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荷花淀》中的对话描写,看人物复杂微妙多层次的内心世界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f83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语言是一切事实和思想的外衣。”人物的言行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其思想的支配,把握人物的思想,分析人物的性格也应该从分析人物的言行入手。孙犁在他的经典名篇《荷花淀》中,凭着他对女性内心世界的深刻洞悉,以极其细腻的笔触,通过对人物只言片语的描摹,即展示出了其各自不同的内心世界,也刻画出了其各不相同的性格特征,为我们塑造出了众多极其完美的女性典型形象。
  关键词 荷花淀 对话描写 人物性格 心理
  
  高尔基说过“语言是一切事实和思想的外衣。”另一位外国作家谈写作时也提到,能够用人物对话表现的,应尽量用对话去表现。“言为心声”,用直接的语言来表现心声,远胜于作者罗罗嗦嗦的平白直叙。孙犁的《荷花淀》之所以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作者在语言运用上,用细致入微的笔触,真实自然、绘声绘色的描摹了人物的对话,从而揭示了人物复杂、微妙、多层次的内心世界。
  作者为了揭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突出人物的个性特点,在作品中精心描述了几组人物对话:水生和水生妻的对话:四个青年妇女的对话:区小队长和水生、水生妻的对话。这些对话,虽然有的朴素而优美、有的简洁而明快、有的率直而含蓄。但无一不在揭示人物心灵上的微妙变化,反映人物或嗔或怒、或喜或悲、亦是亦非、多层次的内心世界方面,发挥了杰出的作用。下面逐一分析之:
  第一组人物对话:水生夫妻的对话
  小说开头写水生到区上开会,天很晚了还没有回家,他妻子心里很是惦念。根据以往的经验,她断定今天区里一定有什么不寻常的事情发生了,可她对丈夫的工作又不便直问。水生回来后,水生嫂只是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抬头笑着问:“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关切之中透出疑虑。接着,她看到水生“脸上有些红涨。说话也有些气喘。”当即就知道他有心事瞒着自己,疑问立即增加,于是便拐弯抹角地询问其他同去开会的几个人的情况,“他们几个呢?”实际上她是想从侧面委婉地向丈夫打听今天到底出了什么事。水生呢?他明明是回来要告诉妻子自己参加游击队的事的,但他又怕妻子一下子承受不了这么大的事。于是他便采取“王顾左右而言他”的方法,故意把话题岔到爹和孩子身上。问“爹哩?小华哩?”可是聪明的水生嫂一眼就看出丈夫这一微妙的心理变化,在简单地回答了丈夫的问题之后马上追问:“他们几个为什么还不回来?”对妻子的追问,水生笑而不答。但这一笑,反而更增添了妻子的疑惑,她终于抑制不住自己焦急的心情,直接逼问起水生来:“怎么了,你?”这简简单单的五个字。就把水生嫂此时此刻那种焦急、烦闷、急不可耐的心情刻画了出来。
  在水生嫂的步步逼问下,当水生说出“今天县委召集我们开会。假若敌人再在同口安上据点。那和端村就成了一条线,淀里的斗争形势就变了。会上决定成立一个地区队。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的情况后,水生嫂低头说道“你总是很积极的”。这是含义极为丰富、极有艺术表现力的一句话。这句话妙就妙在那个“总是”上。“总是”。在这里是一种嗔怪、埋怨的口气。在突然听到丈夫已报名参军的消息时,她不仅十分吃惊,而且是很有点埋怨情绪的,埋怨他这么大的事情为什么不同自己商量商量:在她一点思想准备也没有的情况下,丈夫马上就要离家远别,在感情上更是有点依依不舍。但她并非是儿女情长、目光短浅的家庭妇女,而是在革命根据地成长起来的有一定觉悟的“开明”妇女。因此,尽管她有埋怨情绪,依恋之情,她对丈夫的行动还是赞同的。“很积极的”,就是对丈夫一贯表现的热烈称赞,也是赞同、支持这一行动的表示。水生嫂的这句话。表现了她又喜又嗔的微妙心理,生动地表现了这时她对丈夫那种爱中有怨、怨中有爱的复杂感情和矛盾心理。接着,小说又通过节奏缓慢,语调低沉的对话,进一步揭示了她内心的矛盾冲突。
