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浅谈

来源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zh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一个良好的数学问题情境,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其自主地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问题的解决过程。
  创设故事情境,激发求知欲。故事的魅力是无穷的,它能在第一时间抓住小学生的注意力,把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故事情境:在数学王国里,有很多很多的数,其中有一对兄弟长得非常相似,它们是351.6和35.16。你能分辨出它们的大小吗?学生通过观察回答:351.6>35.16。教师继续引导:“如果这兄弟俩能相互团结,和睦相处该多好呀,可是351.6仗着自己大,对35.16不仅不爱护,反而经常欺负它。这件事被生活在它们身边的小数点知道了,小数点决定为35.16讨回公道。这天,351.6又在耍威风,就在它得意洋洋的时候,小数点悄悄地从1的右下角来到了3的右下角,把351.6变成了3.516。大家再看看这个数,还能神气吗?为什么呢?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导致数字的大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故事很简单,但学生很感兴趣。在这样有趣的情境中,学生都愿意主动思考,为牢固掌握这一知识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创设游戏情境,促进师生互动。小学阶段学生的发育还不成熟,设计游戏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让他们在兴趣的引导下积极探索和学习。
  在教学“计算10以内加法”时,笔者准备了“找朋友”的游戏。把1~9的数字卡片分别发给学生,让他们戴在胸前,全班学生围成一圈做丢手帕的游戏。捉到谁,谁就站到圈的中央,找出自己的朋友数字,凑成10就能让朋友来搭救自己。可以是两人做朋友,如3和7;也可以是三人做朋友,如1、4和5;还可以四人、五人做朋友,朋友越多越好,根据找到朋友的人数多少,用掌声鼓励,找几个朋友鼓几次掌。在游戏中,学生不知不觉地掌握了知识。
  创设生活情境,拉近与数学的距离。把问题情境生活化,就是把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学习《认识人民币》时,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标注了价格的文具,然后模拟一个日常文具销售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如,一位学生当销售员,一位学生购物,让学生自己决定买什么,用哪种钱来购买。这样的活动,不仅能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还能加深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
  创设全员参与情境,由浅入深。问题情境的创设要以学生为主体,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参与问题探究的过程。同时,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应做到熟悉教材,掌握知识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比如学习《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教师应让学生先复习相关旧知识,如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商不变的性质、小数点的移动引起数的大小的变化等。在此基础上提出新问题“0.56÷0.4=?”再向学生提问:这道题能直接计算吗?为什么?学生回答后再问:怎样使除數是小数的除法变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根据什么道理呢?学生积极讨论,根据商不变的性质,把除数是小数转化成除数是整数,得出0.56÷0.4=5.6÷4=1.4,最后围绕这一设计再做针对性练习。
  (作者单位:武汉市黄陂区前川街道涂店小学)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驻训环境对军官的血压的影响。方法对2019年6月抽调到某地域驻训的26名军官和当地常驻21名军官在同一天的体检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比较两组间血压的差异。结果驻训军官
目的探讨血清热休克蛋白90(HSP90)在肝细胞癌(HCC)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检测240例HCC患者血清HSP90及甲胎蛋白(AFP)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HSP90和AFP对HCC
目的测定α-MHC24-脱氢胆固醇还原酶基因(DHCR24)转基因小鼠的行为学特征,研究该基因对小鼠活跃性和探究行为的影响。方法构建α-MHC DHCR24转基因表达载体,显微注射法获得C57B
交联聚乙烯电缆的定时检测,在电力系统中的运行当中是极其重要的一环,但是,针对交联聚乙烯电缆材料的特殊性,传统的直流耐压试验方法,及工频耐压实验方式无法准确测量。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