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让“问题学生”站起来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vercu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些年,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弊端众说纷纭,由此引来了课改,之后模式虽有大改,但还是流于形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并未得以质的提升,本文另辟蹊径,就“问题”这个维度,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那就是自主学习需要想问、敢问、会问的“问题学生”,让他们在问中站起来、长起来。
  关键词:问题学生;自主学习;提出问题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1-061-1
  “问”是学习法宝,是自主学习的体现。徐斌的“无痕”教育,华应龙的“化错”理念,都强调数学课要经过自主学习过程——从不知到知,从错到对,那么“不知”与“错”的最好体现就是学生自主提问,这样的“问题学生”才是数学自主学习课堂所需要的。
  一、让“问题学生”想问
  学生是好奇、好问的,教师要发挥语言、媒体、肢体作用,创设情境,培植兴趣,诱发愿望,让学生自主地学。如在《认识圆》这一课,多数是这样处理的:在课终了环节让学生欣赏两辆车,一辆轮子是方的,另一辆是圆的,借助媒体让车跑起来,学生不难发现圆轮汽车开起来稳当,这样的效果往往是弱化的。如果放在课始,第一次看到方轮子和圆轮子的两辆车,居然都能开起来,学生想必好奇心满满,随之会发问:圆轮子比方轮子好,为什么好?好在哪里?圆轮子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这些都是课的重点。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这样好玩的情境,学生会对圆有兴趣吗?会有那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吗?会自发地提出问题吗?答案是否定的。所以要让“问题学生”想问,老师就要精心设计,启发学生“想问”。
  二、让“问题学生”敢问
  小学生正处在“子欲求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求知状态中,严肃的师生氛围使想问的孩子欲言又止!想要学生敢问,必须做到:
  1.给学生自信和勇气。爱问、敢问的孩子有这样的心理:“你看,我的问题多好,你们怎么就想不到呢!”看似简单的提问,获得了肯定,體验了成功,学情自然高涨。当然,还有一些问题是课堂上解决不了的,老师不能忽视这些问题,要在课后给予解答,让他感觉到老师的对他的尊重。当孩子感受到老师的喜欢,当他们提问的激情被激发,那么他们就会开动脑筋,就会想尽办法提出问题,并且问题质量也会越来越高,争先恐后想成为“问题学生”。
  2.给学生提问的时空。一节课,虽然形式多样,但仍是满满当当,老师喋喋不休,学生疲于应付,上课好似作秀,学生的自主能力真正提高了吗?这是值得思考的。北京有位数学老师是这样上课的:拿到教材通读三遍,明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但是上课不按部就班,让学生尽情地思考,惬意地提问,她不避讳任何问题,而且根据学生提的问题来上课。这样一个单元下来看似比较“乱”,改变了教材设计初衷,但是教师吃透教材,不仅做到乱中有序、有的放矢,而且给足了学生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思考、提问、讨论,在思维火花的碰撞中获得新知识。
  3.要允许学生“出错”。不少公开课,老师课前做足准备,让学生跟着老师一步一步走,看似完美的自主学习其实一点都不自主。如六年级按比例分配的教学,已知长方体棱长总和是96cm,长、宽、高的比是3∶2∶1,求长方体的体积。部分学生直接将96cm按照3∶2∶1分配,得到长48cm,宽32cm,高16cm。老师听到这样的答案马上就说:不对,不能把96cm直接分配,要先除以4……学生还没思考,就已经知道了答案,这其实不能称之为自主学习。发现学生错误时,应这样问:“对这位同学的答案你们有什么想说的或者想问的呢?我相信大家肯定会积极思考或讨论。”当然,这样做肯定要花时不少,但是学生在提问中学到的东西也会不少。
  三、让“问题学生”会问
  会提问是一门学问。教师要根据学生、教材的实际设计问题,提问要有指向性和吸引力。让“问题学生”会问,教师可从两方面引导:
  1.全新的知识,可以由表及里地提出问题。学数学,一环扣一环,但是对于全新的知识,老师要求不能太高,由表及里是最适合的方式。教学《认识方程》第一课时,学生提出“什么是方程?”“方程有什么用?”之类表面的问题即可。
  2.新旧有联的知识,可以提建构型问题。所谓提建构型问题,是要让学生经历从旧知到新知的迁移过程,再从中发现和提出问题。教学《年月日》时,一位老师让学生看着题目提问,问题稀奇古怪,往往会被学生左右,一位学生问了“一天有多少秒?”那其他的学生都会跟着问“一个月有多少秒?”“一年有多少秒?”这时老师就很尴尬了,学生出于好奇和好玩提了些没有指向性和目标性的问题,属于不会提问题。另一位老师出示一张照片,写有1999年2月15日16时33分54秒,让学生说出单位分别是年、月、日、时、分、秒,从一时等于60分、1分等于60秒的旧知迁移中提问,学生自然会提“一年有几个月?”“一个月有几天?”这样才是有质量的问题。
  总之,要想使小学数学课堂真正做到自主学习,就要不断培养和提升小学生的提问能力,让“问题学生”想问、敢问、会问,让教师不拒绝“问题学生”。
  [参考文献]
  [1]康晓琴.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技巧[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4(04).
