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课堂练声曲提高学生识谱能力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jixie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识谱能力是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一项重要内容,识谱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审美能力服務的。对于识谱教学的定位既要合理重视,又不能失之偏颇。本文剖析课堂教学现状,结合日常教学实践提出一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由简入繁,循序渐进。
  【关键词】练声曲 音阶 音程 节奏 图谱创编
  【分类号】G623.71
  调查我学校480名学生的识谱情况中,91%的学生表示不愿意学识谱。学生的回答多是“我最不喜欢识谱”、“唱歌谱最没意思了”,学生对识谱缺乏兴趣。我国《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谱教学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必要环节,识谱能力的提高对学生感受、理解、表现及创造音乐有着重要的作用。”怎么设计既有趣又有效的练声曲,并同时完成练声和识谱?
  巧设练声曲,由浅入深、多种手段进行识谱教学。
  练声是歌唱课上必不可少的一项练习内容,练声有着开嗓、训练发声技巧的功能。它包括音阶、琶音、连音、跳音等,以元音字母以及各种辅音结合词的训练。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在课堂练声曲中为提高学生识谱能力进行阐述。
  1、巧迈音阶
  我国音乐课堂上识谱教学基本从简谱开始。练声曲中基本音阶是基础,用单音唱音阶,速度慢且缓,努力培养学生对音高的位置内心听觉。怎样让学生直观快速的寻找到自己的内心听觉并强化自己的内心听觉?首先要减少学生对老师和钢琴的依赖,柯达伊手势法通过手势它能让学生从视觉上感觉音与音之间的高低,从肢体上感觉音与音之间的距离。其次通过对调整学生的气息和音色,再次用柯达伊手势法作简单双声部训练(不超过五度),边听边唱,建立内心听觉。
  2、走稳音程
  “音程”就是两个音之间的距离,而测量两个音之间距离的度量单位叫做“度”。
  我做过一个实验对比:刚进初一年级的学生,任意挑选 3个班,系统讲述音与音之间的关系,一学年时间里我在课上进行五度之内音程强化训练。学生多习惯看老师口型歌唱,这是个坏习惯,过于依赖老师。将学生的视线转移到板书上,调整坐姿,让学生在心里构建一个音阶谱,培养看谱的好习惯。在三个班期末考察中,有92%的人能准确的构建六度以内的音程,有56%的人能唱准教材上的谱子,有8%的人在识谱上还比较空白。
  3、玩转节奏
  建立学生内心“恒拍感”,这是内心听觉的重要组成部分。课上我会采用接龙的方法进行恒拍训练,定一个三拍子的速度,上行构建音程三度。
  1=C3/4 1 - - | |5 - - | |2 - - | | 6 - - | ||
  老师和学生进行简单节拍接龙,当学生能掌握简单的恒拍后,以音阶上下行为旋律线条,用四拍、三拍、二拍、一拍等变化拍进行以四组以沙锤为媒介的传递游戏,当沙锤传递到学生手中时要摇出当时所唱的拍点,并在在结束后及时传递给下一个学生,如此反复循环。学生内心建立起一定的恒拍感后,我们就能进入复杂些的节奏训练了,歌曲中毕竟不像练声曲那样节奏单一固定,它节奏复杂多变,如:《长江之歌》中多次出现的两个节奏型:X·XX · X 或 X · XXX·X,学生把握不好这两个节奏的长短,这时,在练声曲的设计上我们可以以三度音程为基础,在音程上编节奏,强化对比小附点和大附点的差异。
  整合中小学的歌唱部分的资料会发现歌曲中节奏型并不复杂,其中以小附点和大附点、前八后十六和前十六后八,连续的四十六分音符、大小切分,七个典型节奏型为主,让学生玩转这七个节奏型,难易、快慢不同节奏型随意搭配。如果说前面的音程的训练是单一、呆板的,那节奏的训练就是灵活、多变的。
  4、巧用图谱
  音乐本身是抽象的,音乐中繁多的音乐要素让学生难以捕捉到音乐的画面感,图谱式音乐教学,是以每一音节或每一个乐句为单位,用相应的图片、形象、符号按进行组合,通过视觉符号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乐曲。巧妙运用“图”来引导学生主动剖析音乐,帮助学生领悟音乐,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设计此类练声曲时,先让学生对乐谱进行观察和对比,并引导学生找到了歌曲中的音乐要素的细微变化,而不是老师枯燥的讲解。通过对乐谱乐句的分析,对以后欣赏纯音乐器乐作品打下扎实的基础。
  5、尝试创编
  《音乐课程标准》把“音乐创造”作为四个内容标准之一,表明新课程标准对拓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视。中小学生“音乐创作”能力薄弱,因为音乐创编是建立在学生掌握一定的乐理知识、视唱及记谱能力学生上的。练声曲的节奏單一、乐句短小,是引导学生初步创作的一个切入口。教师引导学生找到歌曲中典型节奏型或者乐句,根据学生能力构建既定框架,从而保证学生不至于无从下手。如:《大海啊,故乡》 中 XX X· XX | XX X - |,这个节奏元素在歌曲中贯穿始末,当老师引导学生找到曲中这一特殊的节奏元素后,用图谱表示出大海的波浪线条,学生认知海浪最高时音是最高的,海浪平缓时音要低下来。让学生用3/4为拍,和节奏元素编创一条像海浪一样的练声曲。刚开始编创是可以小组为单位,每一小组共同编创一条。如1=C 3/4 13 5 65 | 43 2 - |24 6 76 | 54 3 - |35 6 76 | 54 3 - |······当学生唱着自己所编创的声乐曲时,兴趣、热情、激动、知识在不知不觉中融入进孩子的心里。
  6、结语
  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一个漫长久远的过程,教师不可过于心急,一味的用简单枯燥的灌输式教学使学生对识谱敬而远之,由理性到感性再回归至理性,为学生学习音乐、欣赏音乐奠定基石。真正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达到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和音乐审美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杜亚雄.《识谱应成为国民音乐教育的核心任务》艺术教育研究 2014,05.
其他文献
期刊
以遥感为主体的空间信息技术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测绘与制图、农业监测与速报、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水土资源动态监测、森林调查与管理、地质普查与探矿、
当前信用混乱问题给我国经济生活带来了大量危害性后果,社会信用体系的匮乏已经成为影响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一夫障碍.因此,适应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构建我国国家和地方的社会信
现实社会生活中由于互联网的存在,各事物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经济的发展与互联网技术的深入结合,使经济的发展呈现出知识化、一体化、信息化的趋势.在此背景下,各企业加大
汉代铁器的研究由来已久,通过器物上的文字描述、纹饰及铸造痕迹为我们对古代文化、经济、科技水平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大家都知道铁的性质较为活泼,出土时大多锈蚀严重,本
中、小学音乐教育是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是培养青少年成为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89年国家教委颁发布了后
摘要:在我国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现阶段,民族舞蹈作为我国传统文化遗产具有多种不同的形式,其教学实践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面对具有一定思维和独特见解的现当代大学生,如何将民族舞蹈的风貌、神韵和品格充分的展现出来,让学生彻底理解民族舞蹈的真正内涵,实现对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已经成为教育工作中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为此,本文首先对民族舞蹈的教学现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于民族舞蹈教
大型国有企业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形势下,其宏观环境、市场竞争态势与需求都发生了较为重大的转变,而随着企业转型升级与改革创新的步骤与速度不断加快,各大型国有企业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