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引领or顺应

来源 :江西教育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_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主持人表扬“快静齐”做得好的班级,孩子们都欢呼雀跃。每次集合声响,我却不催促孩子出门排隊,而是要他们先把书本装好、穿配整齐、桌椅摆正,所以我们班孩子很少得到表扬。
  起初,孩子们都不理解,个个噘嘴抱怨。我说:我们班级本来就在一楼,得到表扬简单,但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们要养成有序、整洁、文雅的良好习惯。时间久了,他们也就有条不紊地收拾、整理后再集合。
  每每静处一隅,我想:一位教师的价值观真的应该引领所有孩子的价值观吗?早过而立之年的我,对荣誉、表扬看得比较淡,但这种心态适合渗透给孩子们吗?在我的影响下,孩子会不会都像我一样缺乏竞争意识呢?
  如果一位教师无权因自己的喜恶影响一个班级,那么一位校长有权拿自己的想法影响一个学校吗?今天,大部分学校都认识到教育技术、教学技巧不是最重要的,课程内容才是关键,各地对儿童课程的改革如雨后春笋。动物类课程、自然类课程、艺术类课程、社交类课程等纷纷进驻教室,在学校的行政推动下,教师、孩子、家长都深度卷入其中。开设“千人快板”课程的学校,不论孩子是否喜欢快板都要学习;主打“绳彩飞扬”课程的学校,无论身体条件和兴趣特长有何不同都要把跳绳作为必修;崇尚“童话”课程的学校里,演绎童话成为每个孩子的教育常态……“千校一面”消失了,“一校一品”终于形成了,一个个可爱的儿童很快被塑造成了快板、跳绳和作文高手。
  教育即服务,她本应为儿童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最适切的服务。随着国家对学校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和办学要求的不断提高,学校纷纷由追求规范转向追求特色,然而我们是否思考过:这种全校乃至区域性的特色真的是孩子们自己选择的吗?喜欢曲艺的孩子在“绳彩飞扬”的学校只能以跳绳为主,有运动特长的孩子在“童话校园”里只能跟着“童话活动”走,学校的“大个性”完全淹没了每个孩子的“小个性”。
  成尚荣说:现代教育的立场,就是儿童立场。在飞速发展的今天,教育不能仍停留在规模化、精致化、模型化的批量生产层面,她应聚焦到每一个孩子,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尊重儿童。在现代学校的课程设置上,校长要有较强的课程领导力,力争让孩子能够根据自己的禀赋和兴趣真正实现课程的“私人定制”。
  “顺木之天以至其性。”以成人的思维和判断去引领孩子的教育,仅仅是我们成人视界里的教育。关注每个孩子特点,尊重每个孩子个性,并顺应他们的特点和个性开设适合他们的课程,才是真正儿童视界里的教育!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小学)
  □责任编辑 李杰杰
  E-mail:731836457@qq.com
其他文献
怀小宝时,我曾对大女儿格格做了许多思想工作,所以她非常期盼妹妹的出生。但是,当小宝真的出生时,格格依然出现了许多反常的表现。我自己也是独生子女,在应付家有二宝的关系上并没有实践经验,所以,如何公平对待两个宝贝,是我正在研究和学习的一个课题,在这里和所有二宝妈妈一起分享心得——  大宝变得敏感易怒了  我正在给小宝喂奶,格格走了过来,伸手就摸小宝的脑袋。由于怕她动作没轻没重,我和格爸不约而同地大叫起
跨文化语用学是研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语用交际的语言学应用。汉英之间跨文化语用学的研究,以汉语为基础,以语言的差异性和语用学为理论背景,以对比和比较为主要方法,观察
“红”与“red”作为中国和西方的重要词汇,不仅承载着表达红色这一基本色彩的作用,更反映出中西不同的社会习俗、文化背景、价值观等。了解、学习两者之间的异同,对跨文化交际
杨澜,既是一名资深传媒人,也是一双儿女的母亲,她的智慧和练达,不仅体现在成功的事业上,更反映在对子女的养育上。她说:做父母并非易事,身教比言传更有说服力,别把劲儿都使在孩子身上,如果自己充实、快乐、有责任感、有情绪管理能力,孩子会模仿你的。  最重要的是让孩子看到父母如何做人  作为一名职业女性,我也曾困惑于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每次收拾行李准备出差时,就觉得做了一件特别对不起孩子的事。经过一段时间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研究对类比语料库的语言特点进行类比分析,包括词汇、句法和语篇三个层面,基于自建语料库,通过对自建语料库在这三个层面的分析与比较,最后得出新闻英语语言特征。研究结果显示
词汇语用学是20世纪末期国外语言学研究领域出现的一门新的分支学科,它以研究词汇为基础,对词汇在使用过程中的意义进行研究。词汇语用学是通过对词汇的详细叙述而对涉及到语义
文章首先列举了“吃”字家族的代表性成员并对它们进行了语义分类,最后从认知语言学的隐喻和转喻理论出发探究“吃”字家族的隐喻和转喻认知模式。
当前,文学翻译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环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作为翻译最重要的中间人—译者也引起了人们普遍的关注和思考。在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究竟起着怎样的作用?本文将从
《文选》诗、赋体下都列有“哀伤”类,所录抒发哀伤之情的作品更多.本文从生命无常之痛、女性命运之悲、人生际遇之恨等三个方面对《文选·赋》哀伤类予以分析,以期使人们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