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进宿舍的模式及实践

来源 :大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ff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承担着为我国培养人才的重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阵地,也是我国的人才摇篮,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场所。在高校教育中重视党建工作的开展,是高校的一项战略任务。积极推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进宿舍有助于拓展思想政治工作,实现全面育人,也是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要求。要促进这一工作的开展,可以从打造思想教育引领平台、打造学风建设引领平台、打造宿舍文化引领平台、打造文明行为理解平台这几个方面入手,要充分认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进宿舍的重要意义,借此丰富高校党建工作的形式,更扎实、更高效地完成这一项工作,助力高校强化思想引领。
  关键词:学生党建;大学生宿舍文化;思政工作;教育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26-0033-03
  改革开放以来,党建工作从未停止,高校学生作为党建工作的主要对象,肩负着时代复兴的重任,党建工作必须做到全面。高校学生主要的活动场所就是教室与宿舍,党建工作除了面向学习场地以外,还可以包括生活场地即学生的宿舍。新形势下,党建工作必须全面展开,合理利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宣传党建思想。如何将党建工作引入高校宿舍,发挥一定的积极意义,需要对党建工作走进宿舍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探讨实践路径。
  一、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高校是为社会提供优质人才的一个重要场所,要让高校始终充满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展现改革创新的时代风采,高校党建工作能够贡献极大的力量,充分说明了高校党建工作所承担的重要职责和使命。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了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这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高校应积极对标《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要求,将这一工作落到实处,切实保障这一工作的质量,提升高校整体的育人质量。
  二、党建工作走进高校宿舍的必要性分析
  (一)党建工作走进高校宿舍有助于拓展思想政治工作
  党建工作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不可脱节的,二者在育人上有不谋而合之处。党建工作走进大学生宿舍对于思想政治工作有一定的帮助,促进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的学习与践行[1]。将党规党章、党风党纪延伸到大学生宿舍,有助于入党人员的培训,对于学生也是一种较好的启发。党建工作在高校的开展局限于课堂与宣传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学生生活的场地寻找切口,自然而然地走进学生的生活,在提升了党建工作效率的同时,还进一步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党建工作走进高校宿舍能够全面育人
  宿舍是学生学习以外的活动空间,将这个活动基地有效地转换为教育基地,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极有帮助。党建工作作为党的基层建设,大学生作为重点建设对象,高校应合理利用每一处场地实现党建工作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完美结合。走进学生宿舍不仅扩展了党建工作的覆盖面,还能全面了解到学生学习以外的生活,科学利用党的理念与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全面引领,多方向培养21世纪的全新型人才。党建工作走进学生宿舍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又提升了党建工作效率,更加强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可谓是一举三得,多维度培养高校人才[2]。
  (三)党建工作走进高校宿舍是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要求
  教育部门就党建工作对高校提出了新的建设要求,当前,高校教育主要以学生为本,教育制度上也为学生提供了较为自由的选择权,例如学分制、选修课等,让高校学生的受教育形式不再依附于学校课程教育,而是以个人为主体,选择对于自己职业生涯有帮助的课程。党建工作在面临这样的形势下,对于学生的党建工作场所也从教育课堂延伸到生活场地,让学生有了更多的自主选择。在宿舍开展党建工作,打破专业束缚,拓展新的教育基地,改变了以往重教育、轻管理的教育现状。在党建工作走进宿舍后,既宣传了党的思想,还更好地发挥了高校全方位的育人作用。
  三、开展党建工作走进高校宿舍的具体实践
