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奈姆瓦夏:时光停驻于此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un35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莫奈姆瓦夏的城市依山而建,分为上城和下城,上城大部分已成废墟。

  自雅典驱车一路西行,过科林斯运河转向南,就进入了曾经金戈铁马的伯罗奔尼撒半岛,《荷马史诗》中的“黄金国度”迈锡尼文明遗址就在路旁不远处。再经过特里波利、莫拉伊,以及曾以“铁与血”载入史册、如今已沉寂千年的斯巴达,当86号公路终于弯向米尔托翁海,莫奈姆瓦夏(Monemvasia),这块突出于海中的巨大岩石,就跃入眼帘。
  它的身世要追溯到公元前300多年,一场地震将其与大陆切断,使它突兀地立于海中,距离海岸只有几百米。又过去了几百年,在6世纪晚期公元583年左右,一群斯巴达人为抵御斯拉夫人和阿瓦尔人入侵逃到了这里。他们在岩石小岛的背面建造了坚固的堡垒和城镇,巨大的岩石成为天然的遮蔽,帮助他们避开敌人的攻击。公元10世纪以后,这个城镇和要塞蓬勃发展,成为从君士坦丁堡向西往来地中海的贸易商们的重要海上驿站。原本,到达莫奈姆瓦夏的唯一途径是乘船,1071年人们修建了一条渡桥,将堡垒入口与拉科尼亚海岸连接起来。
  站在陆地上,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过去,莫奈姆瓦夏都仅仅是一块海岸边突兀的巨岩而已,堡垒和城镇完全隐藏在人们的视野之外。这也正是它的瑰异之处。
莫奈姆瓦夏的城镇隐藏在人们的视野之外。

  沿着长长的渡桥登上巨岩,走在依山而建的荒凉公路上,抬头看看光秃秃的石山,不由对所谓的古堡传说产生巨大怀疑。但当穿过公路尽头的弯曲山洞,走到洞口的另一边,我仿佛跳入兔子洞的愛丽丝,惊诧于豁然现于眼前的这个奇妙世界。
  时光仿佛倒流了几百年,这里没有柏油路,没有任何车辆,只有刚好容两人并行的窄窄的石子小道,眼光所及,竟然也看不到电线、电话线。在岩石上层层上爬的石头小房子通常妆点着暗红、暗绿色木头窗棂,一些被重建、修缮过,但它们都还保持着12世纪甚至更早以前的面貌。带路领着我去民宿的希腊姑娘说,这里是欧洲唯一一座从未停止有人居住的古堡,不过现在镇上只有10个永久居民了。
小镇俯瞰着米尔托翁海。

  再回头看看进入小城的山洞口,仿佛一个时空之门,莫奈姆瓦夏的出入口只有这一个,它的名字也由此而来——在希腊语中,莫奈姆瓦夏的含义为“独一门户”。
  曾九次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著名希腊诗人扬尼斯·里索斯(Yannis Ritsos)就出生在这里,他将他的家乡莫奈姆瓦夏描述为“石船”。
  这座历史独特的“石船”,见证了伯罗奔尼撒半岛中世纪以来的千年兴衰。10世纪,莫奈姆瓦夏发展成地区航运和贸易枢纽。在其后的漫长岁月中,小城先后成为拜占庭帝国、罗马教皇和威尼斯公国的领地。1540年,威尼斯公国将它割让给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此后,除威尼斯人两度短暂回归先后不足10年外,莫奈姆瓦夏一直处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统治之下,17世纪人口一度达到40000,直到1821年希腊独立战争爆发。
  镇上那些被历史浸透了千年的建筑,多数在12世纪拜占庭时期创建,1679年威尼斯人又为城镇改建了部分房屋和城墙。走在鹅卵石铺就的小路上,稍微抬起头,就能看到层叠的木头窗棂和其上的高远蓝天,每一个弯道都赠予我一道独特风景:一座石头拱门框起大海、碧绿藤蔓攀上赤瓦的屋顶。爬得越高,越难分辨出那些石头房子和露出地面的岩石。
