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痰白介素-8及白介素-16的检测及意义

来源 :广西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198706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8(IL-8)及白细胞介素-16(IL-16)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气道炎症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收集到的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及正常人的痰IL-8及IL-16水平。结果: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痰IL-8及IL-16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水平(P<0.05),COPD患者痰液IL-8与FEV1呈负相关(r=-0.67,P<0.01),其痰IL-16亦与FEV1呈负相关(r=-0.45,P<0.05)。结论:COPD患者痰液IL-8及IL-16均参与了COPD的发病过程,而且以IL-8所起的作用最为主要。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interleukin-8 (IL-8) and interleukin-16 (IL-16) in airway inflamma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Methods: The sputum IL-8 and IL-16 levels of sputum from acute exacerbation and normal subjects were detect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Results: The levels of IL-8 and IL-16 in sputum of patients with acute exacerbation of COPD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normal controls (P <0.05). IL-8 in sputum of COPD patients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FEV1 (r = -0. 67, P <0.01). The sputum IL-16 also had a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FEV1 (r = -0.45, P <0.05). CONCLUSIONS: Both sputum IL-8 and IL-16 in COPD patients are involved in the pathogenesis of COPD, and IL-8 plays a major role.
其他文献
本文将‘白马藏族”、羌族、嘉戎藏族、红原与甘南安多藏旋共2261例活体测量所得17万个数据行数学处理,从73个指标中精选25个具显著意义的指标按性别行年龄分组,以马氏距离用
目的常规去溶剂法制备的麦醇蛋白颗粒因粒径偏大(400~500 nm)易被网状内皮系统捕获。探讨采用反相微乳液法制备粒径
2011年10月2日至14日,上海艺术人文频道播放“美国达人秀”第五季。看完之后,笔者进入了思考当之中:我们的初中课堂教学是不是也可以向“美国达人秀”学习一下呢?一、 Octob
动物的大小里也蕴含着数学道理呢,让我们一起跟张院士去看看吧。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自HumphreyDary1935年在研究“笑气”(N2O)时发现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以来,NO一直被看作是对生物有毒的简单无机分子,曾在战争中作为生物毒剂(芥子气)使用。1980年Furchgott和Zawadzki[1]报道血管内? Since Humphrey Dary discovered nitric
编辑同志: 最近,我们遇到一例自发性血气胸胸腔内大量出血的患者,经治医师给以静滴脑垂体后叶素,认为其能降低肺动、静脉压力,以达到止血目的,其他医师提出自发性血气胸与一
一、我是一名自考生1992年我带着地方大学所学的有限的知识走进了神圣的教室,踏上了圣洁的讲台,面对着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我完成了从“生”到“师”的角色转换,当上了一名
本文采用猪牙为研究对象,通过干燥和浸泡处理来控制猪牙釉质中的水分含量,利用维氏硬度仪和纳米压痕/划痕仪,研究了水分对离体生物硬组织力学性能和摩擦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
近日,2016中国数据中心年度论坛在北京成功召开。该会议为数据中心行业的标志性会议,被冠以数据中心行业风向标之美誉。论坛在传承中创新,彰显大格局,再次爆发出强大的蓬勃发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上课伊始教师如果能通过巧妙的导入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出与课堂教学目标相对应的情境,那就为一堂好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