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qr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因斯坦说:“要是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个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想象。”因此,我们要善于把握语文学科中创造因素,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进行创造的神圣殿堂。那么,怎样才能让课堂教学焕发活力,让学生在创新中学习,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呢?
  一、更新教学观念,培养创新能力
  传统的教育观念只重视知识教育,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而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21世纪我们国家在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其他的因素很多,但重要的就是国民素质的提高。谁的素质高,谁就立于不败之地,而将来能够成才的不一定就是99分、100分的学生,而是综合能力很强、思维敏捷的学生。这就迫切要求我们转变观念,不仅要求传授知识,也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不仅要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更重要的是知道怎么做。一切要从学生的学出发,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当学习的陪练,做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实践和不断提高创新能力的指导员。
  二、创新教学方法,发展创造思维
  观念更新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过程不应该是以教案为剧本,以教师为主角,以少数学生为配角,以多数学生为群众的课堂的演出过程,而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创造过程。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激发学生积极性的思维,尤其是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真正使课堂活跃起来。
  1.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发展创造性思维。
  主动参与学习是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能力。只有主动参与才能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性,激发思维,发挥潜能,迸发创造火花。例如在教授《荷花》一文中,我创设满池荷花盛开的情景,引导学生结合朗读课文观赏荷花挨挨挤挤,荷花全开、半开和含苞待放的状态,让学生具体描述。学生就会争先恐后地从多角度描述菏叶的多,按花开的不同程度描述荷花的美,还能概括性地描述菏叶荷花的整体美。再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高涨中,学生会进行与众不同的创造性描述;如荷花全开、半开和含苞待放的形态各异,以及绿叶红花的相互映衬,不同的学生都会有不同的语言表达。可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是语文教学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好方法。
  2.引导学生在主动质疑问难中发展创造性思维。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提出一个好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在质疑问难、讨论争辩中达到“蓦然回首,恍然大悟”的效果。因此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首先要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3.引导学生在大胆想象中发展创造性思维。
  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一切,推动着世界的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同时想象力也是创造思维最重要的东西,它是一种酶,能够活化知识。在语文教学中可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可对课文情节进行补描,可对故事结尾进行推理,也可对文章细节进行拓展等,让学生据图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想象,让学生在思维的天空尽情翱翔。
  三、改革教学评价,培养创新精神
  传统的教学评价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如在某一个学生答对问题时,就要求所有的学生用掌声对其表示鼓励,这样就容易将学生的看法统一到老师的认识上,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认为好的,并不代表学生都认为好。要积极培养求异思维,倡导学生对学生的评价,使学生能相互启发帮助,实现共同进步。
  总之,在不断改革应试教育弊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让我们时刻铭记江总书记的话“坚持创新,勇与创新”,不断学习,创造性地进行教学,使教育真正成为一片培植孩子创造思维的沃土,一块培养孩子创新能力的天地。
  作者单位:河北省固安县渠沟乡南黄垡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幼儿园教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由1981年原国家教委颁布。在教育改革风起云涌的今天,重新审视和更新《纲要》是幼儿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为更有效地规范和指导幼儿教
有人说,生活是一杯清香四溢的茶,要你细细品味个中的美妙滋味;有人说,生活是一张洁净的白纸,要你在纸上绘出五颜六色的画;有人说,生活是一条小河,没有人知道它的尽头在哪里;有人说,生活是一份神秘的礼物,永远不知道打开包装后会是什么……  是的。生活蕴藏无数的宝藏,给予人们最好的馈赠,每个人都在体验着不同的生活况味,演绎着各自不一样的精彩。     不完满才是人生  季羡林  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
期刊
摘 要:通过多次的听课,发现教师课堂上不自觉就表现出自己是“课堂的主人”的问题,分析出他们有一些专制的、自私的、不自信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负面思想,导致课堂主体不明。本文提出课堂应“以学生为主体”的两点建议:第一,是用终生的时间去准备每一节课;第二,个别对待每一个学生。  关键词:课堂;问题;原因;建议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
早晨起来看微博,是不是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皇帝批阅奏章,君临天下的幻觉?国家大事潮水般涌来,需要迅速作出各种判断,提出各种建议,各种转发,各种忧国忧民,各种踌躇满志,万物皆备于我。每个人心中都藏着一个披星戴月上朝堂的皇帝,微博把人的这种情结激活了……  【微话题】  语文新课标背诵篇目新增20篇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义务教育阶段19个学科科目的新课程标准内容,其中变化最大的语文“新课标”广受关注: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