  “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当水生告诉她“家里的事你就多做些”之后,她只用一句话作为回答“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这两处对话,再次揭示了水生嫂十分丰富的内心世界。“你走,我不拦你,”说明她在大敌当前之际,深明大义,先国后家:“家里怎么办?”这是她希望在丈夫出发前能够考虑一下的问题。这是一种含有深情的“启发”,却并不要求他来解决。“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这一句表示了她对丈夫的深刻谅解,她所要求丈夫的,也只有这些。这是一个合理的要求。这一对话描写,细腻而又真切地写出了水生嫂复杂的内心活动。
  后来,水生嫂主动要求丈夫临别前“嘱咐嘱咐”自己时,她对丈夫的嘱咐,是用两声“嗯”来作回答的。从语气上看,这里已全无嗔怪味道。而是完全听从的。从对话情景看,她已从开始的追问,继而的埋怨,后来的要求,进入到推心置腹地叙述贴心话的阶段,此时此刻,她对丈夫的嘱咐,可以用激昂慷慨的保证以示听从,也可以用感人肺腑的叙说让丈夫放心,但她没有这样做,而是极简短地回答了两声“嗯”。因为她的心情无比激动,听了丈夫那贴心的嘱咐,满腹深情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她也是在尽力地在克制自己,仿佛再多说一个字。那两眼热泪就会滚滚流出。这两声“嗯”含不尽之意于言外。比直接写出许多话语更耐人寻味,更有艺术表现力。接着,她听到了那最重要的嘱咐:“不要让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就要和他们拼命。”她知道这句话的分量。她也下定了在关键时刻拼死到底的决心。这时,她的心情更加激动了。连“嗯”的不声音也发不出来了,那早就盈眶的热泪便不由自主的簌簌而下了。这是水生嫂高尚和美好的情怀,温柔而坚强的性格的生动反映。
  综上所述,水生夫妻对话这段文字,作者虽然对双方复杂而细微的心理活动不置一词,但在一问一答中,却曲尽其妙地把他们俩的感情潜流展示了出来。这使我想起了《红楼梦》中曹雪芹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在这部古典名著中,作者也总是通过这种贴切的、很少辅助性描写的家常絮语,让人物自己把我们一步步带入他们的内心世界。
  第二组人物对话:四个青年妇女的对话
  四个青年妇女的对话,在全篇中共有三次:第一次是在水生家里商量前去探望丈夫,第二次是在离开马庄后的风趣谈话,第三次是回家路上的兴奋说笑。这三次对话的共同特点是你一言,我一语,七嘴八舌。热烈欢快。既表现出了年轻妇女的共性,也表现出了她们每个人鲜明的个性。如在第一次对话里。她们四个人虽然只说了五句话,但我们只要把每个人的话稍加品味就可以看出,虽然她们都从心底里思念自己的丈夫,可是由于都很爱面子,谁也没有直截了当地把心里话掏出来。而是各人都心照不宣地为自己找到一个天真而虚伪的借口,要到战地去探望自己的丈夫,作者异常细腻而真实的描摹出了女人们特有的心理状态。
  第一个妇女说:“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话说得委婉含蓄,为什么这样说呢?你看“听说”二 字是要告诉别人不是她自己存心要主动打听丈夫行踪的:并且又声明“不拖尾巴”,这是她怕别人说她拖尾巴:拐弯抹角,最后才说明,不是我故意“想去”送衣裳,而是他临走时“忘下了”的。这就似乎非得送去不可了。她说起话来小心谨慎。不漏痕迹,活脱脱是《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化身。