  莫奈姆瓦夏的整个城区并不大,宽约三百米,长一公里,贯穿全镇的中央鹅卵石街道一直是主要的商业区,有小酒馆、咖啡馆以及出售纪念品和传统产品的商店。这条路通向一片中心小广场——扎米奥斯广场,面对广场的是博物馆,它在土耳其统治时期曾是清真寺,如今收藏着莫奈姆瓦夏的考古藏品。一边是公元6世纪修建的克里斯托·埃尔科曼诺斯(Cristo Eikomenos)教堂,它被认为是最能代表文艺复兴时期特色的建筑之一。广场面对着蔚蓝的大海,天气好的时候阳光充足,游客们最喜欢坐在这里拍照,小镇里的公共宠物猫咪们也会溜达到这里和人们玩耍。广场下面就是悬崖,波浪不断拍击在崎岖不平的石头墙壁上。
每一个转弯都是一道风景。
镇上的建筑仍然保持着12世纪以前的原貌。

  山下的热闹城镇总是能吸引更多游客,其实莫奈姆瓦夏还有建在悬崖之上的山上城镇。从镇中心上山只有一条蜿蜒曲折的石头小道,要走20分钟才能到达山上古老的卫城。经过上千年的磨损及阳光暴晒,路上的石头像被抛过光一样滑溜溜,我就这么一路踉跄着,有时不得不紧紧抓住路边的矮石墙、手脚并用着爬上了岩山的顶端。
  山顶仅存的是坐落在悬崖上的索菲亚教堂,俯瞰着米尔托翁海。当天空晴朗时,站在教堂外的平台上,可以看到克里特岛。白发的看门人显然没有想到这个早春的淡季还有游客来参观教堂,慌忙从晒着太阳打盹的状态中回过神来,问我从哪里来。
  建于11世纪的索菲亚教堂仿照伊斯坦布尔的索菲亚大教堂修建,是希腊最古老、最重要的拜占庭式教堂之一。与它的“姐妹”经历相似,命运多舛的索菲亚教堂也曾在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一度被改为清真寺。到了威尼斯公国统治时期,它又成为天主教圣母卡米尼修道院。1821年希腊独立战争爆发后,它恢复为东正教堂。看门人说,在过去,共有大约40座教堂存于莫奈姆瓦夏,现在,还有15座。
  索菲亚教堂周围的上城原本是莫奈姆瓦夏最富有的地区,遍布昔日富人们的居所。1821年城市自奥斯曼帝国统治下解放,在那之后,多数房屋就逐渐废弃。数百年光阴过去,如今这里只剩一些残破石墙,辨认不出当初房屋的样子了。
  岛上的废弃房屋并不能随意修复。希腊文化部从80年代开始,就禁止当地改变现有房屋和遗址的原貌,更不能兴建现代建筑,过度开发。要想获得修复许可,必须提供房屋的原始平面图或照片,以便依照原貌进行修复。正因如此,莫奈姆瓦夏得以静静地偏安一隅,直到80年代末才开始陆续有游客发现这里。目前岛上的旅店,多为民宿,无论外观还是室内装饰,仍然保持着小岛的原味。
  站在索菲亚教堂周围的上城遗址边,看着日落之前的余晖和下城亮起的橘色灯光,这是莫奈姆瓦夏一天中最美好的时光。被巨岩拥抱在怀中的城镇俯瞰着静谧的海湾,千年间的舳舻千里和“城头变幻”已经融入历史,今天的莫奈姆瓦夏成为希腊一个低调又小众的蜜月胜地,与世无争地静躺在伯罗奔尼撒半岛的一角,抖落一身历史的尘土。
其他文献
她是个小女人。  为什么说是小女人呢?  很简单,她才21岁,却有了1周岁的女儿。她办过婚宴,有老公。但她没领结婚证。先前,是年龄小不能领,现在,她又不想领了。  从她发的微信里,我见过她老公的照片,矮矮的,胖胖的,和苗条貌美的她站在一起,很不般配。这让我想到了一部电影的名字,是的,《美女与野兽》。  午后的办公室,暖暖的阳光透过洁净的玻璃窗洒进来。办公桌前,坐着她,也坐着我,懒懒的,多想这一刻有
在这个寒冷的冬季,晚上躺在床上,断断续续读完一本书。这是一本散文集,书名为《走着走着花就开了》,是姑苏小女子曹丽琴所著。  初识曹丽琴,是陪散文评论家王聚敏经镇江去丹阳,小曹也从苏州赶过来听讲座。时间短暂,匆匆一晤,未及叙谈。数年后,省作协在镇江南山的碧榆园召开苏南片作家会议,又和小曹相遇。此间,我们有了较多接触和交流,在一起游了镇江的北固山、西津渡,也一起去了丹阳的天地石刻园,并和叶兆言、储福金
