的心境和良好的生活态度。
  《嘹亮歌声》是三年级齐唱向四年级合唱进阶学习的过渡作品,看似简单的和声却让众多执教者“抓耳挠腮”,在多次打磨及听评课后,笔者对本课有一些心得体会,特将课前设计及课后反思一并记录,为日后开展班级合唱教学提供参考。
  一、基于德育育人价值的教材分析
  《嘹亮歌声》是三年级齐唱向四年级合唱进阶学习的过渡作品,歌曲形象地描绘了儿童在大自然中面对远山纵情欢唱的情景,抒发了孩子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
  歌曲分为轮唱与合唱两部分,在轮唱部分中,同学们看似在“追赶”,其实是二声部紧凑地再现一声部的旋律,让歌曲轮唱部分产生出“山间回声”的效果;歌曲合唱部分一字对应一个音程,强调同学们只有在掌握好各自声部旋律的前提下,认真聆听其他声部,才能产生出飘渺、和谐的音响效果。(谱例见图一)
  二、基于人文关怀的教学设计
  三、基于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原则下的课后反思
  笔者将从以下三个维度进行总结反思。
  (一)知识与技能
  1.加强和声训练,鼓励学生相互聆听,发展纵向听觉
  音乐不仅仅只有横向的旋律走向,也有纵式的肢体表现。良好的和声效果,只有经过长时间的训练积累,只有在音乐课堂中反复抓,提高合唱能力,才能形成和声的感觉,例如:在课堂中,可从简单的两声部入手,练习三度音程,到后面可以练习三声部的三和及其转位。
  在歌唱之前,采用聆听法也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和声织体,多用对比比喻,帮助学生提高听赏质量,另外也可通过手势、图形谱,帮助学生了解旋律的音程位置关系,在笔者执教过程中也加入了这样的设计(见图二)
  2.嘴型一步到位,重视歌唱形态
  以歌唱为主要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会被要求多次练习,因此对其的歌唱形态有明确要求,此处的歌唱形态是指嘴型和歌唱状态,要用自然的声音,不要夹带腔体,用高位唱低音,嘴型不可慢慢改变,应当一步到位,在常规练习中也应加强元音和音头、字头的练习。
  “未成曲调先有情。”作品的情绪应在第一个音符呈现时,就跃于眉间,只有带着作品情绪,才能演绎好作品。在实践中,教师也会把这些要求以课堂指令的形式反复跟学生强调:眉开眼笑轻声唱、小腰板请挺直等。
  3.乐理常态化教学,促使学生形成心向,培养学生歌曲处理的基本能力
  班级合唱教学的乐理教学旨在学生掌握一般理论知识的基本规律,从而能达到基本的歌曲处理能力。在小学阶段,课标所要求的识谱、掌握音乐基本要素(如力度、速度、节奏等)以及音乐基本技能都是基于乐理知识,若能做到看见音乐记号就有立刻注意指挥老师、关注合唱队其他声部声音的默契,那学生就形成了合唱心向和合唱基本素养。
  (二)过程与方法
  1.音乐可视化教学
  歌曲是由四个含有弱起小节的乐句组成,每个弱起前面均有休止符。在合唱谱例中的每个休止符及音乐记号都应格外重视。忽略休止符和弱起小节直接导致的是后期学生无法正确跟上伴奏音乐。如果要强调这些,绝对不仅仅是在谱面上加个呼吸记号示意而已,这就关系到音乐的可视化,音乐的可视化最容易联想到的就是“律动”,在赛课中,有一名教者曾以一个简单的律动,不仅帮助学生找准呼吸和弱起,还明确了歌曲每个长音的时值(见图三):
  2.化繁为简,重视音准
  音准是合唱教学的最基本问题。在还未解决音准问题前,可先“减负”,把歌曲情绪放下,重抓歌唱形和状态。在班级合唱中,学生音乐素养水平较童声合唱团差异大,教师要花更多的时间去调整学生的合唱习惯,引导学生多听钢琴、找音,主动思考;教师可多用钢琴单音带唱,在音准尚未稳定之前少用或不用伴奏,用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帮助学生解决音准问题。
  另外,教师要善用“课托”,先物色好音准较好的学生,将其用作施教的“教具”,影响其他需要帮助的学生。
  3.根据学生声音效果,巧设对比,再提要求
  在班级合唱中,教师即指挥,是连接作品和学生的桥梁,只有把要求提得清晰明了,学生才有可能达到教师的要求,这要求教师表述有“度”。
  【片段】师:请高声部的音量再大点,低声部可以小些。
  【解析】含糊,无标准,多大才算大?若改为:师:高声部现在的音量是5,请你们唱到8的音量;低声部保持在5就可以了。学生会更容易做到教师的要求。同样,不要反复强调学生的出现过的错误,在无形中,强化了学生的问题,如,“你不要唱得太白”“你又白了”,改为“你抬起眉毛,竖起小嘴,像老师一样发声”“请你听一听旁边同学的声音,然后模仿他、靠近他。”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环境渲染,润物细无声
  在音乐课堂中,多媒体的介入有利于渲染环境,有时甚至不需要教师的过多铺垫就能把学生带入情境中,情绪自然流露。除了多媒体外,教师的表演或一两个趣味的提问就能打造一个适宜的学习环境。
  在执教过程中,得到最多认可的设计是,以音乐研学为主线,设计了旅行电台。在PPT的烘托下,仿佛在游学。(见图四)
  2.传递情绪,重视表情
  北京音协柯达伊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梁洪来教授曾提出“不问情感,重视表情”。他表示,在匈牙利的音樂课堂中,音乐老师不会直接提问学生歌曲情绪,而是以相对夸张的表情,把歌曲的情绪传递给学生,学生再模仿。对此,笔者认为可以辩证看待,教师可以以这种方式把歌曲情绪传递给学生,可以给予适量引导,有向开放,请学生分享。在课例中,笔者没有生硬地提问歌曲所要表达的情绪,而是以“研学”“回声”“大自然”等字眼对学生引导,并以表情、歌声向学生开放,请学生分享,效果显著。
  三、总结
  从课例中可见,基于德育所开展的教学一直都围绕着“帮助”“有度”“聆听”等正面的词语,由此可见,班级合唱是学校德育的具体化手段,寓德育于班级合唱本身就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手段,处处都透露着“合作”“和谐”,利于学生形成积极稳定的心境和良好的生活态度。
  参考文献:
  [1]邵美仙.小学合唱教学中纵向和声意识培养的策略探究[J].中国音乐教育,2018.
