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的角色化演唱——以《爱·文姬》女主角为例

来源 :中国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tasyq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剧的角色化演唱,是指运用风格各异的演唱方法在音乐剧舞台上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的方式和手段.本文将结合音乐剧《爱·文姬》中蔡文姬的部分唱段,以不同唱法与人物形象、人物心声是否贴合为标准,对音乐剧的角色化演唱进行阐述.
其他文献
曾侯乙编钟标音,主体由“四曾”“四基”“四角”构成,可称为“角-曾”十二音(或十二声).关于“角”“曾”,学界有不同解释.有的认为“角”同于“(甫页)”,代表“基”上方纯律大三度;有的认为“角”代表“基”上方五度律大三度.关于“曾”,有的认为是“角”上大三度,有的认为是“基”下大三度,又分别有纯律和五度相生律两种律制判断.从测音数据分析“曾”“基”角“术语的律学内涵,是曾钟律制研究不可回避的环节.通过观察”基-角“”曾-墓\"音程测音数据所体现音程值与纯律和五度相生律大三度的亲近关系,文章认为从测音数
“气”是中国思想史的重要概念.它贯穿于汉代构建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论体系之中.追述“气”概念在汉代天人哲学体系中作为一个充满活力的思辨范畴的变迁,有助于展开对汉代乐律思想的考究.研究表明:气在《周易》体系中,称为卦气;气之于日月星辰的天文学体系,称为节气和候气;气之于十二律管的乐律学体系,称为律气.汉代是这种关联的滥觞时期,气的概念和范畴在汉代被演绎成为无所不包的介质.由于气论哲学以“运数”(度量)的数量关系来归纳类比范畴及事物发展的规律,所以,在汉代,出现了天数、历数、术数、律数的综合与同一.采用“以气
本文讨论了中国音乐思想史研究的基本史学理论问题.中国音乐思想史首先是历史学科,历史观是最重要的学科基础,但中国音乐思想史的历史观不是来自学者的头脑,而是以对象为根据的“综合的史观”.本文结合中国文化里独特的知识论和音乐学者的跨界作业、超学科甚至反学科现象,倡言历史研究的“同情的理解”和“具体的解悟”,回到古人的世界去理解古人.本文作者总结了自己的材料观,提倡生与熟、新与旧、官与民三种材料的结合使用,注意活态文献研究,以及立足于对象特点的“长时段、个案化和跨学科”的方法观.
本文以新疆哈萨克族冬不拉制作工艺为研究对象,尝试运用“学习制作”的田野工作方式,结合“感官转向”的观念,分析“一把”冬不拉背后的微观工艺形态、物理声学、音乐表演以及社会文化等多重语境,进而为乐器文化研究提供另一种解读路径.
饶宗颐先生联系老子的哲学,考证了先秦涓子的“琴心”.笔者以为,还可进一步将其与两汉班固等人为代表的“琴禁说”及明代李贽的“琴心说”进行比较研究.这些“琴心”学说,都涉及了“心”的问题.本文讨论了这三“心”的内涵、思想哲学背景以及三者之间的古琴美学史转折关系和意义.
儒学现代化的开端,应追溯到唐宋之交的推陈出新,也就是说,宋学中就已经包含了现代性的核心要素.宋学是中华帝国时代现代转型的理论形态,它与欧洲现代化是同质的、同构的,是人类共同的历史进程的一种样态,且其最核心的精神都是个体性.这种判断既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下的儒学形态,也有助于从中国文化的视角审视和反思一般性的现代性问题.
适应性发展既是中文音乐剧现今的发展规律,也是其未来的发展依据.中文音乐剧的发展需要不断地适应中国文化语境,成为既没有剥离音乐剧艺术传统内核,又具有鲜活中国文化元素,同时符合观众审美与市场需求的舞台戏剧形式.欧亚音乐剧分别在各自不同文化背景推动下,在经典音乐剧基础上发展出具备自身创作规律与表演特色的新形式,中文音乐剧也在其蜕变中逐渐获得稳定欣赏群体的普遍认可.
唐代帝王们普遍好乐、爱乐,具有较高的音乐素养,更是有众多帝王亲自参与音乐创作活动.纵观初唐、盛唐以及中晚唐这三个时期帝王们的音乐创作活动,其独自或参与创作的音乐作品数量庞大,种类丰富,风格多样,在中国古代音乐中可谓是独树一帜.唐帝王们的音乐创作活动折射出了他们的执政理念和政治抱负,同时帝王亲自参与音乐创作的这一行为强有力地促进了唐代音乐的繁盛发展,并诞生了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胡琴重奏是近年来二胡教学与演奏的研究热点和重要组成部分.笔者结合自身胡琴重奏教学与演出实践,提出胡琴重奏教学的训练目标,分析胡琴重奏的技术要求,解析胡琴重奏艺术教学的现实价值.
嵇康的《声无哀乐论》中有几个环节很容易被误读,影响人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如“声无哀乐”之“声”究竟是仅指自然之声,还是也包括音乐之声?嵇康在何种意义上认为音乐能够“歌其事”“舞其功”?文章提出“躁静”概念,其意义如何,与“哀乐”有何区别?最后一轮问答中关于“移风易俗”“心本体”“郑卫之音”的论述是否与前文矛盾?等等.本文对此一一辨析,认为嵇康在以上环节的论证前后相洽,逻辑严密,无自相矛盾,是一篇典型的自律论音乐美学论文.《声无哀乐论》的论证也有可议之处,如对音乐唤起的情感类型未作进一步的区分,是为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