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城市管理“聪明”起来

来源 :当代党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145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久前,江北区江北城街道,一块路面突然沉陷。
  这天下午3时32分,市政监督员向智慧城管系统反映了这个情况。下午3时53分,市政设施管理所工作人员到达现场。
  “都退后,地下有沉陷。”市政工作人员利用探地雷达检测,发现在问题路面周围,约20平方米左右的路面地下都已是空心。通过向地下压注水泥浆、再对路面进行平整处理,4天后,发生问题的路面已经可以正常通车了。
  “如果没有智慧城管系统,我们不会这么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果没有探地雷达这样的智慧设备,我们也无法发现地下的沉降。两者缺一,都可能导致事故发生。”江北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主任曾卿华介绍说。
  城市管理,考验一个政府的智慧。
  “以前的城市管理谈不上精细。如果城管部门没巡查到,又没群众投诉,问题就发现不了,也解决不了。”曾卿华说,“解决问题也都是用土办法。管网堵了,靠市政工人跳下去清淤。下井会不会有危险?那就扔只鸡,鸡没死,人就下。”
  这样的土方法,严重制约了城市管理的效率。
  能不能通过新设备、大数据、物联网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思路决定出路。
  通过上线智慧城管系统,如今,江北的地下管网成了探地雷达、爬行机器人、管道潜望镜、管道检测车等高科技设备大显神通的舞台。它们与后方保存着全区131公里地下排水管网全部地理学信息的大数据系统一起,高效地保障着江北“静脉”的安全。
  路灯智能管理系统直接以电流变化判断路灯是否正常工作,并自动提示检修,不仅在最短时间内让路灯重亮,也不会出现人工排查可能导致的疏漏。
  每台洒水车都加装了传感监测设备和GPS,通过安置在江北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的电脑,它们的运行轨迹和水压状况一目了然。
  不仅如此,江北还积极布局物联智能感知系统,在井盖、路灯和树木等设施上试点加装智能传感终端,及时发现和传送异常报警信息。
  除了智慧城管系统,在行政审批、基层党建、监督执纪、基层管理等方面,江北区也进行了大量智能化探索——
  如江北区五里店街道,开发了“e”线牵政务服务平台,将清扫保洁、综合治理、党建群团、劳动监察等各类业务网格全部统一到街道76个责任网格和286个基础单元格当中,通过“多网合一”实现街道所有管理和服务事项运行一张网,统筹指挥一幅图。
  当地纪检监察部门搭建起“智能监察”大数据运用中心平台,通过与财政、审计、国资等业务部门的数据库整合,有效监管公务用车、公务消费,实现对与“四风”问题有关“异常数据”的实时预警和分析处置。
  “重庆江北网”结合行政审批大厅、街镇行政服务大厅、社区村便民服务大厅三级实体服务大厅,利用移动终端APP、微信公共服务账号及非税收入统一支付平台,构筑全天候网上“政务超市”。同时率先上线重庆首个智能党建大数据平台,链接数据“孤岛”、再造党建流程,通过整合基层组织管理、党员管理服务、党员学习教育、干部平时考核、党内精准关怀等功能,实现党建信息智能分析、党建服务便捷高效、党建决策精准科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囊括组织工作全领域的江北智能党建新格局正在形成。
  【心声】
  以往办证要一趟趟跑社区,而且很久才能办下来。现在,办个独生子女证,网上申请、审批,现场核实领证就行了。
  ——江北区南桥寺社区居民 陈源芝
  护士注册这件事,现在在网上申报就可清楚地看到所需材料。申请提交后,工作人员会在1—2个工作日内预审,预审通过后,会以短信方式告知申请者到现场提交纸质材料,以前办理时间需要20个工作日,现在已经缩短到了10个工作日了。
  ——渝中区行政服务中心大厅办事员 曾晓光
  当路灯电压、电流等发生异常,城市照明综合管理系统则会报警,并将故障信息传回系统中,自动生成工单,申请维修处理。系统智能检修,高效准确,为人工巡检减轻了压力,极大提高了故障检修的工作效率。此外,每盏路灯上都粘贴有标识信息的“二维码”以及路灯监控中心电话,市民若发现路灯出现故障,还可通过扫描二维码,獲取该盏路灯的信息,打电话报修,使路灯检修管理过程更加智能化。
  ——江北区城市照明管理所副主任 黎彬
  【支招】
  要推动政务智能化,一要加强基层服务创新,提升普惠化水平,把在线公共服务延伸到最末端、最基层、最艰苦的地方,实现让“数据翻山越岭、百姓信手办理”。二要加强业务流程创新,提升亲民化水平。三要加快标准规范创新,提升个性化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办事需求。四要加强技术创新,提升智能化水平。
  ——国家信息中心主任 程晓波
  基于国内外政务大数据发展现状,以及在国内外政府大数据应用发展的基础上,中国政务大数据发展应坚持整体性政府、透明化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三个基本方向,同时避免将大数据等同于开放数据、共享数据和海量数据的三大认识误区。
  ——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分析处副处长、国家发改委互联网大数据分析中心主任助理 王建冬
  在互联网智慧政务服务渐成新常态的环境下,政务服务的智慧化成为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抓手。要想打破“信息孤岛”的局面,政府部门要加强相互合作、资源整合、优化配置,在此过程中,政府部门要从互联网使用者变成规则的制定者。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理事长 马利
其他文献
中共重庆市委党建门户七一客户端,面向全国组工系统及各条战线,开展“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征文活动。  一、征文主题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党建思想和全国组工会精神,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结合学习、思想和工作实际,畅谈思考、认识、体会,交流做法、经验、成效。  二、征文时间、应征对象  即日起至2018年11月30日结束。  征文对象:全国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有关专家、学者及各类人才。
