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机械的水层交换效果及对池塘浮游植物的影响研究

来源 :农业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72680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研究了在开启3种养殖机械(叶轮式增氧机、涌浪机和耕水机)后的不同时间,对池塘水体溶解氧(DO)和温度的空间分布的影响;根据水层交换特点和养殖需要,对各种养殖机械的配置使用进行优化,提出合理的应用模式;同时研究优化后的养殖机械应用技术对池塘浮游植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池塘采用“叶轮式增氧机 涌浪机”的配置技术,既兼顾了养殖生产(夜间)应急增氧的需求,又能在白天达到良好的水层交换效果,同时能够改善传统养殖池塘以蓝藻门为优势群落的现状,使硅藻门成为优势群落。
  关键词:叶轮式增氧机;涌浪机;耕水机;浮游植物
  中图分类号:S955文献标识码:A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增氧设备在池塘养殖中的应用极大地增加了中国水产品产量[1],保障了养殖安全。当今中国成为水产养殖产量世界第一的大国,增氧机械的普及应用功不可没。增氧机已经成为全国推广最广、数量最多的渔业机械,是池塘养鱼的高产地区家喻户晓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养鱼机械[2]。
  增氧机不仅可以增加水中的溶解氧,而且可以排除氨、硫化氢等有害气体,而得到广泛应用的叶轮式增氧机还能搅拌水体,促进表层、底层水体的交换,改善底质环境;另外,高溶氧条件下有机质分解快速而侧地,浮游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盐补充快,从而增加池塘的初级生产力,为滤食性鱼类提供更丰富的食物来源[3,4]。目前已有的关于人工增氧技术的研究虽多,但这一人为活动对池塘养殖水质和生态功能的综合调控作用还所知甚少,另外增氧机或其它养殖机械的能耗和社会经济效益也缺乏量化的评价指标和体系。
  本文将以上所述内容作为主要对象和目标,研究叶轮式增氧机、多功能涌浪机和耕水机3种不同类型的养殖机械对池塘水体水层交换的能力和特点,优化完善养殖机械在池塘中的应用技术,同时探讨养殖机械的应用对池塘浮游植物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材料
  试验池塘面积047hm2(长100m,宽50m,平均水深16m),为主养团头鲂、套养鲢鳙鱼的养殖模式,密度为800kg/667hm2;对照池塘条件同试验池塘。
  试验仪器为YSI-58型溶氧仪3台。
  12研究方法
  121将叶轮式增氧机、涌浪机和耕水机应用于池塘水体,在半径10m处设置2个垂直深度(03m、15m),于机械开启后每5min读取1次DO和温度2个指标数据,直到底层的水体水温和溶解氧与上层水体基本一致(平均值差02)。应用Excel2010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将养殖机械的功率作为参考指标,计算单位能耗水层的交换效果,综合评价3种养殖机械的应用效率,并在此基础上优化水层交换技术。
  122将优化后的水层交换技术应用于养殖池塘中,同时选取一个养殖环境相同的对照塘(养殖机械只配置叶轮增氧机)。在运行60d后,分别在试验池塘和对照池塘的下风口处采集水样,并马上用1%鲁哥氏液固定,利用Olympus CX41型显微镜在10×40倍下,对浮游植物种类进行鉴定和计数。
  2结果与分析
  213种养殖机械的水层交换能力和应用技术研究
  211叶轮式增氧机(3kW)
  叶轮转动时,搅动水体产生水花,增加水—气界面接触面积及其相对运动,促进水体加速溶氧。同时,在搅动水体的过程中打破热分层和氧分层,达到上下水体对流的目的,使下层水体的溶氧水平提高[5]。根据试验结果所示(图1),功率3kW的叶轮式增氧机运转80min左右,可使距其10m范围处、水深15m处水体水温和溶解氧与上层水体基本一致。
  图1叶轮式增氧机试验池塘上下水层水体温度变化
  212涌浪机(075kW)
  涌浪机工作时,池水在其浮体叶轮旋转作用下,沿水面径向输出,向四周涌去,流速的加快将涌浪机旋转中心部分的流体压力降低,造成底层水流上升,从而构成一个大范围的立体循环水流。使整个水体都有机会与空气接触,提高了气液接触面积,强化了阳光利用率,促进了浮游植物的生长,充分利用和发挥了池塘的生态增氧能力[6,7]。根据试验结果所示(图2),功率075kW的涌浪机运转110min左右,可使距其10m范围处、水深15m处水体水温和溶解氧与上层水体基本一致。
  图2涌浪机试验池塘上下水层水体温度变化
  213耕水机(006kW)
