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外周血PBMC中Trx-1、Trx-2表达水平研究

来源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yc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检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硫氧还蛋白-1(Trx-1)、硫氧还蛋白-2(Trx-2)mRNA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60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肝衰竭组),3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慢性乙型肝炎组),26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的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提取总RNA,用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检测Trx-1、Trx-2 mRNA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肝衰竭组患者PBMC中Trx-1、Trx-2的mRNA水平较慢性乙型肝炎组及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同时,在肝衰竭患者中,Trx-1、Trx-2的mRNA水平与总胆红素水平(TBIL)呈正相关(P<0.05).Trx-1的mRNA水平与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呈正相关(P<0.05).此外,肝衰竭患者中死亡组Trx-1、Trx-2 mRNA的水平较好转者明显上调(P<0.05).Kaplan-Meier分析表明,Trx-1 mRNA水平较高的患者预后明显劣于Trx-1 mRNA水平较低的患者(P<0.05),其中Trx-1的截断值为0.635,敏感度为75%,特异度为64.29%.结论 Trx-1、Trx-2 mRNA及其反应的氧化损伤水平与肝衰竭的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相关,并可能参与了疾病的发生和进展。

其他文献
目的 阐明2008—2011年青岛地区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disease,HFMD)相关柯萨奇A组16型病毒(CoxsackievirusA16,CAl6)流行情况及VPl基因特征。方法首先采用荧光RT—PCR法对HFMD患者咽拭子标本进行总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l6)和人肠道病毒71型(humanenterovirus71,
期刊
目的 探讨CVB3的蛋白酶2A对真核细胞帽样蛋白翻译和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翻译机制的影响.方法 构建表达载体pcDNA3.1-2A,将此表达载体分别与pEGFP-N1、pGL3(F-luc)以及pIRES-GFP载体共转染细胞后,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表达,检测荧光素酶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CVB3病毒和pcDNA3.1-2A对真核生物翻译起始因子4GI
目的 制备针对人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Ⅰ (TIMP-Ⅰ)融合蛋白的单克隆抗体.方法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从纤维化的肝组织中扩增TIMP-Ⅰ编码序列,产物克隆入pQE31载体,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诱导表达后通过6×His标签进行纯化,用纯化后的蛋白免疫BALB/c小鼠,采用常规的细胞融合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并进行鉴定.结果 成功构建了TIMP-Ⅰ原核表达体系,并获得了重组蛋白.筛选出4株能稳定
目的 探讨2002-2011年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急性肝炎住院患者的病因.方法 统计2002-2011年地坛医院所收治的急性肝炎患者,总结急性肝炎病因变化的特点,并初步分析形成原因.结果 2002-2011年北京地坛医院收治急性肝炎6235名,年龄12~78岁.男性4309人,女性1926人.急性肝炎中,急性病毒性肝炎占70.44%~85.07%,CMV、EBV、药物性肝损害<5%,急性丁型及急性丙
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乙肝患者HBV基因型的分布及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 从1148份血清中筛选出HBsAg阳性血清200份.利用巢式PCR法扩增血清中HBV DNA S基因进行测序并分型;统计分析基因型分布及与临床表现的关系.结果 北京HBV有B、C、D三个基因型,其中B基因型17例(12.5%),c基因型116例(85.2%),D基因型3例(0.02%);在携带者,慢乙肝患者,肝硬化,肝癌中,B
目的 建立腺病毒3型(HAdV-3)感染HEp-2细胞模型,评价六神丸混悬液对腺病毒感染HEp-2细胞病变的抑制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六神丸在体外抗腺病毒的量效关系.方法 用乙醇回流法处理制备六神丸液.以MTT法计算药物的半数中毒剂量(TC50).通过三种不同给药方式即预防给药、治疗给药及直接灭活给药方式进行体外实验,观察六神丸液对HAdV-3感染HEp-2细胞病变所起的作用,并对药物的量效关系进行分
禽流感病毒(AIV)是一类可以引起禽类感染和(或)致病的A型流感病毒,它能引起大多数家禽、野生水禽的感染.部分禽流感病毒已经跨种属传播感染人群,1997年香港第一次报道禽流感H5N1亚型病毒能感染人类,不断出现的H9N2、H7N2、H7N3、H7N7等禽流感亚型感染人类的报道,并显示不同程度的致病性和病死率[1-3].2013年3月在中国首次报道新的基因重组H7 N9亚型禽流感病毒直接感染人类,导
期刊
目的 从北京地区一例急性期甲肝患者血清中提取甲肝病毒核酸,获得一株甲肝病毒(HAV)全基因组序列,进行相关分析.方法 分8段设计16对重叠基因片段引物,经提取病毒RNA、反转录、巢式PCR扩增及产物直接测序获得序列.结果 获得的BJ73全基因组核苷酸全长7477 bp,编码含2227个氨基酸的多聚蛋白;同源比对发现BJ73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均与LU38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9.1%和99.7%;VP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是日本学者Notomi[1]于2000年建立的一种新型的核酸扩增技术.近年来该技术在不断的改进和完善过程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病原检测,本研究就LAMP技术进展和病原检测应用这两方面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如下.1 LAMP技术的进展1.1检测反应的加速 提高检测反应的速度,缩短病原检测用时对于疾病的快
期刊
目的 研究上海闵行地区腹泻患者非O157型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非O157 STEC)感染情况及其毒力基因分布特点.方法 收集该地区三个监测哨点及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腹泻门诊患者肛拭样本及临床资料,通过培养、分离、生化鉴定及血清凝集等金标准确认非O157 STEC菌株.同时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毒力基因stx1、stx2、eae、hly、etpD、及katP.结果 380例(儿童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