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网络理论视域下职业教育集团的优化转向

来源 :职业教育(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pengt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社会力量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已有研究发现职业教育集团需要不断优化运作,由于成员合作不紧密、机制不健全,导致“集而不团”,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成为有效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关键.职业教育集团实质是多元主体合作的社会网络,以80个全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典型案例为样本,分析职业教育集团的社会网络特征.依据社会网络理论,职业教育集团成员结构应该从单核差序向多核共生转变,成员行动关系应该从人才输送向推动生产转变,集团功能应该从分散目标向服务聚焦转变,为职业教育集团的示范评选和实践运行提供指导.
其他文献
邢福义教授任总主编的《全球华语语法·香港卷》2021年9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全球华语语法·香港卷》由香港岭南大学田小琳教授担任主编,首次对香港社会流通的书面语港式中文的语法进行了系统细致的描写,展现了港式中文语法的主要特征和基本面貌,内容包括概论、词法、短语、句法、篇章等部分,还论及粤语语法对港式中文的影响。语料涉及范围广泛,包含报纸、期刊、书籍、政府文件及语料库材料;题材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娱乐等方面。研究上,运用了“普-方-古-外”综合比较的方法。该卷对于深入认识港式中文作为香港的社区语体有
以386名中职生为研究被试,调查他们的校园欺凌、自尊与心理健康状况,并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中职生遭受的校园欺凌情况总体处于较低的水平,但遭受语言中伤及人格侮辱的比例较高;中职男生的自尊及心理健康的水平显著高于中职女生;中职生的校园欺凌、自尊与心理健康呈显著相关,并对心理健康具有显著性预测作用.
为了调查中职学生校园欺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对PISA (2015)中职学生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 表明,中职学生校园欺凌发生率为22.14%,欺凌形式主要以身体欺凌为主,男生欺凌的发生率是女生的1.95倍.在个体层面的影响因素中,家庭经济地位、教师支持、纪律氛围、归属感越高,欺凌行为发生率越低;在学校层面的影响因素中,学校位置越偏僻、男生比例越高,欺凌行为发生率越高.针对中职学生校园欺凌的干预提出了关注重点群体、提升教师反欺凌能力、构建校园反欺凌氛围等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