  耕水机的工作原理是由电机通过减速箱带动耕板缓慢旋转拨动水体,使底层水向上提升,再由表层中心缓慢向外推开,形成一个大范围的立体循环弱水流,使整个水体都有机会与空气接触,被阳光辐照[8,9]。根据试验结果所示(图3),功率006kW的耕水机在运行9h后,可使距其10m范围处、水深15m处水体水温和溶解氧与上层水体基本一致。
  圖3耕水机试验池塘上下水层水体温度变化
  214应用效率分析
  从单位能耗来看,涌浪机和耕水机的水层交换效率要明显优于叶轮式增氧机。对白天光照天气较好的情况,使用涌浪机和耕水机即可满足池塘水质调控效果,但要满足整个池塘应急供氧要求,尤其是夜间和阴郁天气,还是需要保留叶轮式增氧机。3kW叶轮式增氧机的增氧能力在432~499kg/h之间,075kW涌浪机增氧能力在177~194kg/h之间,006kW耕水机的增氧能力为011kg/h左右。因此,池塘养殖适合采用“叶轮式增氧机 涌浪机”或“叶轮式增氧机 耕水机”的组合来调控水温和溶解氧。
  从增氧能力来讲,耕水机不能归属增氧机的范畴。且其调控时间过长,且功效偏小,易受光照时间、风速、风向等客观天气因素影响较大,具不稳定性。故而在养殖池塘采用“叶轮式增氧机 涌浪机”的配置较宜。
  22养殖机械的应用对浮游植物调控效果的影响
  221对照池塘和传统的池塘养殖一样,用单一的叶轮式增氧机来调控水质,其主要注重快速增氧,而忽略了水层交换技术。根据表1显示,对照池塘浮游植物种类是以蓝藻门为优势的群落。6260195114771023讨论   31水层调控效果分析
  养殖池塘在白天光照较好的情况下,由于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表层水溶氧量迅速升高,甚至达到过饱和状态[10];而底层水由于池水透明度小,光照条件差,浮游植物生物量小,同时底层的有机物质在分解过程中耗氧量很大,导致底层水体中溶解氧被消耗后得不到及时补充,溶氧量上升缓慢,在一些水质较肥,透明度较低的池塘,底层水的含氧量甚至会接近零点。因此,尽管养殖池表层的溶氧量可达到过饱和,而底层的溶氧量却很低,形成明显的分层现象[11]。这不仅使养殖池水体的物质交换受阻,且池底有机物质长时间处于低氧状态,不能彻底分解,形成许多有害的中间产物,严重影响鱼类生长。为了使养殖池不同水层之间的水体得到充分的交换,降低水层之间溶氧量的差异,改善底层水体溶氧量不足的状况,除了在夜间固定开启增氧机械增氧外,白天也需要开机对养殖池塘的水体进行交换调控[12]。
  仅对水层交换而言,3kW叶轮式增氧机开启80min与开启075kW涌浪机110min效果相当;但算下单位能耗,相差了4倍,且涌浪机的造浪范围直径可达60m。因而,将涌浪机与叶轮式增氧机2项技术整合在一起,既利用了涌浪机净化水质、节能、 搅水能力强的特点,又发挥了叶轮式增氧机增氧能力强,在水产养殖中增产效果明显的优势。
  33对浮游植物调控的影响
  浮游植物不同门类具有不同的生理与生物特性,而一般来说,蓝藻门适口性差,营养价值低,绿藻门和硅藻门的适口性和营养价值要高些[13-15]。因此在池塘浮游植物调控中,人们希望能培养出以绿藻门和硅藻门为优势的群落,而尽量减少蓝藻门[16]。
  由于池塘中施肥、投饵较多,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而出现蓝藻门占优势,尤其是蓝藻门占优势后在水面可形成明显可见的蓝藻水华,这会对池塘养殖产生不良影响;但是在养殖池塘中发现硅藻门优势甚至水华的现象很少[13,14]。本试验池塘形成了硅藻门优势,这应该是系统中叶轮式增氧机和涌浪机搭配运行后形成的独特环境造成的。
  参考文献
  [1]蒋树义,韩世成,曹广斌,等.水产养殖用增氧机的增氧机理和应用方法[J].水产学杂志,2003,16(02):94-96.
  [2]丁永良.叶轮增氧机的发明及其对中国池塘养殖的贡献[J].中国渔业经济,2009,27(03):90-95.
  [3]苏炳之,潘炯华,卫焕荣.使用增氧机的鱼池生物动态研究[J].渔业机械仪器,1981(04):25-27.
  [4]潘炯华,朱洁心,梁淡如,等.应用增氧机提高塘鱼产量研究[J].渔业机械仪器,1981(02):41-43.
  [5]张有进,张浩然.机械增氧技术在淡水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现状与趋势分析[J].农业装备技术,2010,4(36):14-16.
  [6]郭益顿,顾向军,徐国昌,等.高位池塘循环水养鱼系统生产性试验总结[J].渔业现代化,2011,38(03):23-27.
  [7]管崇武,刘晃,宋红桥,等.涌浪机在对虾养殖中的增氧作用[J].农业工程学报,2012,28(09):208-212.
  [8]陈新源.耕水机在池塘深水密殖中的广阔前景[J].海洋与渔业,2009(04):55-56.
  [9]顾海涛,何康宁,何雅萍.耕水机的性能及应用效果研究[J].渔业现代化,2010,38(04):40-43.
  [10]杨保国.池塘溶解氧简易估测法[J].农家致富,2004(10):43.