  [2]唐文炳.探索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法[J].读与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03).
  [3]刘建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师道·教研,2012(12).
其他文献
摘 要: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升关键在于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施,以学生为主体,促进深度学习,让学生“学会”变学生“会学”,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把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及训练过程作为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起点。  关键词:深度学习;地理核心素养;高中地理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0-020-1  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的深入,以学生为主体,让学
摘要:书面表达是高考英语试卷中的重要的题型,该题型主要考察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语言运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等等。要想在高考英语书面表达中获得高分,学生需要强化自己的高分句意识,并努力地将一般的低级句型进行改造,从而能够使得自己的英文句子成为英语书面表达中的闪光点。本文将结合相关的高考英语书面表达句子实例,分析学生应该如何将低级句型改造为高分句型,进而能够在高考英语考试中获得理想的分数
摘要:在教学改革的当前,陶行知教学思想仍然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其中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师爱思想更是值得我们深思研究,在学习实践了陶行知教学思想之后,我们应该大力弘扬陶行知的大爱思想,并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实现自身价值,真正做到教人求真,学做真人。  关键词:陶行知;师爱;爱满天下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4-007-2  陶行知是伟大的
摘 要:“语文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一是要落实语言运用,培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的素养;二是要拓展思维训练,培养“思维发展与提升”的素养;三是要培养审美情趣,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的素养;四是要渗透文化传承,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的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语言建构;思维发展;审美鉴赏;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21-01
摘 要: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力一直是我国教育部门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初中物理在我国的初中教学体系里是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于进一步促进我国中学生整体能力的基础学科,只要教师了解了学生的思维规律就可以在初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还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从而提升中学物理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物理;学生;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摘 要:在新课改的形势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可以从造“氛围”、巧“设疑”、给“模子”、搭“台子”等四个方面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只有想方设法进行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才能擦出智慧的火花,结出自主探究之果。  关键词:化学教学;自主探究;实践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5-072-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学的任
摘 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新课改的要求之一。因此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着眼学生的未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本文阐述了初中历史课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希望能与广大同行共同探讨。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自学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
摘 要:高中历史知识丰富,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学生学习起来不是很容易,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探究,提升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高中历史教师要结合教材知识,运用现代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教师要让学生自主的进行知识理解,建立完善的历史知识框架,提升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
摘要:在语文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中,作为其板块之一的詩歌教学备受关注与责难:传统教学千篇一律,分解诗歌意象,灌输诗人情感,识记诗歌内容,索然无味。本文从教学策略出发,旨在探求诗歌教学的尝试与突破,从而让学生体会意象之外情感的空白,感悟诗歌之情感,先在脑中勾勒一幅读悟形成的画面,让诗歌课堂充满诗情画意。  关键词:诗歌;教学策略;诗情画意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
摘 要:习题教学是初三物理总复习阶段教学的的重要一环,是学生理解知识、巩固知识、应用知识的基本途径。本文以学生思维需求为出发点,提出了两项习题复习的有效策略:一是运用数学知识构建模型,巧用数学图像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利用变式训练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复习课;习题教学;解题能力;变式训练;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