  [2]李玉田.浅谈基本乐理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J].北方音乐, 2018.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 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其他文献
【摘要】培养学生制作“数学小报”,用小报的形式帮助学生对某一阶段所学知识(或某一体系知识)进行归纳整理,让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并通过梳理知识,查漏补缺,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基础知识,落实知识点,从而突破重、难点,完善认知结构,发展数学能力,提高学生的技能,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数学小报;复习课;知识梳理;知识重建;知识运用;知识延伸  子曰:“温故而知新。”在复习课中,如何做到在温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各项指标也在不断地提升。人们对教育事业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视,对教育事业的支出比例也越来越高,提高小学德育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修养,形成健全的人格。新时代大背景下,如何做好小学生在新课程改革中让小学生更好地接受德育教学,这不仅仅是每个德育工作者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每个家长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实现德育目的,促进健全的人格的发
事件简介:5月31日傍晚时分,吉林省敦化地区境内出现了震撼的天气现象。当地的天空中出现了巨大的漩涡状云层,形成了庞大的云柱一直延伸到低空,宛若“黑洞”能吸入一切。  事件分析:中国天气网官方微博评论:震撼!这就是传说中的‘单体风暴’吗……什么是超级单体呢?超级单体属于单体风暴(雷暴)的一种,也是单体风暴最强烈的形式的表现,在其当中具有极为强盛的上升气流,从而往往带来恶劣天气,例如:暴雨,狂风,冰雹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在韩愈的《师说》一文中,对教师做了如下定义:老师,是传授道理、教给知识、解答疑问的人。北京康福外国语学校校长刘煜焱博士说:“教师的使命不仅在于知识传授,更在于帮助孩子提升心智模式,引导孩子发现真理,实现生命价值。” 从古到今,从“传道”到“帮助孩子实现生命价值”,可见教师的作用不仅限于传授知识,更在于造就学生,帮助学生谱写好未来。好师德成就好教师,好
【摘要】数学实验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思想,提高学生解题技能的有效途径。实践证明,数学实验在突破概念难点、发现知识规律和验证数学猜想方面都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是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全新思路。  【关键词】实验教學;学习方式;多媒体技术  初中数学教材由于受篇幅及学生理解能力的限制,对有关知识点多以直接给出结论的方式呈现,而对结论的探究过程却一般未加展示,这无疑给学生留下了困惑。为此,我们可针
【摘要】当前小学英语词汇教学强调听音、跟读和模仿,忽视拼读训练,致使学生机械记忆单词,学习效率低下。而语音(phonic)是美语的拼读规则,是自然形成的一种发音规则,是直接根据字母表面组合读出单词的读音的方法。采用语音教学“六部曲”进行语音教学,对于教师来说具有指导性意义,可操作性强,对于学生来说效果也惊人,长期坚持如此教学,必定达到“见词能读,听音能写”的总目标。  【关键词】phonic;“六
【摘要】网络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之所以能够兴起与发展,必然有其潜在的优势。通过对网络阅读教学与传统阅读教学的对比,笔者发现了它的许多不足,本文就网络阅读教学中的利与弊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促进阅读教学的有效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 ;阅读教学;利弊;策略  随着“互联网 ”时代的来临,众多文学网站、教学网站、阅读网站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热闹非凡。我们该怎样科学合理地利用网络环境优势来加强语文阅读
【摘要】基于一定教学平台支撑的翻转课堂在美国兴起后很快风靡全球,这种新型的教育教学形式,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模式。对不具备硬件设备平台支持的学校,如何借助翻转课堂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实现翻转教学,笔者通过开设自学课和问题探究课的形式,使学生学习方式由被动式置换为主动式;利用即时通讯软件,推送微课学习,实现课堂学习前置;引入思维导图教学法,实现翻转课堂“课堂时间”的高效化等做法,为推进政治课堂教学
摘 要:学校文化弥漫于学校生活之中,是学校生活的灵魂。生态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生态教育强调学校是培育生命的场所,学校的生命意义在于关注师生的生命成长,塑造生命化的教育生活,体现生命关怀意识,提升师生的生命质量。因此,构建生态学校文化,对促进师生的和谐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基于生态的视角,从环境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等方面对学校文化建设的实施进行阐述。  关键词:学校文化建设;文化
一只茧上裂开了一个小口,有一个人正好看见了,他拿来一把剪刀,将茧破开,蝴蝶很容易地出来,他期待蝴蝶的翅膀会打开,成为一只美丽飞舞的蝴蝶……然而,这只蝴蝶永远也没能飞起来。  一、《自主互助学习单》——让学生自然“结茧”  以《分数的认识》这一课为例,谈谈如何让孩子在预习中发现问题,发现重点,发现难点,层层吐“丝”,结茧自“缚”。以下是《自主互助学习单》的各部分内容:  (1)自主学习流程  为了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