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不孕患者自然妊娠及IVF/ICSI后早期自然流产率的回顾性研究

来源 :实用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0662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性不孕患者行辅助生殖助孕的早期自然流产发生率.方法 分析比较2016年1月至2021年3月在我院行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或单精子卵细胞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助孕的EMs不孕患者(n=198)和输卵管因素不孕患者(n=179)的妊娠结局.结果 EMs组自然妊娠的早期流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5.60%vs.14.55%,P<0.05).辅助生殖助孕后,EMs组受精率(69.22%)及优胚率(51.91%)均低于对照组(79.53%、59.19%,P<0.05).EMs患者行新鲜或冷冻胚胎移植后早期流产率分别为24.39%、21.31%,均高于对照组(7.14%、4.69%,P<0.05).结论 EMs不孕患者辅助助孕受精率和优胚率降低且流产率升高,提示EMs可通过影响胚胎质量等因素导致不孕不育.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 探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derived stem cells,ADSCs)及普兰尼克F127(Pluronic F?127,PF?127)水凝胶复合物对新西兰大白兔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s,IUA)子宫内膜的修复机制.方法 将雌性普通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5组,按照干预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假手术组、IUA模型组、PF?127水凝胶组、ADSCs组、ADSCs?PF?127水凝胶复合物组,在干预治疗14 d后收集兔双侧子宫组织,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期刊
目的探讨无创产前诊断对RhD阴性孕妇胎儿RhD基因型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及该方法在临床上施行的可行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的文献,按照诊断试验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纳入文献的特征信息。应用MetaDisc1.4软件对符合条件的研究结果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纳入55篇文献,胎儿17 138例,研究间具有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汇总敏感度、特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产前评估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孕妇胎儿甲状腺功能的价值,建立胎儿甲状腺横径、前后径随孕周变化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将吉林大学第二医院临床诊断为甲亢孕妇30例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100例20~40孕周孕妇作为对照组,超声测量胎儿双顶径、头围、腹围、股骨长度、羊水指数、心率和胎儿甲状腺横径、前后径,并观察胎儿运动频率。观察组胎儿发育小于孕周、甲状腺测值高
期刊
目的评价替加环素治疗血液病继发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5例血液病继发感染的住院患者分为经验和目标治疗两组。对无微生物学依据,经抗感染治疗3~5 d疗效不佳,更换替加环素治疗者,为经验治疗组;一旦获得微生物学证据,及时更换替加环素治疗者为目标治疗组。替加环素的用法:首剂100 mg,维持50 mg,1次/12 h,疗程2~4周。结果85例患者,除11例发生血流感染,2例发热原因不明外,最常见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