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教学资源在旅游课堂教学上的有效利用

来源 :中学课程资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nshixiao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要善于挖掘书籍、电视、新闻和生活中的旅游教学资源,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来改变教学内容的表达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
  关键词:旅游教学 资源利用
  教学资源通常包括教材、案例、影视、图片、课件,也包括教师资源、教具、基础设施等。教师要充分挖掘书籍、电视、新闻和生活中的旅游教学资源,合理有效地整合教学资源,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来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
  一、课外教育资源的使用
  1.引导学生了解和挖掘课外教学资源
  “给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一缸水是不够的,必须是活水源头。”我国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丰富,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有很多,教师要注意从课外书、电视、新闻等多渠道收集信息资源,提炼出有價值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多欣赏影视作品、多走向大自然以及社会和生活,发掘出教材以外的情趣因素、审美因素、智慧因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感悟理解、积累运用,只有“博观而得取”,才能“厚积而薄发”。
  2.有机联系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
  教师要注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构建知识体系。知识源于生活,又归于生活。教学内容要关注社会、贴近生活,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情境资源来组织教学内容,让学生学会关注社会、审视自然,尽可能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分析和解决问题中。只有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才能让课堂更具生命力,旅游课堂才能成为真正的、开放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学习乐园。
  二、现代教育资源的使用
  1.信息技术与旅游教学充分融合
  教师应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中,有效利用视频、动画、课件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直观生动地展示教学内容,逐步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提高教学质量,这也是其他教学媒介很难达到的。如旅游活动带来的环境问题,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把环境污染(大气、水、固体废弃物、噪声、视觉等)、生态系统被破坏、文物古迹被损毁等视频、图画展示出来,进而说明在旅游开发过程中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不能简单机械地进行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
  融合的本质是在先进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结合过程中,多媒体展示要体现构建主义教育理论,要突出学生主体认知,但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多媒体信息技术的采用应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多媒体的引入切忌华而不实,如空有精美,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教学重难点的突破。(2)信息技术的采用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可将知识直白地展示出来,让学生机械地记忆。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过程性和便捷性,逐渐构建起学生的认知。教师要变讲授式、灌输式为引导式。(3)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生动地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4)信息技术中的特有音频效果和视觉效果应有利于完成教学中的情感目标,升华学生情感,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例如,在讲授“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时,教师可展示震撼人心的画面和视频,让学生从视觉震撼升华为情感震撼,顺利完成情感目标教学。(5)信息技术与旅游教学的融合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实现培养学生良好信息素养与生物学素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学习能力的目标,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与任务。
  三、人力资源的开发
  1.教师是教学资源中可以持续性增值的资源
  学习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有崇高的师德,还要有深厚而扎实的专业知识。在知识更新迅速的今天,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充实自己、拓宽知识视野,才能在学生心中树立起较高威信。除了在理论素养、教学能力和信息技术利用等方面有所提升外,还要提高对教材的驾驭能力,加强对教学期刊和教学案例的学习,提升教学水平。另外,集体备课和资源共享也是对人力资源的高效利用。如果教师各自为战,只备课、上课,不交流,那么提升的就是一个人的高度;如果教师一起交流学习,那么提升的就是整体高度。共同学习、共同提高是当代教师发展的必由之路。
  2.学生集体认知也是一种教育资源
  学生集体生活体验不同,学生的认知是丰富的、强大的,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思考方向往往可以作为教师可利用的资源。只有充分挖掘学生的问题和思维,才能把握学生的思维方向,进而更好地引导学生,使之理解并构建知识体系。学生认知的差距也是教师可利用的资源,学生间的讨论、交流与讲解,有时比教师与学生间的对话更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所以合作学习是很有必要的。
  教学资源就在教师和学生的身边,我们要善于挖掘、合理利用,让其发挥应有的价值,使课堂教学更高效。
  参考文献:
  林存华.课堂教学资源荒废现象的透视.[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1(6).
其他文献
普光气田长兴一飞仙关组储集层为厚层碳酸盐岩沉积,储层孔隙受成岩作用的改造,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给地质建模带来很大困难。另外,由于开发井网密度低,、完全依赖井资料无法精确描
英语作为语言学科,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能够"用语言做事情"。"版块式"教学就是提示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关注语言知识学习的同时,要注重语言应用。通过课堂中的语用活动,培养学生自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效课堂的构建是教师探讨的焦点。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综合探究课是新课改的亮点之一,目前教学中的综合探究课活动并不令人满意。因此,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应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的一种学习方法,对于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小组合作学习需要合理构建小组,
初中思想品德服务型课堂能满足不同类型、不同个体学生的多层次的学习需求,让学生获得某种最佳的成长与发展,并使学生形成终身发展服务的技能与能力。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应从树立
准噶尔盆地卡因迪克地区侏罗系是重要的勘探层位之一,是否具备成藏条件是影响其勘探进程的关键因素。以区域地质研究为基础,从烃源岩特征、构造特征、储层特征、生储盖组合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