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地理读图能力培养与提高的教学策略分析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fer_hfu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地理综合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知识跨度大,尤其是地理各类图的教学,更是难度较大,在教学生读图用图时,要综合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生活化教学,先教给学生地图基础知识,然后教给学生读图的程序步骤,最后传授学生绘图、填图的技能,训练学生的读图能力,只有读图能力提高了,才有助于学生培养空间的概念和想象力,有助于学生自主高效地学习地理知识。
  关键词:初中地理;读图能力;培养与提高;教学策略
  一、前言
  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门必修课,地理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知识跨度比较大,地图是地理学科的“语言”,它借助于图像、注记、符号和色彩等,来贮存空间时间信息,起到联系地理事物与人的认识过程的桥梁的作用。培养和提高初中学生的地理读图能力非常重要,因为地图中蕴含了许多地理特点和地理规律,只有读图能力提高了,才有助于学生培养空间的概念和想象力,有助于學生自主高效地学习地理知识。
  二、培养与提高初中生地理读图能力的教学策略
  (一)综合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生活化教学
  对于学生来说,尤其是初中阶段的学生,书本世界是语言符号的集合,非常空洞抽象,想让初中地理识图课堂充满生机活力,就必须把书本世界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综合使用现代教学手段就可以达到这一目标,把生动的现实生活形象地在课堂上重现,并且把课本内容进行有机的结合,现代教学手段如幻灯、电影、计算机等,综合了声音、图像、视频等,可以从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进行全方位刺激,并且用图像传递信息就使知识更容易被接受,更便于学生的理解记忆。例如,在讲地形的形成时,教师就可以设计课堂短片来进行展示,用壮观的火山喷发和剧烈的地震还有板块运动过程等景象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地理知识是广泛存在于生活中的,教师在教学中还应以生活中的现象来教授课本知识,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学有所用,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例如,在地里课堂上可以提问学生去过哪些城市旅游,喜欢哪些城市的著名景点,对这些城市的经济、人口、动植物是否了解等,让学生在地图上标出位置,并且标出动植物分布的区域。还可以让同学们设计旅游线路图,在地图上标准出来,这样就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教给学生地图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识图用图的兴趣
  想要读懂地图,就需要先熟悉掌握地图的符号,明白地图上颜色、线条、形状所表达的含义,这是学生读懂地图的前提和基础。例如,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经纬网的判读、注记等,这些都是地图的基本要素。另外,熟练使用经纬网确定一个点的位置是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用比例尺量算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计算实际距离,正确使用各种注记、图例符号等也都是需要知道学生牢固掌握的。此外,等值线地图、降水柱状图、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这些地图基础知识,都需要教师向学生讲解清楚,并引导他们逐步掌握。掌握了地图的基础知识后,教师要想方设法地培养学生识图用图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自觉学习。例如,在学习经纬网时,可以用多媒体播放一艘船在茫茫大海里遇难,引导学生思考,遇难的轮船怎样用无线电报告遇难地点?陆地上的人怎样才能找到遇难轮船?学好了经纬网知识就能很容易找到准确位置做好这件事,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教给学生读图的程序步骤,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方法
  目前大多数学生对怎样读图用图并不清楚,就算是看明白的,也没有明确的读图步骤。所以,初中地理的授课教师要把读图的方法步骤教给学生,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读图时第一步要先读地图底部黑色的标题,让学生先弄清楚地图的主题,确定读图的方向;第二部读地图左下角的图例和注记,这一步是读懂地图的根本,对图例和注记理解正确,才能帮助学生在地图上找到目标,获取正确的图像信息,保证读图识图的顺利;第三步要抓住图像的轮廓和特征,掌握相对位置、绝对位置和范围,帮学生轻松愉快地了解地理事物的自然特征;最后一步要結合问题,明确读图的任务,正确组织正确的答案,这一步是读图的关键,要让学生不但看得懂图,更要做得对题。读图的方法总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描述读图法是对地理事物的描述和说明,例如对纬度位置、地理范围等的描述,这种教学过程使学生学会进行各种位置的抽象概括,能用简要的语言描述具体的位置等;对应读图法是指利用多张地图的叠置来指导学生,让学生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地理事物,培养学生对空间概念、地理形象的感应能力,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例如,教师把“东非大裂谷”和“红海的形成示意”图叠加起来,对应阅读教授给学生,板块的运动及成因对于学生来说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分析读图法,是指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例如,学习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和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的时候,可以通过纵向和横向比较等分析相关分布规律,这样就使学生轻松地理解了理论,同时也能自己分析理解世界气候的分布及影响气候的因素等知识。