“今天研究了脱贫攻坚相关工作,要理清思路,抓住重点,紧扣农旅融合,夯实农业基础……”  2018年7月5日晚,巫溪县红池坝镇九坪村便民服务中心的一间办公室,董鹏一头扎进堆成小山的工作笔记里,正为村里争取项目资金制订方案。  自从来到九坪村任第一书记,一年来,这位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蔬菜科科长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这片土地。  从农学博士到第一书记,董鹏利用专业知识,摸清村情、制订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引进
2018年5月17日7点33分31秒,中国西北某基地,"重庆两江之星"火箭点火升空。持续飞行5分钟之后,火箭落入预定区域。"重庆造"火箭首飞圆满成功。"重庆两江之星"是国内首枚由民营企业自主研制的商业火箭。它的成功"首秀",对国内航天航空工业的意义不言而喻。这枚火箭不仅名字里包含了重庆,它更是一枚实实在在的"重庆造"火箭。
古人云:“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起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治未病”作为中医的核心理念之一,主要指的是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从源头开始治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做到防微杜渐,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  对于长江经济带的保护与发展,也需要借鉴“治未病”这样的“疗法”,常治无病之病,常治无患之患。  长江母亲河历经几十年的大开发、大建设,从开山采石的爆破声到林立的烟囱厂房,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如
城口县左岚乡启动“乡风红黑榜”促乡风文明提升试点活动,各村本着公平、公正、公开原则进行评议,将本村评选结果公布在“乡风红黑榜”上。  红榜中对关心集体、孝敬父母、诚信守法、环境卫生等先进典型和好人好事进行大力宣传,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黑榜将各种生活陋习、违法违纪和有悖于倫理道德的行为曝光,以舆论压力促进乡风文明培育和美丽乡村建设。通过曝光陋习行为或陋习户,引导农民群众树立乡风文明新观念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这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是广大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必由之路,也是切实解決党内突出问题的有效举措。组织部门作为党委的重要职能部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必须做守纪律讲规矩的“排头兵”,切实以严实的作风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到实处。  做守纪律讲规矩的“排头兵”,就要把政治定力的基石立得更牢、更稳。组织部门是政治机关,组工干部肩负着为党和人民选好人
2017年8月10日,垫江县桂阳街道天宝社区“两委”会议室里,党支部书记洪武勤正埋头学习文件:《垫江县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基本规范》。文件一共24页,正文篇幅不过万余字。  “莫要小瞧这个文件,它可是我们开展组织生活的‘宝典’——规范开展‘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的全部步骤、内容、考核办法,全都在这里面了!”洪武勤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党员发挥应有作用,党的根基才能牢固,党才
前段时间,“福耀赴美设厂,曹德旺跑了”的传闻,引发广泛关注。真相到底如何?  1987年,做水表玻璃起家的福耀转入汽车玻璃行业。当年,正是痛感于汽车玻璃全是国外品牌,且全球80%的市场被日本ASAHI、法国圣戈班等四大巨头垄断,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曹德旺立下志向:“为中国人做一片属于自己的玻璃!”  2005年之后,我国汽车工业开始爆发式增长。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居世界第一。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强调,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贯彻落实这一要求,必须强化责任、制度、问题三个导向,推动主体责任、制度基础和作风建设向基层延伸,不断厚植党的执政根基。  强化责任导向,推动主体责任向基层延伸。必须增强基层党组织管党治党意识,抓住落实管党治党责任这个“牛鼻子”。一要完善责任体系。全面厘清县、乡镇(街道)、村(社区)权责界限,逐级签订“军令状”,层层压实责任、传导压力,形成责任链
周培全是九龙坡区民安华福社区党委书记。从他的办公室里望出去,正好能看见一片林立的居民楼。  2017年4月6日下午,春日阳光铺满了办公室的地面。透过落地窗,一转头就能看到暖阳下悠悠散步的老人,背着书包放学的小孩。  这是一个入住居民超过4万人的公租房小区。眼前温馨宜居的景象,是周培全和同事们持续努力的成果。  这几年,公租房小区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市拔地而起,惠及群众超过90万。随着大量人口入住,公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