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3岁的时候,母亲得了严重的精神病。稍大一点后,父亲对我说:“你母亲的病根是‘文革’时留下的。大字报贴在身上,她承受不了那种压力。”父亲半蹲在地上,红着眼眶对我说这番话时,我大约6岁。
6岁,我不知精神病是怎样的一种病,也想像不到这种病有多么恐怖。那时候,渴望母爱的我,只觉得母亲不喜欢我,从不给我体贴关爱。那时候我不懂母亲为什么总是疯疯癫癫,为什么嘴里整天咕哝着我不太能听懂的话。一次,母亲跪在我面前,央求着:“别拉我去游街,放过我吧,我还有两个孩子!”另一次,她在扫地,扫得好好的,突然,她尖声大叫:“你们不能斗我,我男人姓张,是张思德的亲戚!”直至现在,只要一想起当时的情景,我都会心如刀绞。
到了上学的年龄,我背起书包准备走向学校,父亲在那个下雨天的早晨,递给我两条黄瓜。“渴了,就吃,补充水分。”父亲说,“在学校住,不管听到别人说你什么,骂你什么,你都不要在意,不要放在心上,—切都会过去!”当时我看得很清,父亲是紧咬着牙根说“一切都会过去”的。临出门前,父亲又给我打了个比方,他说:“现在在下雨是不?雨总会停的,太阳总会出来的!”当时我还不太理解,不知道父亲为什么要说得那么重,那么意味深长。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了。没过多久,父亲的话应验了。我隐约地听到了别人歧视我、咒骂我的声音。“瞧,那个瘦瘦的小孩,他妈是精神病。”“他妈反动透顶,活该!”“他是个小神经病!”当这些声音像秋天的风声渐渐大起来时,当这些声音像一枚枚钢针扎在我幼小的心灵上时,我开始承受不住了,开始痛苦了,开始低下了头。在没有人的时候,在没有人的地方,我常常会流泪,会放声恸哭。
我憎恨我的母亲,是她让我饱受屈辱。我抱怨上苍太不公平,把我投进这样的家庭。我开始不听话,开始逃学,然后成了流浪儿。白天,小树林是我的世界;夜晚,烤烧饼的大炉就是我的床铺。一天深夜,父亲气力已尽地沿街叫唤着我的名字,并最终在一条小巷的尽头找到了我,我一下子扑进了父亲怀中。那晚,我和父亲都哭了。
小学二年级,老师在黑板上写下“我的母亲”的作文题。当老师调动同学们的思绪去尽力描写和赞美母亲,当同学们都在作文本上写着各自所热爱敬重的母亲时,我却毫无表情地仰望着黑板,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滴。那一刻,我猛地用力折断手中的铅笔,紧咬着嘴唇,默默起誓:我这一辈子,不写母亲!
初中升高中的语文试卷,又要我命似的,再次让我碰到了那个题目——我的母亲。那个题目,像一道强烈的电光,在刹那间烧伤了我的心。我又想起了我的誓言。那天,我放弃了,我低着头,第一个走出了考场。就像涂着两种不同颜色的磁铁的两极,暑假后,我和我的同学们分开了,他们重新回到了教室,我则扛起了水泥。
随着我的家庭一天天艰难地熬过岁月,随着我的母亲一天天变得苍老,随着社会压力的减小,母亲的病也渐渐趋于稳定,她有了一定的自控能力。而我,也从一个早熟的少年,—个自尊心极强、自卑感极重的小孩,长成了—个仍旧喜欢流泪,却不再轻易低头的大人。
当我的儿子降生时,我的母亲顶着纷纷的大雪赶来。母亲看着睡在襁褓中的孙子,她那像冬天干枯的河床一样的脸,终于露出了笑容。“像,像,真像我儿。”母亲抱着她的孙子,一边不停地亲吻着一边指着我说,“你刚生下来,睡觉也是这么安静。”当我看着母亲疼爱地搂着她的孙子,微笑着朝我说这几句话时,不知怎的,我的胸口好像被什么重物猛击了一下,我差点又流出了泪水。母亲的话,让我在瞬间回到了婴儿时代,我真实地感到,我并非一直无爱,我也曾是她怀抱中的天使,我也曾沐浴过伟大的母爱!