  第二个女人说:“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话虽然只有一句,可是却非常“要紧”,那就非去说不可。毫不掩饰,不绕弯子,可以说是竹筒里藏棒槌——直来直去。她明明白白地告诉别人。自己就是要去见丈夫。显然,这个妇女思想较为简单,性格较为直爽,感情较为外露,这个人像《红楼梦》中那个心直口快的史湘云。
  第三妇女谈的是斗争形势,似乎与思念丈夫无关,其实她的心思还是在丈夫身上。“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这说明“淀里的斗争形势就变了”。形势越紧。丈夫就越没时间回来。因此就更该前去探望。从说话的内容和口气可以看出。这是水生嫂的话。从她那不慌不忙的话语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性格比较谨慎,稳重而又老练的女人。由此我们想到了《红楼梦》中的袭人。
  第四个妇女先表白“我本来不想去”,接着说明这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不可的,最后还拉着长腔说“——有什么看头啊f,,既不想去,又无看头,可是却积极聚会商量怎样前去探望,这不是自相矛盾吗?这正表现出她那用假话掩真情、遮遮掩掩、羞羞答答的个性特点。文字虽不多,但作者却能够深入细致地把握和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能够用极少的语言表达极丰富的情感。
  如果把水生夫妻的对话同四个妇女的对话相比较。还可以看出,作者描写对话的艺术技巧是相当高超的。在描写水生夫妻的对话时,语言细腻深沉,真挚含蓄:在描写四个妇女在一起的对话时,语言又很生动、活泼、诙谐、风趣。不同情况下的三次对话也各有其特点。商量探夫的一段对话,写得比较委婉,从语气上看都是很急切的,急着想快点去看望自己的丈夫:伤心失望地离开马庄后的一段对话,写得比较诙谐、风趣,语气上看都是对丈夫有点埋怨。埋怨他“狠心”地离开了自己:在亲眼看见一次打仗之后。回家路上的一段对话,写得兴奋、情绪热烈,有一股争强好胜、决心同男人一比高下的劲头。从四个妇女不同场合的三次对话中,还可以看出,他们在思想感情上的发展变化过程——从思念丈夫、埋怨丈夫到要同男人们在革命大道上展开比赛的过程。这就真实、深刻地反映出解放区的广大妇女在艰苦的斗争环境中日益觉悟、迅速成长的变化过程。
其他文献
摘要:古希腊罗马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源头之一,罗马的历史承载了人类文明深厚的精神内涵,罗马城更被冠以“永恒之城”的美誉;古罗马雕像艺术作为其文明的一个重要载体,深刻反映了古罗马的民族精神。笔者选取能够反映古罗马民族精神内涵的典型雕像艺术作品,揭示出古罗马质朴务实和坚韧执著的民族精神。  关键词:雕像艺术 古罗马 民族精神    作为人类文明源头之一的古希腊罗马文明,为人类的进步写下了灿烂光辉。虽然希腊
[摘要]传统叙事电影中,女性是男性窥视下的一个符号,是男性欲望客体,是男性的“他者”。影片《性、谎言、录像带》的导演将性、谎言和录像带等三个事实符码拼贴成一个完整的故事符码,通过录像带,把由性的不协调而生的谎言表现得淋漓尽致,由此触及了一个表面体面、平静的家庭所隐藏的谎言和冲突;女性反抗式的沉默凝视更是将男性异化的自我暴露在观众的面前,颠覆男性在影视中作为中心的权威。  [关键词]符码 凝视
[摘要]电影胶片见证了累累炮灰掩埋下的每一个凄凉的魂灵,洗尽了层层叠叠的十字架下的烽火衷情,战争电影绝不囿于宏大场面的叙事娱乐,更深刻的人道质疑和终极关怀被细腻动人地具像化,无论是正面战场的腥风血雨还是敌后地区(亚和平状态和战争状态的微妙对立增加了叙事的表现张力)的暗流汹涌,反战几乎成为每部战争片的永恒主题。  [关键词]战争片 反战 诗意    人性化视觉的死亡表达融合酷烈雄浑的全景展示敲定了现
