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华语语法·香港卷》面世

来源 :汉语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rz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邢福义教授任总主编的《全球华语语法·香港卷》2021年9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全球华语语法·香港卷》由香港岭南大学田小琳教授担任主编,首次对香港社会流通的书面语港式中文的语法进行了系统细致的描写,展现了港式中文语法的主要特征和基本面貌,内容包括概论、词法、短语、句法、篇章等部分,还论及粤语语法对港式中文的影响。语料涉及范围广泛,包含报纸、期刊、书籍、政府文件及语料库材料;题材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娱乐等方面。研究上,运用了“普-方-古-外”综合比较的方法。该卷对于深入认识港式中文作为香港的社区语体有
其他文献
阐述核心素养下的阅读教学观和融合“阅读圈”理念的互惠式阅读教学。以《科林英语》第13级Born to Be Free阅读课教学为例,分析融合“阅读圈”理念的初中英语互惠式阅读教学策略。指出融合“阅读圈”理念的初中英语互惠式阅读教学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能够创设逼真的阅读环境,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使其产生积极的阅读体验,实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提 要 中山大学中文系神经语言学教学实验室面向语言障碍筛查开发的汉语儿童言语交际水平评估系统,以一套固定程序作为引导,能在短时间内快速采集儿童的言语数据。基于这个评估范式,实验室采集了大量2~14岁儿童言语交际过程中的言语数据,从语音、能产性、流畅度、语法、语义、逻辑六大语言维度出发,细分为16项指标对语料进行人工标注和机器识别,建立起一个应用于语言能力评估和语言障碍筛查的汉语儿童言语数据库,可以
提 要 老年个体的认知障碍与其在语用交际时的表现特征密切相关。言语行为是评估语用能力、判定语用障碍的重要范畴与核心指标。我们以言语行为为基本单位,构建了认知障碍老年人语用障碍的多模态分析框架,将个体的“言、思、情、貌”及语境因素纳入统一考察范畴。通过个案分析及对比研究发现,阿尔茨海默病老年人因认知功能受损,其言语行为会在依存性、核心内容、情感状态等维度出现问题;在实施言语行为时存在人际层面的话语补
提 要 对比分析6~7周岁汉语高功能自闭症与正常儿童在会话中的他发自我修正现象后发现,在会话交际过程中,自闭症儿童不仅产出的指称障碍和预判/可接受性障碍这两类会话障碍显著多于正常儿童,且总体修正成功率低于正常儿童。面对儿童产出的不同会话障碍类型,成人引发策略的选择存在显著性差异。当成人使用不同力度的引发策略时,儿童的修正策略选择存在显著性差异,且不同力度的引发策略下自闭症儿童的修正成功率低于正常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