图/IC  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下称七人普)主要数据公布。结果显示,最近十年中国人口总数保持增长,但人口发展中面临着一些结构性矛盾,如劳动年龄人口和育龄妇女规模下降,老龄化程度加深,总和生育率下降,出生人口数量走低等。  据七人普数据,2020年中国人口总量为141178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下同)的133972萬人相比,增加7206万人,中国仍然是世界第一人口大
2002年至今,《金山》承办的中国微型小说学全年度奖成功举办了14届。该奖项的影响力和权威性得到了业界的公认。它由《金山》杂志承办,却并不仅仅立足于一本刊物,而是立足于全国,面向整个华语世界,作者自薦、刊社推荐,权威专家严格评审,14年以来发掘出近1600篇优秀微型小说,硕果累累,形成了中国微信小说的一座金山,是广大微型小说读者、作者、研究者学习和研究微型小说的宝库。  《金山》微型小说年度奖,已
乔迁,本名乔立波,已发表作品近千篇,出版中短篇小说集、小小说集共八部。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讷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刘三婆是我们村的媒婆,特有名气,不光是我们村娶妻嫁女找她,方圆几十里的村子都找她。  早些年的乡村,婚姻大事,除了爹娘做主,还得靠说亲的牵线搭桥。刘三婆牵线搭桥的事做得最好,几乎是牵线一对成一对,搭桥一家成一家。刘三婆因何有这样的能力,靠的就是她的一张嘴。刘三婆的嘴里,有一只特别灵
年 老的女人都是这样的吗?林素雅定定 地看着外婆。  外婆连锅端起,用铁铲在锅里捣来捣去,然后用铲子这里盛一点那里盛一點,直到最后只剩下锅底和铲子在沙哑地吆喝。林素雅忽然发现,桌上的四只碗,装得都很均匀。  接着,外婆又开始给锅里盛水,用抹布一点点地沿着锅沿慢慢地擦,然后抬头看着她说:“我想煮花生米给你吃,可我不知道放哪了。你说,人老了是不是越来越没用了?”  林素雅没有搭话,只是用手轻轻地抚了一
市里要参加省運会,百米选拔赛正在举行,主管体育的局长亲自到场,百米选拔开始后,一名运动员突然摔倒,后面跑上来的运动员只有一人停下,把伤者扶了起来。局长说:就选那个扶人的运动员!众人不解,局长说:省运会万一我们得不到比赛奖牌,夺“体育道德风尚奖”就靠他了!
镇江的山头都很低矮,但要走出这片“山区”也不是易事。张波是例外,他被省城挖走了。穷乡僻壤的树,要是长得好看,就会被挖走,运到城市里充当风景,这叫移植。张波因为身上有些本领也被移植走了。这是好事,可以大展鸿图了。但我们和他曾经喝过酒闹过事,算是有点兄弟情谊,所以舍不得他离开,而将这次移植定性为“劫持”。  在镇江,他是一个浓墨重彩的人,走的时候却是净身出户。他也没有辎重,他也没有细软,就是一张面孔、
二爷的代销点被遗忘在村庄的角落里,代销点三个字经过风吹雨打,早已模糊不清。  曾经,二爷的代销点是我们村的经济中心。它雄踞在村庄两条主干道的交汇处,三间瓦房,坐北朝南。墙上有“代销点”三个大字,隶书,苍劲有力。  它的格局和当时国营商店格局相似,一条水泥台子把代销点分为两部分。最里面是个特制的木质货架,被分成无数个小格子,里面填满了商品,有针线、樟脑油、圆珠筆芯、洋火洋油……二爷站在水泥台子前面笑
爷爷过生日,饭店里高朋满座,觥筹交错,热闹非凡。爷爷兴奋地对家人说,我們一家子大小都是当官的,小孙子官最小,知道把学校的校长和老师请来还回赠礼物,人小鬼大,前途无量。  几年后。爷爷在监狱里握着孙子的手,以后家里靠你光宗耀祖啊。孙子说,爷爷你撤职后,爸妈被撤职,我也被撤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