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分析化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来源 :化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zi6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正值南开大学化学学科创建100周年.作为南开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南开大学分析化学学科始建于1952年.回顾了南开分析学科的历史脉络和发展成就;着重介绍了南开分析学科的发展现状;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提出了学科的未来发展方向.谨以此文,敬献给为南开分析学科发展做出贡献的南开人及支持、帮助本学科发展的朋友们!向南开大学化学学科创建100周年致敬!
其他文献
线描是中国画的“骨骼”,对描绘事物起着重要作用.中国画的线条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稳定的表现形式:山水花鸟画通过线条表现空间关系,人物画通过线条的提按顿挫、干湿浓淡以及线条与线条的穿插表现物体的内在关系.线条可以用不同的墨色变化表现物象的不同质感,画家若想表现某种情感,则要用表现这种情感的线来完成,因而线条在中国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设计师开始在软装设计中大胆尝试融入动物元素.从宠物类的温顺动物到野生动物,动物元素的加入为软装设计增添了生机与活力.设计师根据动物的外形特点、精神表现、寓意特征选择软装类型、形状、颜色、功能,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本文详细分析动物元素在软装设计中的应用范围、发展过程及实际应用方法.
1 科学家精神引领下的科学阅读课程的构建rn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持,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是我国科学家的主要精神.面对初学化学的学子,通过科学阅读让他们走近有血有肉的科学家,了解科学家的生平事迹,对于更好地理解化学学科,促进其科学精神、学会学习、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的素养提升都有积极意义.
期刊
2019年,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彰显了高校美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性.本文以校馆合作为主题,首先探讨师范生的美育工作,分析国内高校与博物馆、艺术馆合作的现状,然后在此基础上明确师范生美育工作的定位与目标,最后提出美育工作改革方案,以期完善校馆合作机制,促进高校美育课程建设,实现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1 教学设计与试题编制rn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为“非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笔者选取非遗项目中的茶文化、油纸伞、铜艺为例,将其运用于课堂教学与试题编制,旨在帮助学生涵养人文底蕴、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与辩证的思维方式.rn(1)茶文化rn①泡茶所用原料、器具皆涉及物质的分类.②泡茶的水质有软硬度之分且茶水会有变色现象,借此引入对应的教学内容中,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展开讨论、作出分析.③利用蒸青工艺中抑制酶促氧化的原理,将其引入对应的教学内容中,从而介绍生物催化剂酶的特点.另外,通过结合该原
期刊
综述了二氧化碳热催化加氢的现状和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开展二氧化碳催化加氢的研究提供参考
教师加强教学反思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时代要求,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对近10年理科教师教学反思实证研究的梳理与分析,把脉当前国内外研究进展,厘定我国理科教师教学反思实证研究发展方向,即理科教师教学反思的范式研究、基于学生视角的教学反思研究、理科教师教学反思的跟进研究、职前理科教师教学反思培养研究,以期为当前理科教师教学反思研究提供参考.
1909年丹麦生物化学家索伦森提出的pH概念及其测试方法,保证了啤酒产业中产品质量和风味的统一.由于科学概念的简捷性和严密性,pH概念在国内外传播中产生了一些理解上的歧义;pH试纸在使用中出现了化学知识内涵不清的问题,通过回顾历史,恢复其本来面目,促进化学教学规范发展.
结合本校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现状和OBTL教学模式特点,对“化学实验室安全”进行课程建设和探索,将成果导向理念贯穿建设全过程,根据预期学习成果反向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形成教师引导、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共同体,并通过多元、多策略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确保学习成果的实现.课程的建设和探索将有望进一步提高实验室人员的安全素养,为化学实验室安全提供主动防御的知识和能力保障,同时为同类高校化学化工类专业安全教育提供一种参考.
应用高温传感器测定了铁在氯气中燃烧时的温度;基于实际反应温度、压强与物质状态,对铁与氯气的相关反应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发现FeCl3 (Fe2Cl6)是铁与氯气反应过程中绝大多数情况下的热力学稳定产物,而铁与氯气反应生成FeCl2的条件则较为苛刻;反应的动力学分析,FeCl2和FeCl3的结构分析,也表明铁与氯气反应生成FeCl3更加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