  [11]红蕾,李跃,王俊,等.精养鱼塘部分水质指标变化规律的研究[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5,26(04):29-30.
  [12]薛志成.池塘增氧机的适时使用方法[J].现代农业装备,2009(05):67-68.
  [13]Oliver R L,Ganf G G.Freshwater blooms[M]∥Whitton B A,Potts M.The ecology of Cyanobacteria.Netherland: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2000:150-194.
  [14]昌永華.鱼塘蓝藻[J].淡水渔业,1991(04):42-46.
  [15]Sevrin-Reyssac J,Pletikosic M.Cyanobacteria in fish ponds[J].Aquaculture,1990,88(01):1-20.
  [16]王小冬,刘兴国,朱浩,等.高位池塘循环水养鱼系统的夏季浮游植物特性[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05):222-223.
  作者简介:顾兆俊(1983-),男,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池塘生态工程方面的研究。
其他文献
摘 要:黄河灌区为我国最大粮棉基地,近年来受降水量降低以及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加等因素影响,黄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不断增大。在对小型引黄灌区进行治理时,需要对传统灌溉模式与理念进行更新调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本文以山东省东阿县郭口灌区为例对提高小型引黄灌区运行治理措施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引黄灌区;运行治理;水资源  中图分类号:TV14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
摘 要:古银杏树是我们国家的宝贵财富,被誉为“国之瑰宝,活的文物”。它不仅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而且还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很深的文化内涵。 古银杏树特别是千年生以上古银杏,往往树皮布满斑痕,枝条细弱,树干腐朽成洞。保护古银杏只简单的看护还不够,必须采取一系列生物的或工程的措施,进行科学管理才是积极保护。  关键词:银杏古树;管理;探讨  中图分类号:S792.95 文献标识码:A DOI:10.
摘 要:在本文中,主要介绍NBS型抗病基因的进展,NBS型抗病基因的共线性非常低。 原因可能是NBS抗性基因之一在进化过程中导致基因丢失;NBS抗病基因进化太快,这可能导致植物病害抗性基因的很大程度的遗传差异,NBS疾病抗性基因作为一个很大的基因,也是近几年植物病害抗性基因和分子育种研究热点。  关键词:植物;禾本科;抗病基因;核苷酸结合位点  中图分类号:S184 文献标识码:A DOI:10.
摘 要:农产品电商被誉为最后的“电商蓝海”,我国农产品电商发展迅速,但也面临一系列问题。本文对我国区域农产品电商平台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进而分析江西区域农产品电商面临的问题,借鉴优秀区域电商成功经验,提出江西区域性农产品电商平台发展建议。  关键词:农产品;电商平台;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230125  农产品是农业生产
摘 要:分析比较2个品牌定性定量滤纸中的全量和有效态铜、锌、铁、锰、钙、镁六种养分含量。结果表明:定量滤纸金属杂质含量均低于定性滤纸。用浸提剂淋洗滤纸发现,定性滤纸过滤液含较高的钙(2.54~3.26mg/L)和镁(0.17~0.23 mg/L),对相关项目的测定存在污染风险。对此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改进措施,以供相关项目检测人员选择参考。  关键词:滤纸;金属杂质;土壤养分;污染  中图分类号:S0
摘 要:农民合作社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途径之一,农民合作社在全国各地快速发展起来。本文以新疆奇台县为例,介绍了该地区合作社发展的现状,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引起这些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一些适合该地区农民合作社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农民合作社;奇台县;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833180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
摘 要:在全球气温变化不断发生改变的过程中,林业成为人类关注的重点。在林业生产建设中,林业调查规划的设计是其最基础的组成部分,为了不断完善这种林业生产建设的合理性,保持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要求对林业调查规划的设计必须予以重视并落到实处。本文主要以新疆尼勒克县的林业生产建设现状作为研究对象,探讨阐述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在林业生产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林业生产建设;重要性;作用
摘 要:蓝莓有防止脑神经衰老、明目和增强心脏功能等特效,是一种经济价值较大的果树。但是蓝莓的生长对气候资源的依赖性较强,需要根据其品种选择不同的气候适宜地区种植。本文首先分析了蓝莓种植对气候资源的选择,然后以福建省为例分析了气候资源对蓝莓种植的贡献意义,为蓝莓种植提供可参考的意见。  关键词:蓝莓;气候资源;福建省  中图分类号:S663.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
摘 要:淡竹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其适应性较强,分布较广,在生态环境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本文对淡竹的栽培管理技术进行全面论述,从其生物学特性,整地、移栽、栽后管理等方面进行介绍。  关键词:淡竹;栽培技术;管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S79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933056  淡竹,是多年生禾本科植物,近年来,在造林绿化中被广泛应用,可一年栽植,
摘 要:近年来,国家对农村改革发展中的多项主要问题进行了相关的探讨,得出让农民拥有更多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等结论,一定程度上落实了当今正在实施的土地承包关系。本文根据对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土地实践经验,结合阿城区土地流转发展现状,对阿城区土地流转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  关键词:农村土地;土地流转;土地使用权;流转模式  中图分类号:F32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