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初中数学的双基教学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rryduand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素质教育强调基础的形成,注重能力的培养。因此加强基础知识教学,使学生形成扎实的数学基础,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关键词:数学 基础 教学
  素质教育强调基础的形成,注重能力的培养。因此加强基础知识教学,使学生形成扎实的数学基础,是素质教育的需要。那么,如何加强初中数学的“双基”教学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此浅谈如下自己的看法: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师是学生情感的主导者,热爱学生是进行数学教学的前提,只有老师的情感倾于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时,学生才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这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一条有效途径。学生对某一学科的好恶,在很大程度上与他是否喜欢授课的那位老师有关,当学生喜欢一位老师,就很自然的会喜欢他所教的课,就会感到他讲授的内容生动有趣,从而自觉主动地接受老师的教导。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将自身地位放在和学生同一高度上,教师应注意调控学生的情绪,使其自信地、愉快地进入学习情境。教师在平时要多找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建立民主、活跃的课堂气氛。要善于通过穿插小故事、幽默语言以及灵活的眼神等方式,这样一来,可以很好地和学生做到互动.只有教师的教妙趣横生,学生的学才可能生动活泼,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样学生才能喜欢这位教师,进而喜欢数学这门课程。
  二、加强初中数学的双基教学的途径
  1、讲清数学概念。
  学生如果对数学概念弄不清,那么数学运算、推理就会无法进行下去。所以教学数学概念是教好数学课的重要一环。而要弄清数学概念,不但要从正面去讲,还要从反面,侧面去弄清它。在基本概念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做到“五会”即:会理解、会记识、会表达、会比较、会举例。
  1)、会理解——理解概念要透彻
  要记住数学概念,首先要理解透彻,不能囫囵吞枣,要求在讲概念时讲清、讲透。对课本上的精练的概念应该字斟句酌,帮助他们彻底认清关键性的字眼,逐字逐句理解透彻,力求真正弄懂。
  2)、会识记——识记概念要深刻
  数学概念不仅仅要理解,还要对重要的概念、定理、定义、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必要的识记。识记应当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通过理解来帮助记忆,通过记忆来加深理解。
  3)、会表述——表述概念要准确
  概念形成之后,应及时让学生用语言表述出来,以加深对概念的印象,促进内化。表述概念可以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可以不按原文,换一个角度表达。在给概念下定义时应学会斟字酌句,不随意添字丢字。通过对重点字词的剖析,体会数学语言的严谨。
  4)、会比较——比较概念要鉴别
  有比较才有鉴别。许多数学概念相互之间联系密切,讲新概念时,要联系已讲的概念,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点。
  5)、会举例——运用概念要灵活
  在提问数学概念时,有的学生会按课本内容回答得一字不差,但是要他举个例子,想了半天却举不出来或举错例子,更谈不上灵活应用了,这说明学生不是真懂。
  2、培养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参与意识
  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这就首先要求学生要有参与意识,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这是现代数学教学的趋势。为此,在数学课堂上应充分让学生“动”起来。即让学生的个性表露出来,思维活跃起来,手脚解放出来,这将会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3、优化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实行“低起点、多歸纳、勤练习、快反馈”的课堂教学方法,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为他们学好数学准备条件,但单靠有信心还是学不好数学的,如果学生没有产生一种自己学好了数学的切身感受和兴趣,那么这种信心就不会持久,而且又会造成更大的失败和自卑。因此在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后,更重要的工作是创造条件使学习困难的学生真正地学习和掌握大纲教材所要求的数学知识,使他们感到自己学好了数学。要做到这一点就要立足于课堂教学的改革,实行“低起点、多归纳、勤练习、快反馈”的课堂教学方法,重点就是培养、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4、认真批改学生作业,发现问题及时评讲。
  虽然批改作业是一件十分费时的事情,要花费不少精力,由于学生基础较差,作业错误较多,为了对学生知识质量负责,花一定时间去批改学生的作业还是必要的,因此,我做到全批全改学生作业,在批改中发现问题及时评讲。同时还采用一些有效措施来督促学生依时缴交作业,对不交作业的学生及时教育。
  5、做好课外辅导工作
  现在的学生在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学习态度上都出现了一定的滑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经常不能按时完成基本学习任务,甚至有的出现厌学情绪。针对这种现状,课外辅导和心理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地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中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
其他文献
摘要:演奏学习钢琴是一门科学,对人的要求很高,由于五个手指生理条件所限,各自具有的能力是不相同的,练习时需要找到合适的角度及方法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弹奏音阶、琶音时要注意音与音之间的关系,就像一条隐形的线串联着,形成行云流水的流畅感。弹奏琶音时手不要从高处拍打琴键。下面,结合教学实践,我谈几个问题,也是在钢琴教学中我的一些粗浅体会,希望能对广大音乐教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音阶 琶音 和弦 弹奏  
高中物理学习的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比初中有了很大的增加,研究的物理现象比较复杂,且与日常生活现象的联系也不象初中那么紧密。分析物理问题时不仅要从实验出发,有时还要从建立物理模型出发,要从多方面、多层次来探究问题。以下就搞好高中物理教学,提出的几点建议。  一、做好初、高中物理的衔接  高中物理难学,难就难在初中与高中衔接中出现的“台阶”。这个台阶存在于物理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方法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一种主动而积极自觉的学习行为,它表现为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参与的精神与积极思考的行为。它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与兴趣,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因而,我们要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作为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  一、创设主动参与的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至关重要。美国教育家布卢姆
摘要: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教学论专家余文森教授作过很通俗的界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因此,只有当有效性作为一种价值观深入到教师和学生的内心之后,追求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活动才能产生出
摘要:观察能力是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过程及现象,把感性材料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能力。它是初中生物教学中最基本的能力培养。  关键词:生物 实验 教学 观察  观察能力是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过程及现象,把感性材料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能力。它是初中生物教学中最基本的能力培养。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谈谈自己的想法,供大家参考:  一、观察能力的概念  衡量观察水平高低的概
摘要: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且它应用于各行各业,是当今社会发展最快的、科技含量最高的专业。通过多年的专业教学实践,我们初步探索出了“课堂车间化,车间课堂化”的教学模式。通过实践证明它是一种有效的、科学的专业教学模式,使教学效果有了很大提高。“双化”教学模式的操作方法就是让学生在理解理论的同时,去获得直观的触手可及的影像或实物,进而验证理论。  关键词:电子专业、学习兴趣、动手能力、技能训
摘要:《新课标》强调:“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纵观一定时期的高中语文教学现状,笔者在学习领会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反思自己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在提高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方面作了如下四部曲尝试,总体实施下来成效显著。  关键词:高中语文 有效教学 方法 
供试的8个甘蔗品种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以及比叶重的季节变化规律都表现为:从苗期到伸长盛期逐渐增加,伸长盛期达到最大值,然后又逐渐下降,且这种变化规律随品种的变化而改变.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