母亲走了,我站在家门口,看着母亲渐行渐远的背影,看着母亲这一辈子,吃尽天下苦头,被摧残得近似废人的背影,突然,双膝一软,跪倒在雪地里……
(编辑 树 心)
6岁,我不知精神病是怎样的一种病,也想像不到这种病有多么恐怖。那时候,渴望母爱的我,只觉得母亲不喜欢我,从不给我体贴关爱。那时候我不懂母亲为什么总是疯疯癫癫,为什么嘴里整天咕哝着我不太能听懂的话。一次,母亲跪在我面前,央求着:“别拉我去游街,放过我吧,我还有两个孩子!”另一次,她在扫地,扫得好好的,突然,她尖声大叫:“你们不能斗我,我男人姓张,是张思德的亲戚!”直至现在,只要一想起当时的情景,我都会心如刀绞。
到了上学的年龄,我背起书包准备走向学校,父亲在那个下雨天的早晨,递给我两条黄瓜。“渴了,就吃,补充水分。”父亲说,“在学校住,不管听到别人说你什么,骂你什么,你都不要在意,不要放在心上,—切都会过去!”当时我看得很清,父亲是紧咬着牙根说“一切都会过去”的。临出门前,父亲又给我打了个比方,他说:“现在在下雨是不?雨总会停的,太阳总会出来的!”当时我还不太理解,不知道父亲为什么要说得那么重,那么意味深长。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了。没过多久,父亲的话应验了。我隐约地听到了别人歧视我、咒骂我的声音。“瞧,那个瘦瘦的小孩,他妈是精神病。”“他妈反动透顶,活该!”“他是个小神经病!”当这些声音像秋天的风声渐渐大起来时,当这些声音像一枚枚钢针扎在我幼小的心灵上时,我开始承受不住了,开始痛苦了,开始低下了头。在没有人的时候,在没有人的地方,我常常会流泪,会放声恸哭。
我憎恨我的母亲,是她让我饱受屈辱。我抱怨上苍太不公平,把我投进这样的家庭。我开始不听话,开始逃学,然后成了流浪儿。白天,小树林是我的世界;夜晚,烤烧饼的大炉就是我的床铺。一天深夜,父亲气力已尽地沿街叫唤着我的名字,并最终在一条小巷的尽头找到了我,我一下子扑进了父亲怀中。那晚,我和父亲都哭了。
小学二年级,老师在黑板上写下“我的母亲”的作文题。当老师调动同学们的思绪去尽力描写和赞美母亲,当同学们都在作文本上写着各自所热爱敬重的母亲时,我却毫无表情地仰望着黑板,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滴。那一刻,我猛地用力折断手中的铅笔,紧咬着嘴唇,默默起誓:我这一辈子,不写母亲!
初中升高中的语文试卷,又要我命似的,再次让我碰到了那个题目——我的母亲。那个题目,像一道强烈的电光,在刹那间烧伤了我的心。我又想起了我的誓言。那天,我放弃了,我低着头,第一个走出了考场。就像涂着两种不同颜色的磁铁的两极,暑假后,我和我的同学们分开了,他们重新回到了教室,我则扛起了水泥。
随着我的家庭一天天艰难地熬过岁月,随着我的母亲一天天变得苍老,随着社会压力的减小,母亲的病也渐渐趋于稳定,她有了一定的自控能力。而我,也从一个早熟的少年,—个自尊心极强、自卑感极重的小孩,长成了—个仍旧喜欢流泪,却不再轻易低头的大人。
当我的儿子降生时,我的母亲顶着纷纷的大雪赶来。母亲看着睡在襁褓中的孙子,她那像冬天干枯的河床一样的脸,终于露出了笑容。“像,像,真像我儿。”母亲抱着她的孙子,一边不停地亲吻着一边指着我说,“你刚生下来,睡觉也是这么安静。”当我看着母亲疼爱地搂着她的孙子,微笑着朝我说这几句话时,不知怎的,我的胸口好像被什么重物猛击了一下,我差点又流出了泪水。母亲的话,让我在瞬间回到了婴儿时代,我真实地感到,我并非一直无爱,我也曾是她怀抱中的天使,我也曾沐浴过伟大的母爱!
母亲走了,我站在家门口,看着母亲渐行渐远的背影,看着母亲这一辈子,吃尽天下苦头,被摧残得近似废人的背影,突然,双膝一软,跪倒在雪地里……
(编辑 树 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