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抽象性高的学科,很多人觉得数学枯燥,对数学有畏惧,厌烦的心理,如何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的积极性已经成为教好数学的首要问题。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简单表述了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 积极性 提高 兴趣
一堂课的效果好不好,学生有没有真正学到知识,系于老师与学生双方共同的创造。 只有学生想学习,愿意学习,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而不是被动接受,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才能体现,学生的潜力与能力才能得到释放,学生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因此,如何让学生能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是老师教学活动的一个难点。 要解决这一问题,老师在教学活动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习感兴趣,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
一、以情促教,感化学生
首先教师学会去爱自己的学生,真心对待他们,久而久之,学生喜欢老师,也就自然而然地喜欢数学这门学科了。为此,我利用一切机会与学生亲近。 例如:我在五年级(3班数学课上说:“我非常喜欢你们,你们上次的画展办得很好,老师很喜欢,既然你们这么聪明,我相信数学这门课同学们一定能学好。 你们有信心吗?”大家兴奋地说:“有信心!”结果那节课学习“找规律”这一类型应用题,同学们的兴趣极高,参与活动也很积极,效果极好。 每天下午的二课堂,我都把学习很吃力的王承远、杨超凡同学叫到办公室,耐心地为他们补差补缺,趁此机会我会对他们说:“老师在班级里最喜欢你们,我看到你们一天天进步真是太高兴了!”孩子们刚开始有点不好意思,就问:“老师,做哪道题? ”当我告诉他们之后,他们开始迫不及待地认真做起了计算题。 此时他们可能在想:“老师都这样夸我了,看来我是真的有进步了,我一定要学好数学,不让老师失望。 ”如今,这几名同学每次考试都在中上等。 杨超凡同学原本基础很薄弱,数学摸底考试只得了42分,在4月23日进行的第一单元“认识负数”测验中,竟得了84 分。 当时我真的好高兴,下课后立即把他叫到办公室拍着他的肩膀对他说:“你真厉害啊!”他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我第一遍做完以后按照你的要求,又检查了一遍,检查出了几道由于粗心做错的题目。”实践证明,教师必须首先去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你的爱,那么他们就会去爱你,信任你,他们才会乐意去听去学习你的课。
二、大胆放手,善于引导
学生总是很善于在老师和同学面前表现自己。 在教学小学五年级《数学》第13 页例3 时,我组织每个小组自己合作、探究问题。 学生试做完以后, 我鼓励每个小组推选一名学生到黑板上展示自己的结果。 刚开始他们还有点羞涩,我尽力地营造轻松的氛围,渐渐的,他们的胆子大了起来,争先恐后地跑到前面来讲解。 很让我诧异的是,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好,说得很清楚。 这使我深深地感到:教师要大胆放手,正确地引导学生,让学生主动地去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探索后成功的快乐!
三、课堂放开,自主学习
笔者信奉的课堂是老师和学生平等的课堂,是有生命力的课堂,把课堂放开,活跃起来。 每当在黑板出示练习题时,谁愿意到前面做就去做, 用不着举手。 我把班级分为许多数学小组,每组中学习较好的让他担任组长,每次做完题目后首先让组长检查, 对做错的同学组长和本组同学一起给予帮助, 直到订正完为止。 每组在黑板上做题的同学每做对一次就给本组加一面小红旗。 这一方法实施以来,同学们都抢着到黑板去做题,一站就是一排,做完以后还要讲给同学们听,让谁回座位都不愿意。从中我发现,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越高,数学能力就越强。 原来黄苗苗同学数学成绩在班级倒数第2名,如今竟两次获得了80分的成绩。 事实证明:只有开放的课堂,才能创造出优秀的学生。
四、重视学习目的,诱发学习动机
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是对提高学习积极性长时间起作用的因素。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结合实际,不断向学生进行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教育,使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的社会意义,看到数学的实际价值,诱发其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提出并说明课题内容的意义和重要性,还可以通过生活实例,知道学习到的知识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让其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数学学习的重要,激发和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例如:学完了解直角三角形后可以让学生思考如何在河的一岸求出河对岸的高山的高度,在河的一岸求出河的宽度。给学生测量棋竿的高度。学生通过自己亲身实践,体验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从而提高学习的热情。学生在长期的数学学习中,逐步明确学习的意义,对探求数学知识产生了乐趣,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就能一直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获得优良的成绩。
五、开展适当竞赛,提高学习热情
适当开展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初中生在竞赛条件下比在平时正常条件下往往能更加努力学习。竞赛中,由于学生有着很强的好胜心,总希望争第一,得到老师的表扬,利用这种心理可以使学生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大增。教学中可以组织各种比赛,如“看谁算得快又对”,“看谁的解法多”,“比谁方法更巧妙”等,都能使学生“大显身手”。在课堂上我经常给同学们比赛算,整个班气氛很活跃,并且当场给奖品,获胜者者很有荣誉感,非胜者很不服,这样大大提高他们学习的热情。比赛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全班比赛;可以分男女同学比赛;可以分小组比赛;还可以将学生按能力分组比赛,使每个学生在各个层面上获胜的机会增加,激励的作用将会更大,参与的热情就会更高。
总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人自身中的一个个性品质。 学生兴趣的形成和提高,与教师息息相关,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和业务素质,关爱学生,在学生的心中树立和蔼可亲的形象,这样学生才会乐意上你的课,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最大的发挥,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小学数学 积极性 提高 兴趣