  党建工作走进高校宿舍有什么教育意义,对于大学生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哪里,该如何去具体实施党建工作走进高校的路径,对于高校学生的教育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这些是应该重点探索的问题。具体来说,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实践理念,接下来主要就这四个方向的具体实践过程展开论述,以期让党建工作走进高校宿舍以后得到更好的发展,提高大学生党建工作的质量。
  (一)打造思想教育引领平台
  大学生党建走进宿舍,首先要合理利用学生党员的优势,由他们组成一个学生党建小组,对于入党学生进行指导和培养,打造一支专业的学生党建团队,由他们带领宿舍学生在学风、校风上向党的理念靠拢。学生内部相互监督,相互学习,高效完成学生宿舍党建工作。其次,可以在了解学生宿舍的情况之后,适当安排一些党的历史、党的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进行学习,定期由学生党员进行监督指导,宿舍内部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一起回顾党成立以来的光辉事迹,提升自己的学习兴趣,珍惜当下的生活[3]。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可以开展系列讲座以及党史学习等系列活动,在这些活动中能够让学生在“学、思、悟、行”中筑牢信仰之基,把稳思想之舵。最后,可以通過学生党员在内部举行一些关于党的红色文化演讲,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验证党建工作走进学生宿舍后的成效。对于演讲稿写得较好的宿舍,可进行相应奖励,激发更多的学生对于党的理念学习的积极性,在宿舍实现党的思想教育引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打造学风建设引领平台
  学风建设对于学生的积极影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学生党员和党组织一起引导,来正学风、强作风。在进行学风建设时,可以举办书法、绘画等活动,例如抄写党规党章、学习党的历史、书写党的红色文化、画出党的发展之路等,利用各种主题活动来提升学生对于党的了解。在学生宿舍中,党建工作的引领与教育不受年级限制,只要有兴趣,学生均可积极参与,由学生党员在宿舍内部进行宣传,适当地举办交流活动,吸引学生积极地参加。例如留校考研、企业应聘、出国留学、交换生等,都可以打破年级地限制进行自主交流。相互借鉴,结合自身学习经验。大学的学风不局限于学习,还有社交、职业生涯规划、党的宗旨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等多方面,这种自由的交流形式对于学生的发展是很有帮助的。党建工作走进学生宿舍为学生搭建了更为广泛的交流平台,党建的意义不是让每一个学生必须成为党员,而是在党员的指导和引领下更好地发展自己,实现自身价值[4]。   (三)打造宿舍文化引领平台
  宿舍作为学生生活的基地,对于学生的教育属于隐性教育,不是刻意去打造教育环境,而是让学生不经意间就学到一些新知识,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接受。例如可以利用海报宣传、名师讲座、学生自主演讲、学生党员组织等形式教导学生,抓住时下热点,加强社会舆论引导,增强学生对宿舍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进一步了解建设的重要性。可以让学生党员在学生内部进行调研,选择学生喜欢的方式来进行宿舍文化的打造,明确宿舍文化建设的义务。可以每月定期举办宿舍文化節、宿舍学习大比拼等,通过自己宿舍学生的专业选取做合适的参赛方式。文学院的可以写作、美院的可以绘画、音乐学院的可以弹唱、理科院的可以制作党的历史文化App,可以背诵任意片段来参赛,利用各种各样的活动打造宿舍文化,以提高学生对于宿舍文化建设的积极性[5]。
  (四)打造文明行为理解平台
  学校应着力打造文明理解平台,实现党员互相监督,学生监督党员,在这个平台上,没有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二者互相牵制,互相进步。学校可以将优秀的学生党员的身份张贴在宿舍的过道上,这样一来可以使之为学生做好表率,让学生向这些党员看齐,在学习和生活作风上对于自身要求更为严谨,将党员看成学习的对象。另一方面,这些党员信息的公布对于学生党员自身也是一种约束,身份一经公开,学生党员便成为广大学生看齐的对象,在日常生活中更要养成好的思想政治作风和生活习惯,做一个合格的党员,为学生做好模范带头的作用。对于学生党员,应当定期参加培训学习,学党的最新理念,学教育思想,学党风党纪,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通过自身的努力,在学生内部起到表率作用,带领学生向党的理念看齐,学习党的精神。
  四、结语
  综上所述,党建工作走进高校宿舍对于学生的进步与高校的发展都有较为重要的意义。明确党建走进高校宿舍的必要性,进一步提出走进宿舍的具体实践策略,探索党建走进高校宿舍的重要意义,这是促进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进宿舍效果提升的重要举措[6]。不仅提升了党建工作的效率,对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有所帮助,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希望可以通过这些实践策略助力高校培养出更多具备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较高思想道德素质的建设者、接班人,完成自身任务,满足高校党建的内在要求。
  参考文献:
  [1] 邓荫金. 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进宿舍的实践与思考[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9,40(03):141-145.
