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基于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研究下颌管分支的分布情况及相关数据,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和依据.方法 对400例(共800侧下颌骨)山西地区成年人,拍摄CBCT后对下颌管分支的出现情况及其长度、直径和角度进行测量分析,探究性别、左右侧及各年龄层对下颌管分支的影响.结果 400例患者中下颌管分支的发生率为40.75%(163/400),共发生于248侧(31.0%)下颌骨中.下颌管分支的分型中,磨牙后管、牙管、前行管和颊舌侧管的比例分别为45.97%
【机 构】
:
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山西太原 030001;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口腔科,山西太原 030001;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山西太原 030001;山西医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基于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研究下颌管分支的分布情况及相关数据,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和依据.方法 对400例(共800侧下颌骨)山西地区成年人,拍摄CBCT后对下颌管分支的出现情况及其长度、直径和角度进行测量分析,探究性别、左右侧及各年龄层对下颌管分支的影响.结果 400例患者中下颌管分支的发生率为40.75%(163/400),共发生于248侧(31.0%)下颌骨中.下颌管分支的分型中,磨牙后管、牙管、前行管和颊舌侧管的比例分别为45.97%、23.39%、28.63%和2.02%,下颌管分支的直径平均为(1.18±0.36)mm,长度平均为(12.58±4.72)mm,与下颌管主干的夹角平均为42.46°±18.14°.结论 山西地区成年人群的下颌管分支发生率较高,尤其在磨牙后区较常见,在行下颌后牙区外科手术前,建议拍摄CBCT预估风险,避免发生术中损伤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串联质谱检测在新生儿疾病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明确串联质谱筛查在上饶市的初筛阳性率及确诊阳性率,统计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在上饶市的总体发病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19年8月在上饶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筛查中心进行遗传代谢病筛查的15207例新生儿筛查结果;利用串联质谱技术对新生儿血液样本进行氨基酸、有机酸、脂肪酸、游离肉碱和酯酰肉碱谱检测,根据记录不同质荷比的离子质量谱,通过待测样品峰面积与内标峰面积之比获得定量结果,通过线性回归计算出所测样品各项指标的浓度。根据结果分析初筛阳性情况,明
目的探讨应用基于临床路径的营养支持模式对人工流产患者机体营养状况和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在该院行人工流产的患者100例,分别行常规饮食指导(对照组,n=50)及基于临床路径的营养支持(试验组,n=50),比较两组营养状况及康复情况。结果试验组在术后第7天血红蛋白丢失量低于对照组,清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临床路径的营养支持模式对人工流产患者术后康复有一定
牙合垫是治疗磨牙症的常用方法,通过机械性地隔离上下颌牙齿之间的直接接触、促进咀嚼肌放松、解除牙合干扰等,有效减轻磨牙症对口颌系统功能的损害.牙合垫的种类多样,不同制作方法、覆盖范围、材料、咬合接触方式的牙合垫特点不同,对磨牙症的治疗效果也存在差异.随着数字化技术、生物反馈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新型牙合垫的研发和临床应用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该文通过综述不同类型牙合垫的特点以及在磨牙症治疗中的效果,为临床上不同表现的磨牙症选择合适的牙合垫提供依据,同时为未来牙合垫的临床研究方向提供建议.
口腔黏膜创伤性溃疡是婴幼儿及青少年口腔溃疡的常见类型,神经系统疾病是该病的少见病因.该文报告了1例2岁9个月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严重的顽固性口腔黏膜创伤性溃疡的诊治过程,并结合文献研究了既往报道中的类似病例,讨论其发生的潜在机制及临床诊治要点,强调去除创伤因素并加强监护和行为管理在严重的顽固性婴幼儿口腔黏膜创伤性溃疡治疗中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