一堂课的效果好不好,学生有没有真正学到知识,系于老师与学生双方共同的创造。 只有学生想学习,愿意学习,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而不是被动接受,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才能体现,学生的潜力与能力才能得到释放,学生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因此,如何让学生能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是老师教学活动的一个难点。 要解决这一问题,老师在教学活动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习感兴趣,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
一、以情促教,感化学生
首先教师学会去爱自己的学生,真心对待他们,久而久之,学生喜欢老师,也就自然而然地喜欢数学这门学科了。为此,我利用一切机会与学生亲近。 例如:我在五年级(3班数学课上说:“我非常喜欢你们,你们上次的画展办得很好,老师很喜欢,既然你们这么聪明,我相信数学这门课同学们一定能学好。 你们有信心吗?”大家兴奋地说:“有信心!”结果那节课学习“找规律”这一类型应用题,同学们的兴趣极高,参与活动也很积极,效果极好。 每天下午的二课堂,我都把学习很吃力的王承远、杨超凡同学叫到办公室,耐心地为他们补差补缺,趁此机会我会对他们说:“老师在班级里最喜欢你们,我看到你们一天天进步真是太高兴了!”孩子们刚开始有点不好意思,就问:“老师,做哪道题? ”当我告诉他们之后,他们开始迫不及待地认真做起了计算题。 此时他们可能在想:“老师都这样夸我了,看来我是真的有进步了,我一定要学好数学,不让老师失望。 ”如今,这几名同学每次考试都在中上等。 杨超凡同学原本基础很薄弱,数学摸底考试只得了42分,在4月23日进行的第一单元“认识负数”测验中,竟得了84 分。 当时我真的好高兴,下课后立即把他叫到办公室拍着他的肩膀对他说:“你真厉害啊!”他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我第一遍做完以后按照你的要求,又检查了一遍,检查出了几道由于粗心做错的题目。”实践证明,教师必须首先去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你的爱,那么他们就会去爱你,信任你,他们才会乐意去听去学习你的课。
二、大胆放手,善于引导
学生总是很善于在老师和同学面前表现自己。 在教学小学五年级《数学》第13 页例3 时,我组织每个小组自己合作、探究问题。 学生试做完以后, 我鼓励每个小组推选一名学生到黑板上展示自己的结果。 刚开始他们还有点羞涩,我尽力地营造轻松的氛围,渐渐的,他们的胆子大了起来,争先恐后地跑到前面来讲解。 很让我诧异的是,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好,说得很清楚。 这使我深深地感到:教师要大胆放手,正确地引导学生,让学生主动地去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探索后成功的快乐!
三、课堂放开,自主学习
笔者信奉的课堂是老师和学生平等的课堂,是有生命力的课堂,把课堂放开,活跃起来。 每当在黑板出示练习题时,谁愿意到前面做就去做, 用不着举手。 我把班级分为许多数学小组,每组中学习较好的让他担任组长,每次做完题目后首先让组长检查, 对做错的同学组长和本组同学一起给予帮助, 直到订正完为止。 每组在黑板上做题的同学每做对一次就给本组加一面小红旗。 这一方法实施以来,同学们都抢着到黑板去做题,一站就是一排,做完以后还要讲给同学们听,让谁回座位都不愿意。从中我发现,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越高,数学能力就越强。 原来黄苗苗同学数学成绩在班级倒数第2名,如今竟两次获得了80分的成绩。 事实证明:只有开放的课堂,才能创造出优秀的学生。
四、重视学习目的,诱发学习动机
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是对提高学习积极性长时间起作用的因素。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结合实际,不断向学生进行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教育,使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的社会意义,看到数学的实际价值,诱发其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提出并说明课题内容的意义和重要性,还可以通过生活实例,知道学习到的知识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让其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数学学习的重要,激发和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例如:学完了解直角三角形后可以让学生思考如何在河的一岸求出河对岸的高山的高度,在河的一岸求出河的宽度。给学生测量棋竿的高度。学生通过自己亲身实践,体验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从而提高学习的热情。学生在长期的数学学习中,逐步明确学习的意义,对探求数学知识产生了乐趣,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就能一直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获得优良的成绩。
五、开展适当竞赛,提高学习热情
适当开展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初中生在竞赛条件下比在平时正常条件下往往能更加努力学习。竞赛中,由于学生有着很强的好胜心,总希望争第一,得到老师的表扬,利用这种心理可以使学生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大增。教学中可以组织各种比赛,如“看谁算得快又对”,“看谁的解法多”,“比谁方法更巧妙”等,都能使学生“大显身手”。在课堂上我经常给同学们比赛算,整个班气氛很活跃,并且当场给奖品,获胜者者很有荣誉感,非胜者很不服,这样大大提高他们学习的热情。比赛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全班比赛;可以分男女同学比赛;可以分小组比赛;还可以将学生按能力分组比赛,使每个学生在各个层面上获胜的机会增加,激励的作用将会更大,参与的热情就会更高。
总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人自身中的一个个性品质。 学生兴趣的形成和提高,与教师息息相关,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和业务素质,关爱学生,在学生的心中树立和蔼可亲的形象,这样学生才会乐意上你的课,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最大的发挥,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