[摘要]作为中国历史、思想、文化的共同产物,中国传统绘画的表现形式和美学观念都给中国电影以深深滋养,尤其是在传统绘画中承担着重要图式意义和象征意义的“空白”观念,对营造中国民族影像的“言外之意”、“韵外之致”、“画外之景”更是影响深远,本文从中国电影在东方情感的表达、空镜头的运用,以及意象时空的处理等方面探讨了“空白”观念在中国电影中的运用与转换问题。以及这种运用与转换对中国电影民族风格的建立和电
[摘要]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的争论一直是西方学术界的众多活跃话题之一。对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的研究涉及到哲学,历史,文化与艺术等领域。结构主义及解构主义的基本概念可以帮助更好地了解后现代主义发展的文化与美学背号。  [关键词]结构主义 解构主义 语言学 现象 符号 德里达 列维·斯特劳斯 索绪尔    1966年,在美国霍普金斯大学人文研究中心举办的学术座谈会上,一位来自德国的名叫雅克·德里达(Jac
摘要 电影《色戒》表明了李安的自虐。理,也表现了他为理想而献身的崇高感。王佳芝的第一次,只不过是她的“成人礼”。王佳芝与邝裕民之间,才是真正的爱情。但自尊使他们彼此伤害,死亡让他们解脱。  关键词 李安 《色戒》    从《卧虎藏龙》到《色戒》,李安是一脉相承却又变化明显。《卧虎藏龙》是飘逸的,《色戒》是沉郁的《卧虎藏龙》是浪漫传奇,《色戒》是肉欲传奇。玉娇龙纵身跳下悬崖,王佳芝放走了易先生而招致
[摘要]音乐在影视艺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大的方面:抒发感情;参与叙事;展现环境;创造节奏。这些重要作用对于影视音乐的作者及音乐爱好者提高业务水平、了解影视音乐的规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影视 音乐 作用    影视音乐是整个影视艺术创作的一部分,影视艺术的音乐包括器乐和声乐两部分。影视音乐是一种与影视视觉形象相联系的特殊的音乐形式,它以音乐的形象来加强和完成剧本的主
冬日 韓继文 摄 / 佳能EO S-1D X Mark II,光圈F20,曝光1/20秒。  逆光是摄影中最具艺术表现力的用光选择,在强烈的光比下,通过摄影者对光源位置的选取和不同的曝光控制,可以使同一画面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像效果。摄影师韩继文独爱逆光摄影,尤其喜欢将主光源直接框取到画面之中。强烈的阳光或灯光在小光圈及星芒镜的作用下,形成耀眼的星芒,使画面产生了颇具趣味的光影特效。天路 韩继文 摄佳
摘要 《公民凯恩》的不朽价值取决于它的艺术风格和人性主题两个方面。影片开创性的使用了多视角的叙事方式,映照了一个自由生命被彻底物化的过程。  关键词 叙事方法 自由的生命 物化的奴隶    《公民凯恩》是1940年代一部内涵丰富、富于哲理的传记体影片,也是当时年仅25岁的电影大师奥逊威尔斯的威名作。影片讲述了“一个几乎失去了他所拥有的一切的人”的故事。凯恩是一个获得了巨大财富的报业大亨,同时也是一
摘要 《新娘与偏见》是全球化浪潮中新一代印度电影的典型代表,题材是热门的东西方文化冲突,音乐和舞蹈体现了民族与流行、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影片以独特的视角揭示了殖民统治结束后西方人“欧洲中心论”优势心态的延续,脱离殖民统治后的印度人部分被文化殖民、部分保持民族本色的心理状态,以及东西方文化在冲突和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融合的趋势,是一部探索新的印度电影语汇和模式的成功尝试。  关键词 后殖民 赛义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