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历史高效教学的探究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shi6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历史知识丰富,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学生学习起来不是很容易,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探究,提升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高中历史教师要结合教材知识,运用现代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教师要让学生自主的进行知识理解,建立完善的历史知识框架,提升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历史;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8-013-01
  0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打造高效历史教学课堂成了高中历史教师探究的重点。因此,教师要注重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历史探究兴趣,在教学中给学生渗透历史学科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素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一、提高教学互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标素质教育要体现出学生的能动性,教师在教学中要与学生进行充分的互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从而让学生从复杂的历史事件中掌握历史的本质规律,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时间为轴,将历史事件进行梳理,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将历史知识点统一起来,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
  比如在进行“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探究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有关“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资料,诸如:陈独秀“孔教为吾国历史上有力之学说,为吾人精神上无形统一人心之具”的观点,吴虞反对运用孔孟之道维护统治的等级制度,但是承认孔子在教育方面所做出的贡献等,通过史料让学生结合时代原因分析这些观点产生的原因。这样通过历史时空观进行教学的设计,可以让学生从历史时空的角度进行历史事件的分析,将学生置于历史时空下进行思考,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二、开展问题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通过历史问题引导学生,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这样不仅能提升学生思维能力,让学生进入学习的状态,也能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在问题设计的时候,要具有探究性,注重对学生渗透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历史素质的发展。比如在进行《辛亥革命》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出假设:如果辛亥革命失败,同学们可以想象一下历史会如何发展?辛亥革命为什么是中国近代发展的里程碑?通过问题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进行思考和想象,在问题引导下,学生的兴趣被调动了起来,他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根据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背景进行了分析,通过唯物史观来阐述辛亥革命的必然性,从而更能让学生体会到辛亥革命的意义和作用。运用问题将历史背景、事件与现在的社会联系起来,让学生从发展的角度进行问题的分析,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运用多媒体,巩固和加深学生的理解
  高中历史学科有其独特的性质,历史教材的内容都是以前发生过的事情,具有不可逆转性,这对于学生来说就比较遥远,在当下的时代进行历史背景的想象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运用多媒体展示直观、具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感受,体验当时的历史氛围,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比如在进行《抗日战争》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有感抗日的资料或是影视片段,诸如:《血战台儿庄》、《地道战》、《南京》等,通过多媒体教学情境的创设,将学生置身于抗日战争的氛围中,感染学生的情感,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情境中的艰苦岁月会强烈的感染学生,让学生体会到抗日英雄抛头颅、洒热血,为了新中国而奋斗,从而激发学生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让学生对历史上发生过的事情有更直观的理解,熏陶学生的情感,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
  四、巧用生活资源,提升学生历史价值观
  虽然高中历史内容与现在的生活相对比较遥远,但是通过生活中历史资源的巧妙应用,可以增强学生的历史价值观,对历史内容产生兴趣,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达到“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的效果。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假日和课余的时间去当地的博物馆进行参观,实地的观看历史的遗迹和珍贵文物,阅读历史资料,弄清这些历史古迹、文物的来历,从而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教师也要多引导学生阅读一些有关教学内容的历史资料,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拓宽学生的眼界,从而更能促进学生历史解释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促进学生历史探究能力的发展。在学生不断的学习和探究中,学生会积累越来越多的历史史料,历史综合素质也会不断提升,从而促进了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总之,高中历史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研究的内容都是在过去已经发生的事件,这对于学生的想象力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的兴趣,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运用历史观念进行历史问题的思考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孙星.高中历史课堂史料的运用[J].教育现代化.2017(51).
  [2]王祥俊.论高中历史课堂上的动态生成[J].学周刊.2017(30).
  [3]丁建东.巧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高效历史課堂[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05).
  [4]陈燕燕.高一历史课堂预习及对策研究[J].亚太教育.2015(06).
其他文献
摘 要:化学是初中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理科体系“物理化”三足鼎立中的一足,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培养初中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学科综合发展的素质,塑造学生健全的知识体系,也可以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因此,我们要努力培养初中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因势利导,把其中的兴趣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把初中生打造成一个个“小化学家”。  关键词:师生关系;初中生;化学实验;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5.
摘 要:笔者从当前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现状出发,就任务驱动教学法提出了反思,并提出了注重动手性、注重利用有效的教学资源、注重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等几项优化任务设计的做法:。  关键词:机械制图教学;任务设计;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21-041-1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教师将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中,以完
摘 要:生活化教学思维与政治生活存在高度契合,这种契合为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贯彻生活化教学思维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条件。以生活化教学思维实现初中政治课堂的高效教学,要从四个方面入手:生活化的起点引导教与学、生活化的实例贯穿教与学、生活化的感受启发教与学、生活化的实践升华教与学。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初中政治;高效教学;政治生活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
摘 要: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升关键在于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施,以学生为主体,促进深度学习,让学生“学会”变学生“会学”,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把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及训练过程作为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起点。  关键词:深度学习;地理核心素养;高中地理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0-020-1  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的深入,以学生为主体,让学
摘要:书面表达是高考英语试卷中的重要的题型,该题型主要考察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语言运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等等。要想在高考英语书面表达中获得高分,学生需要强化自己的高分句意识,并努力地将一般的低级句型进行改造,从而能够使得自己的英文句子成为英语书面表达中的闪光点。本文将结合相关的高考英语书面表达句子实例,分析学生应该如何将低级句型改造为高分句型,进而能够在高考英语考试中获得理想的分数
摘要:在教学改革的当前,陶行知教学思想仍然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其中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师爱思想更是值得我们深思研究,在学习实践了陶行知教学思想之后,我们应该大力弘扬陶行知的大爱思想,并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实现自身价值,真正做到教人求真,学做真人。  关键词:陶行知;师爱;爱满天下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4-007-2  陶行知是伟大的
摘 要:“语文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一是要落实语言运用,培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的素养;二是要拓展思维训练,培养“思维发展与提升”的素养;三是要培养审美情趣,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的素养;四是要渗透文化传承,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的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语言建构;思维发展;审美鉴赏;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21-01
摘 要: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力一直是我国教育部门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初中物理在我国的初中教学体系里是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于进一步促进我国中学生整体能力的基础学科,只要教师了解了学生的思维规律就可以在初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还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从而提升中学物理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物理;学生;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摘 要:在新课改的形势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可以从造“氛围”、巧“设疑”、给“模子”、搭“台子”等四个方面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只有想方设法进行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才能擦出智慧的火花,结出自主探究之果。  关键词:化学教学;自主探究;实践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5-072-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学的任
摘 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新课改的要求之一。因此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着眼学生的未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本文阐述了初中历史课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希望能与广大同行共同探讨。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自学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