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策略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是一个开放的过程,它具有不规定的教学模式,它也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能够激发我们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小学生通常年龄在12岁以下,他们的认知能力以及思维能力都受到一定的限制,他们的思维不可能像成人一样。特别是在新时期我们必须要对小学数学教学进行改革才能够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高效,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策略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关键词】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1-0133-02
  一、明确学习目的
  只要我们的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的,他们才有学习的积极性,思维才足够活跃。每接一个新班,我都会向学生提这么一个问题:“你们学习是为了什么?”有的学生认为:“是为了老师,有的学生认为是为了家长,有的学生认为是为了挣钱……”。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所以学习总是被动的,强制的,没有一点自主性、积极性。这样下去肯定学不好。我就教育学生你们是为自己而学习,现在的学习是为将来掌握更多的知识打基础,只有掌握更多的知识,他们才能够更好的建设我们的国家。同时,我们的数学教学除了具有一个总的目标外,数学教学还应该有具体的具体目标,这需要整合到每一章节当中。比如在“数的整除”这一章节,我们就要告诉我们的学生要学好约分、通分等方面的四则运算,这将关系到后面的知识学习。只有明确了学习目标我们的学生才能够具有学习的积极性。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我们学生进行学习最好的教师,只要我们学生对自己学习的东西具有了兴趣,才能够激发他们心里面的好奇心,这个好奇心将会影响到他们的日常学习当中。因此,我们的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所提的数学问题一定要与我们学生的兴趣紧紧相连,根据学生的喜好而提问,让他们的兴趣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我们在进行“倒数的认识”这一数学章节的教学过程中,笔者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提出0的倒数是多少?这时我们的学生争相回答有的同学说0的倒数就是0;有的说0的倒数是1.这些都极大的激发了我们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让他们展开了他们活跃的思维,丰富了他们的想象,解决了数学课堂中的具体数学问题。
  三、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
  数学除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的特点以外,还有应用广泛的特点,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以往我们的数学教学忽略了这一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就应该尽量使问题更实际,更贴近生活,让学生从自己的身边找出答案。在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把数学与生活紧密的结合起来,让数学在孩子的眼里,变成看得到、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从而使学生从枯燥的公式中,从抽象的符号中解脱出来。比如我们在上《时、分、秒》这一课时,笔者说任教的学校突然停电了,学校下课铃不响了,于是笔者马上进行了一个提问,说:“我们这节课是9点10分上的课,一节课是40分钟,现在的时间是9点53,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这节课下课了吗?这不仅让我们的学生将数学联系到了实际,还让他们感受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而且还巩固了他们的数学知识。
  四、培养学生质疑问难
  怀疑问题是我们对有关问题进行探索的前提条件,它能够激发我们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师如果要培养我们学生探索知识的思想和方法,我们必须要培养我们学生质疑的思想。让我们的学生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信心和勇气。
  比如我们在进行“化简比”这一章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先鼓励我们的学生进行观察,然后提出问题。比如我们有的学生就提出了不能用分数除法的法则来进行化简。但是笔者先不给我们学生讲解,让他们自己先行体验进行解决后进行讲解,这不但提高了我们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还提高了我们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五、设置障碍
  我们的学生在进行积极思考后,往往能够解决一定的数学问题,与我们以前一样解决了一个数学问题肯定会较为喜悦。但是在这个时候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师就应该进行巧妙的设置障碍,让他们的思维受到一定的挫折,然后再激发我们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调动我们学生的积极性。有了这个障碍的设置,以及积极性的培养后,必将培养我们学生的独立能力,培养他们客服困难的精神。比如笔者在进行“倒数的认识“这一章节的教学后,笔者为学生设计了一道题目:8×( )= — ×( )=—×( )=( )×4=1,让我们的学生填括号里面的数,学生们填好后我又将题目进行了临时性的变换为:— ×( )=( )÷ — = — + ( )=( )- — =1这就增加了难度,通过多次让我们的学生进行这样的思考,设置障碍,让他们将以前学的知识进行了联系,调动了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增强了他们的独立性。
  综上所述,新课改以来,我国小学数学教师认真学习《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教师本着“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基本理念,以课堂教学为核心,让我们的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去学习,并给予学生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让学生充分的经历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同时,经过教师们的共同努力,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变得更加人性化,也更能适应学生的终身发展,不但让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让学生领悟了数学思想、积累了数学学习经验。但是,这还需要我们教师进行更进一步的探索。
  参考文献
  [1]李晓梅.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策略探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8(03).
  [2]王龙.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16).
  [3]许燕频.《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教学中职业能力培养的思考与探索[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9(04).
  [4]黄培森.小学教师职后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2).
  [5]杨起群.在新视野下对师范生培养的实践思考——以“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为例[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3).
  [6]盖艺强,高素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进一步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0(30).
其他文献
【摘要】课程的变革给传统教学管理带来了冲击和思索,学校教学管理如何从时代的特点和知识群体的心理需要出发,实现它自身的创新,本文分析了管理的主体、对象、概念、思维方式等要素,揭示了教学管理的价值立场和传统管理的内在关联,从整体上凸显了学校教学管理思路。对教学思想动态管理,教学组织韧性管理,教学质量实质管理进行了探讨和思索。  【关键词】发展;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摘要】目的:探讨以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在临床微生物检验教学改革应用效果并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我校2015级检验专业共114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6名)和实验组(58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教学,实验组采用以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对比两组学生的课程考核成绩。结果:实验组学生的理论、技能操作平均分均明顯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  (二)方法  两班安排同一教师完成一个学
【摘要】针对现在统计学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教学内容设置存在的问题,并基于中外统计学教学理念的差异,根据科学发现的逻辑,依据统计学本科教育的目标,提出了统计学教学内容设置的新方案。新方案以问题为导向,将统计学教学内容从参数估计、假设检验等理论方法的掌握,扩展至问题提炼、模型设定,也就是对现实问题的观察和抽象,使得统计学教学体系更加完整。统计学教学成为一个围绕参数估计假设检验等理论核心,发
【摘要】21世纪以来,随着素质教学的广泛普及和深入发展,高校足球教学大纲也做出了一定的改革,足球课程也在不断地改革和发展。由于我国的高校足球教学受到传统教学方式的长期限制,全国很多的高校足球教学在很长的时间内都处于原地踏步的状态。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对高校足球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且就这些依旧存在的教学问题提出了一些有效地措施进行改革,希望未来我国高校足球教学的改革之路可以更加顺畅。  【关键词】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