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革新:中国早期工业题材电影中工人阶级“主人翁”身份确立的一种路径

来源 :电影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早期的工业题材电影中,“技术革新”是一个重要议题.技术革新并非止于技术层面,更是一个知识、思想乃至政治命题.这一时期的电影作品对技术革新的主体——工人的描写,呈现出从宣传工人的“主人翁”身份,到解决工人以“主人翁”身份进行技术革新的知识生产问题,再到从制度层面对技术革新中工人“主人翁”身份的认可的变化.至1954年,工人阶级的“主人翁”身份在电影作品中得以完全确立,在电影领域呼应了工人阶级“国家主人”的新身份.
其他文献
迄今为止世界电影史的百年发展历程中,男性视角始终处于主流地位,而女性往往是被男性话语所建构的.但伴随女性导演成为可能,尤其当女性演员得以成功转型成为导演,其在电影行业的深刻体悟使其更注重破除传统影片中的被符号化的女性困境.导演身份的转变与女性意识的回归使得女性导演得以把握表达权,通过构建多样化的女性角色,反映当今现实中广大女性的意识觉醒与女性主体性回归.
国产影视动漫在近20年里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近些年一些优秀动画电影在院线获得成功,带动了社会大众对国漫兴起的热情.影视动漫作为数字创意产业的一部分,处于整个动漫产业链的前端,带动着整个动漫产业的发展格局.从产业发展的维度来看,推动国产影视动漫产业发展需要厘清动漫与产业、产业与产业政策、动漫产业与周边产业的关系,从全局来看今天动漫产业的发展变化,进而可以理性分析当下我国动漫产业发展遇到的问题和机遇.
2021年“元旦档”,韩延导演的作品《送你一朵小红花》以破10亿元的票房展现了这位新锐导演的商业执行力,作为“生命三部曲”的第二部,该片延续了《滚蛋吧!肿瘤君》对病患群体的关注,也进一步体现了韩延导演的个人风格与审美特征:漫画与卡通元素的融入,类型话语范式的重新建构,等等.韩延导演以其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呈现影片中强烈的现实观照性,以喜剧、爱情、青春等元素消解病患题材的残酷性,同时塑造了“青春新女性”的人物形象.
“土腔”作为一种电影风格,用同一套话语去解释表征离散、追问身份与归属问题的电影,从而避免了“土腔电影”概念的应用局限.而难民问题作为“土腔”风格电影的现实观照和对离散主题的极致表达,与性别政治、战争暴力的场域发生互动,想象主体跨越边境的欲望.难民在影片中,试图于侨居地以重新构建性别身份、文化身份、社会身份的方式获得认同,却在“白人凝视”下被视作“他者”,陷入再次流亡或者被驱逐出境的旋涡.
贾樟柯在纪录片《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中打通了生活和艺术的通道,借助个体讲述的真实影像以点带面地勾勒出七十年中当代文学与故乡的故事.在内容上与非虚构文学进行融合,延展了“套层”文本间的真实性和文献意义;在结构上融入篇章目录契合主题现代性,插入诗文朗读构建想象共同体;在意象上运用比兴手法隐喻理想生活,探索诗化意象的现实书写.通过三个维度的跨媒介建构,实现了多媒体融合语境下电影与文学的互动,形成了一次有意义的艺术探索.
中国和马来西亚自1974年建交以来,一向重视文化层面的交流,“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进一步推动了中马两国的影视作品交流,加深了互通融合,有助于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以及马来西亚华人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本文梳理了华语电影在马来西亚的发展状况,指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马影视文化交流的新机遇,并就中马影视文化交流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通过影视作品的交流增强公众对两国文化和社会的理解,进而树立中国在国际上的正面形象.
新世纪中国社会透视着“液态化”“大转型”的文化现代性格局.新世纪中国家庭题材电影中“家”的文化现代性,表现在乡村之家、城市之家和城乡之家的演变中.在现代乡村中“家”的乡愁伦理,含有家庭伦理、故乡伦理和民族伦理.现代城市中“家”的怀旧征候,存在家庭意象、家庭情感与家庭命运.现代城乡流变中“家”的主体反思,透视出现代身体和身份的生命感知.至此,新世纪中国家庭题材电影,勾勒出中国现代乡村、城市和城乡的社会演进与文化绵延.
鹏飞是中国内地新锐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代表作《米花之味》关注到了留守儿童和返乡者群体,《又见奈良》在中日两种社会文化语境中讨论战后遗孤的社会议题,始终保持着高度的社会学性质.他通过喜剧化、幽默化的叙事手法展现个体生活困境,从另一个维度实现了对于社会议题的阐释和解读.本文试以鹏飞最为大众所知晓的两部影片《米花之味》和《又见奈良》为例,分析他在影片中的喜剧化表达和悲剧性内核.
近年来,国内外对东方日常美学格外关注,导演张大磊一系列电影《八月》《下午过去了一半》等无不在实践着这一美学.这一系列电影不仅斩获金马奖、入围柏林电影节,还构建了东方美学电影的一种范式.在这些电影里,张大磊导演从感知性、含蓄性、诗意性上展示了东方日常生活中的美感,带观众感知时间以及东方细微悠长、节制浓烈的情感,从而聚焦东方美学于快速忙碌、机械重复的现代化生活的救赎意义.
在德国电影不断被政治、商业、娱乐碰撞的艰难境地下,柏林学派导演经常通过柏林电影节向观众展示他们对社会现实的极大关注,并以含蓄的人物及场景记录当代德国社会的变迁.克里斯蒂安·佩措尔德擅长用平铺直叙的镜头表现当下德国的种种困顿,捕捉人物的情绪,用孤独个体的诡异经历来暗示他对时代与社会的见解.本文从柏林学派电影现状入手,以《温蒂妮》为重点研究对象,分析其美学表达形式、象征符号意义、建筑与爱情的融合,阐明其独特的人物形象在历史与现实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