  (四)传授学生绘图、填图的技能,训练学生的读图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授课教师要边讲边画,随手绘制简略的示意图,并引导学生一起画,让学生直观了解地理事物变化的过程以及发展趋势,加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例如,学习“气候——气温和降水的变化”的内容时,让学生动手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培养学生随手画图的习惯,养成学生用图形思考的思维方式;学习“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时,要求学生画出太阳光照示意图和地球公转示意图等。例如,在讲授日本的地理位置时,教师可以用白纸描绘出日本的地理轮廓特征,填出日本周围的海洋,再个别提问,检测填图结果,引导学生得出结论,通过读图填图,让学生理解位置特点对日本经济发展的影响,养成学生动手的习惯,到强化学生心中有图的目的;例如,在讲授“法国的农业”一节时,可以从法国葡萄酒引入,说明法国农业的重要地位,然后提问,在法国什么地区养牛、种葡萄最合适,引导学生在空白图中画出分布的地区。
  三、小结
  总之,初中地理是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门必修课,地理综合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知识跨度也比较大,尤其是地理各类图的教学,更是难度较大,在教学生读图用图时,要综合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生活化教学,可以先教给学生地图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识图用图的兴趣,然后教给学生读图的程序步骤,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方法,最后传授学生绘图、填图的技能,训练学生的读图能力,培养和提高初中学生地理读图能力极其重要,只有读图能力提高了,才有助于学生培养空间的概念和想象力,有助于学生自主高效地学习地理知识。
其他文献
第三代诗人的风潮渐渐退去,中国诗歌进入了网络时代,诗人们在便捷的交流和学习中,诗歌的技巧得到了迅速的提升,但与之相对应的是创作理念的浮躁性和趋众性日益彰显.具体表现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电力的需求在不断上升,因此要加强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开发,进而满足我国社会电力发展的要求。在实际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由于施工技术不到位,从而导致施工问题的出现,进而会影响到水利的发展水平。水利建设中,施工人员要掌握科学的施工方法,制定出更加科学的施工方案,从而保证施工质量,促进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
我国经济蓬勃发展时期.针对企业内部财务管理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通过我国建立审计制度来加强对公司内部财务数据准确性的判断,通过审计手段提升财务操作更加符合标准化的要求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体育而言,自然也是如此。只有让学生首先对体育产生了兴趣,才能为后续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文章以“小学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体育兴趣的教学实例”为主要研究对象,展开探讨与分析,希望能为如何有效激发小学生的体育兴趣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兴趣;激发  1.引言  体育课凭借其相对独特的学科性质,本来应该是深受
目前,在造斜井段下稳定器大多是采用欠尺寸设计。应用较广的是刘修缮提出的极限造斜率公式,但是此方法存在弊端。考虑间隙情况下,设计的造斜率不符合现场实际情况。本文考虑下稳
【摘要】水利施工企业必须不断加强施工管理,全面提高施工质量和管理水平,使水利工程创造出更高的综合效益,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的盈利能力。本文探讨了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 ;措施  在整个水利工程项目中,水利施工的管理内容较多,且相关的影响因素多变。因此,只有找准了工程施工管理的特性,才能通过实践活动做出科学的工作规划,才能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隐患问题,最终顺利地完成工
近年来,随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大高校都在探索实现高效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特别是在独立院校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也在不断加强,针对传统的
21世纪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越来越要求教育工作者掌握更高更好的教学手段,在思想上、方法上、技术上超越传统的教学模式,我们教研室近年来不断深化教育改革,重点抓教学质量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