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CT血流储备分数在冠心病诊治策略的应用进展

来源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he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证实,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有创操作下获得的血流储备分数是评价心肌缺血的金标准并被写入多个指南。CT-FFR是一站式评估冠状动脉病变解剖学特征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无创检查手段,既保留血流储备分数的准确性,又改善了有创操作所带来的不便和风险,具有一定临床应用前景。本文旨在荟萃分析CT-FFR相关的临床研究数据,概述该技术在冠心病诊疗临床应用方面的最新进展。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双源CT双能量碘图成像评估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疗效果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广东省汕头市中心医院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79例经病理证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放化疗前1周内及放化疗后第5周行双源CT双能量扫描,将第5周复查结果根据RECIST实体瘤标准分为治疗无效组和治疗有效组,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病灶动脉期病灶内碘覆盖值(CTA)、静脉期病灶内碘覆盖值(CTV)、动脉期标准化碘浓
目的 探讨双能量CT增强碘图形态学特征联合标准化碘浓度(NIC)对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经病理证实的8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均经双能量软件处理得到碘图,并获得平扫期、动脉期、静脉期颈动脉内碘浓度(IC颈动脉),测量正常甲状腺碘浓度(IC甲状腺)与病灶内碘浓度(IC病灶),得出NIC、碘浓度的差异(ICD)和碘浓度差异比(ICDNR)。对结节进行形态学分析,分析双能量CT增强碘图联
目的 应用双能碘图及Child-Pugh分级评价乙肝肝硬化患者中医证型分型特点。方法 收集2018年10月至2020年12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4例乙肝肝硬化患者,采用双能扫描序列进行增强扫描,测量动脉期肝实质碘浓度(Ia)及门静脉期肝实质碘浓度(Ip),计算肝动脉碘分数(AIF)和门静脉碘浓度(PVIC),通过Child-Pugh评分评估患者肝硬化严重程度,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对肝硬化进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通讯终端的普及,自媒体飞速发展,它正在悄然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思维和习惯。而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结合不断拓宽人们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也使得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联系。现基于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分析基层电大教师需要提升信息技术素养的现实意义,指出提升信息技术素养对基层电大教师的重大意义,最后提出提升方案,为基层电大从事教务教学管理的教师提升信息
目的:分析宝石能谱CT成像碘基值与D-二聚体的相关性,判断宝石能谱CT的对于肺栓塞诊断的价值,为临床诊断肺栓塞提供方向。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高度怀疑肺栓塞患者180例,在获得知情同意后,对患者进行D-二聚体浓度测定。筛除D-二聚体浓度低于0.5mg/L的患者。对剩余患者实施宝石能谱CT成像检查,记录其碘基值,分析栓子数量、分布情况及栓子类型。分析碘基值与D-二聚
目的 联合临床特征、双能量CT影像学特征及定量参数分析肺结节良恶性鉴别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分析碘图定量参数对肺结节定性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经双能量CT(DECT)检查≤3 cm的肺结节844例为对象,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为良性组181例,恶性组673例,采用SPSS 23.0分析获取定性诊断的危险预测因子。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评估组间关系
<正>摘要 目的 采用延迟碘增强双能CT(LIE-DECT)测量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HFp EF)病人的心肌细胞外体积,评估心肌细胞外体积分数(ECV)与HFp EF风险以及心脏结构
期刊
在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线中,我国提出智能制造自动化装备等细分产业,需要更好地实现FMC柔性制造系统以及FMC柔性制造单元,以确保能够更好地走入正轨。在安装过程中,以行走导轨机器人为基础,实现有效控制。在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线中,整个生产线包含了数控机床、数控加工中心以及相关的上料机构以及取料机构。在运行时,取料台上方安装了相关的视觉系统。当更换加工产品时,机器人必须做出调整,以便可以根据不同的产
目的:探讨双能量CT左室心肌碘图技术及血浆B型利钠肽(BNP)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生心力衰竭(HF)及严重程度的早期诊断及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AMI患者,完成双能量冠状动脉CTA检查及血浆BNP检查,入院治疗1周内评估患者心功能分级。通过双能量冠脉CTA检查测量心肌碘含量用以评价患者CT心肌灌注情况。分析患者心肌碘含量、左心室射血分数及BNP
现阶段,为了全面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缩减生产周期,本研究对基于工业机器人的智能生产线进行设计,以三菱可编程控制器和西门子RFID数据传输为核心,构建环形输送单位体系、直线输送单位体系,以及工件组装模式、四工位供料体系模式,以RV-3SD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为载体,从而实现工业机器人的自动分拣、分配、存储等功能,促进生产线的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