  [2] 李广宗. 关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进宿舍的探究[J]. 卷宗,2020,10(06):253.
  [3] 李欢. 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党建进宿舍”项目为例[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30(09):105-106.
  [4] 王力. 探究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进宿舍机制[J]. 青春岁月,2019(22):191.
  [5] 马婷,卜建华. 新媒体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应用探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04):30-31+34.
  [6] 陈怡,周文娜,张航. “双融合”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模式的实践探索[J]. 江苏高教,2019(01):107-110.
  (荐稿人:于晓霞,沈阳医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罗欣)
其他文献
摘 要:受諸多因素影响,部分地方高校在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与管理方面仍面临着许多问题,实验教学中心的管理仍沿用传统的教研室管理模式,导致实验教学中心人才队伍建设不足,各类仪器设备的使用率较低且缺乏良好的维护。结合地方高校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与管理现状,本文分析了当前地方高校实验室一级管理和二级管理的特征与区别,从人才队伍建设、仪器设备管理、创新实验开设等方面,提出了二级管理体制下地方高校实验教学中心构建路
摘 要:高校基层党组织在高校工作中发挥着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的作用,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关键在于配齐配强党支部班子,推进选举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开展。本文结合《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要求,探索新时期高校党支部选举工作的改进策略,有效激发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增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活力[1]。
摘 要:弦乐四重奏的训练可以使学生正确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帮助培养和提高我国学生的艺术素养。为使学生掌握弦乐四重奏的表演方法,提升学生音乐演奏能力与综合实力,文章对四重奏演奏中如何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进行了分析,提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组织学生进行二次创作、小组合作学习方法运用的建议,希望对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弦乐四重奏;演奏;合作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C936
摘 要:本文以党的十九大关于“精准资助”的精神为指引,结合湖南工学院资助工作情况,基于发展型资助视角,探讨高校“精准资助”育人的运行机制,在实施因困资助、保障学生物质生活需求的同时,注重精准资助育人,促进学生长远发展、深层发展,提升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成效。  关键词:发展型资助;高校;精准资助;资助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26-0086
摘 要:“三全育人”是我国高职院校落实教育方针与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理念与手段。图书馆建设体现了文化育人的本质内涵。本文从高职院校图书馆育人功能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图书馆育人对策,一是实现两个转变——由以服务为主的职能向服务与教育并重的职能转变,由“教”向“育”的转变;二是实施文化育人、服务育人;三是确立机制保障。  关键词:高职院校
摘 要:现如今,我国各阶段的教育都更注重素质化教育,高等院校也应在这一背景下加强教育管理。尤其是在当前这个“互联网+”时代,高等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可以获得极大的辅助,得以创新教育管理模式,提升教育管理质量。对此,高校需要认识高等教育管理创新的必要性,之后,可以从加强“互联网+”时代高等教育管理队伍建设、加强“互联网+”时代高等教育管理制度建设、建构与完善“互联网+”时代高等教育管理评价体系这几个方
摘 要:高职院校管理工作的水平高低取决于教学管理工作的优劣,其中,教学管理人员对这项工作的完成质量至关重要,他们是工作的直接推动者、参与者,但是当前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人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工资水平低于本科院校老师,在职称评定、职名提拔等方面均受到诸多限制。本文对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人员的现状进行分析,阐述当前高职教学管理人员在学生管理中面对的挑战,就提高高职学院管理人员待遇、综合能力及管理水平提出具
为了保证我国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职业素养教育应成为育人的重要内容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高职院校培养准职业人应兼顾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素养教育。本文结合本校职业素养教育探索的实践,分析了过去存在的问题,介绍了现行的方案与实施过程,期望能对职业素养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摘 要:近年来,党中央作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指示。只有建设优秀的高校校园文化,才能更具体、更深刻地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资料和信息中心,在建设校园文化过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本文将探讨如何加强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使之更好地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服务高校。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支持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