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面汉唐铜镜赏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h6090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汉代的制镜业,是继战国之后铜镜生产的第二个高峰。其铸造工艺不断进步,铜镜应用日益普及。此时期的铜镜被赋予了丰富社会内涵和人文情神,开创了铜镜艺术的新格局。而唐代铜镜铸造业更是兴盛发达,并形成铜镜生产的第三个高峰。其形制、纹饰和铭文等都与汉镜大不相同,呈现全新的面貌,是中国历史上工艺水平最高的铜镜。现介绍两面汉唐时期的铜镜,和众藏友一同品味汉唐文化的无穷魅力。
  
  (一)汉 四乳四虺镜(图1)
  
  直径10.6厘米,黑漆古包浆微闪银灰色,圆形,圆钮,圆钮座,圆座外有四组四旋绕线条及一周凸弦纹。两组细短线纹圈带内为主纹。主纹是四乳与四虺纹相间环绕。四乳带圆座,四虺成钩形躯体,两端同形,四虺两侧为一只小鸟,素宽缘,花纹严格讲求镜圆面的对称,纹饰内容反映了汉镜的神秘怪异。此镜铸造规整,纹饰线条流畅,体现了汉代铜镜的典型装饰特征,具有鲜明的时代风格。
  
  (二)唐 葵形飞仙镜(图2)
  
  直径10.5厘米,皮蛋包浆,八出葵花形,圆钮,钮上下各有一位仙人骑在一只仙鹤上,仙鹤呈昂首振翅腾飞状。钮左右也各有一位仙人骑在一只瑞兽上,作飞奔状,两只瑞兽类似传统中的飞马形象,边缘为四朵流云与四蜂蝶相间环绕,蜂蝶表现的是侧面。该镜装饰纹样构思生动,仙人衣带凌空飘逸,仙鹤和瑞兽也丰腴柔健,动感十足。彰显唐人的浪漫情趣和开放的思想。此镜是唐镜中十分流行的一种,应属盛唐时期所作。
  铜镜在中国作为一种实用具一直流传到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由于国外玻璃镀水银镜的传入和普及,才逐渐取代了铜镜,并最终使中国铜镜退出历史舞台。但由于铜镜本身是青铜文化的延续,其铸造工艺、形制、纹饰、铭文、铜质等,都直接反映了所在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宗教,以及风俗习惯和神话传说等各种历史文化信息,而被视为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对其进行收藏与研究,并通过铜镜去触摸古代文明,感悟逝去的历史。正如古人所云“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史为镜,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明得失”。 (责编:石晓)
其他文献
早晨起来看微博,是不是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皇帝批阅奏章,君临天下的幻觉?国家大事潮水般涌来,需要迅速作出各种判断,提出各种建议,各种转发,各种忧国忧民,各种踌躇满志,万物皆备于我。每个人心中都藏着一个披星戴月上朝堂的皇帝,微博把人的这种情结激活了……  【微话题】  语文新课标背诵篇目新增20篇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义务教育阶段19个学科科目的新课程标准内容,其中变化最大的语文“新课标”广受关注:除
爱因斯坦说:“要是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个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想象。”因此,我们要善于把握语文学科中创造因素,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进行创造的神圣殿堂。那么,怎样才能让课堂教学焕发活力,让学生在创新中学习,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呢?  一、更新教学观念,培养创新能力  传统的教育观念只重视知识教育,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而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21世纪我们国家在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