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语文课堂教学观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ams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语文课堂教学如何落实新课标所述新理念,新理念如何演绎新课堂?笔者认为,语文教师要想方设法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要使语文课堂像磁铁一样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必须提供学生一个“激情·对话·开放”的课堂。
  
  一、营造一个“激情的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作为语文教师应具备对语文的兴趣、热爱,要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更应懂得教学艺术。教师不是“教书匠”,面对的是一个个复杂的有思想的头脑,因此,情感因素在课堂中显得尤为重要。
  学生的学习过程往往伴随着浓厚的个人情绪,觉得有激情,就学得积极主动;反之,就消极,被动。语文课堂应努力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情感潜能,促使学生为之动情,从而转化为学习的热情。这样语文课堂永远对学生都有一种魅力,让学生有滋有味地读,兴趣盎然地学,在自主学习中感受到课堂生活的快乐。
  课堂教学要想取得好的效果,教师必须有感情的投入,这样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深层次地去参与教学活动。“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在导入新课时,老师积极营造一种以情夺心、为之一惊的教学氛围,从而激发学生“我要学”的浓烈的学习激情。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动情、引情,学生入情、抒情,师生共同围绕每堂课的重点、难点、疑点,充分发挥情感的信号功能、调节功能和强化功能,对重点问题重点讲,对难点问题剥开议,对疑点问题展开争,对一般问题精要析,并且适时围绕主线,旁征博引,纵横迁移,勾连时事,引入故事,激趣增知,努力创造一种情意盎然、欢快愉悦的教学情境。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有引人入胜的导语,情意盎然的教学过程,而且还应有情味袅袅,似品香茗、如嚼甘果的“收尾”,课结束,但情尤存。通过调动学生的激情,增强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轻松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在学习中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语文教学需要机智,也需要激情。
  
  二、营造一个“对话的课堂”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只是被动的倾听者,根本谈不上和谁去“对话”。有的语文教师特别反感自己在讲课过程中有学生提出问题,惟恐自己的思绪被打断、打乱,从而影响自己的教学进程。其实,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哪怕这些问题是很幼稚或者是钻牛角尖的,我们也不能泼冷水,更不能讽刺、嘲笑学生。我们要放下架子,营造一种平等的气氛,提供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文化。
  对话的课堂首先是引导学生与作者对话,探讨写作意图,发现作者的独特的生活体验、思想感情、个人气质、审美理想以及艺术才华。其次是与编者对话,了解编者意图,进行揣摩质疑探源,不断积累自己的文化知识和文学素养。第三是与文本对话,走进文本世界,全方位、多层次地探究文本内涵,完成从感知基本内容到获得情感共鸣领会文本奥秘的飞跃。第四是与教师对话,通过与教师的交流,质疑问难,发表看法,纠正错误,形成认识,参悟文理文意文趣,提高自己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五是与其他学生对话,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求同存异,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
  语文阅读课重在师生合作的阅读过程,而不是一个既定答案的灌输,教师要兼具组织者、对话者的角色,因此,要求教师要认真读书,精心钻研教科书,在与学生平等对话中,实现教学相长。
  
  三、营造一个“开放的课堂”
  
  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封闭会导致落后,我们的课堂在确保课堂纪律的前提下,也可适当地放开。这个开放不是指“放羊式”的开放,而是指在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体验成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开放的课堂是多种多样的。一是开放教学过程。教学没有指令性,完全由学生凭借学习和经验,独立思考,自主发现。教师也不刻意追求课堂教学结构的完整,而是把一堂课的学习作为学生整个学习生活的一部分,重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情感体验。二是开放教学内容。书本不再是课堂学习的惟一材料,教学的终极目标不是让学生记住、背会了多少知识,而是以教材为载体,使学生学会学习,从而适应社会。三是开放学生思维。开放的课堂不去追求某种标准化的、狭隘的、惟一的方法和答案,允许学生依据自身的知识、经验和思维大胆发表个人见解,鼓励创见;积极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展开求异思维,重视思维过程的展示,使学习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知识、智力、情感、人格意义的建构过程。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方式、方法丰富多彩,但不管如何,我们的教学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努力培养学生敢于发表意见,善于探究以及自信、好学的性格特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单位:广东东莞市华侨中学;广西玉林市名山高中
其他文献
《水浒传》这部古典小说主要讲述宋朝末年农民起义军以梁山泊为营地,反对朝廷的压迫,群雄起义,一帮有胆有识,身怀绝技的英雄豪杰,聚集在一起共图大业,替天行道。梁山好汉们有智慧和力量与朝廷展开殊死的搏斗,充分显示了每一位好汉们的英雄气概和聪明才智。以及他们惩恶扬善,扶危济贫,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客性格,这里我想谈谈“青面兽”杨志这个人物。  在智取生辰纲中观众朋友多把目光聚焦在“一瓢酒”上,以为着这是
在我的阅读印象中,温亚军是个苦吟派作家。所谓“苦吟”,是说温亚军的写作不以才气见长,也不以喷薄的激情取胜。他写得很认真,也很辛苦,读他的小说,难有酣畅之感,却能在细致的品尝中,体味出作者的匠心,看出精心结撰的好处。这样的作家也许不能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但却能持久,我相信是这样。  温亚军是一个双栖作家,他的取材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军旅生活,一是故乡陕西的风土人情。以个人的嗜好,我更喜欢那些乡土
作文是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素养的重要领域。新的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提出了这样的要求:“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倡导自由表达,真情写作的教学理念。然而作文教学也是语文教学中最具综合性也是难度较大的一项工作。作文教学处于理论上地位极高、实践上手足无措的尴尬境地。学生视写作为苦差事,绞尽脑汁写出来的东西要么空洞无物无病呻吟,要么话
小组合作学习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小组活动为基本组织形式,学生个体之间展开相互合作学习而实现共同学习目标,最终使学生个体利益也获得满足的一种教学策略。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作为重要的教育教学改革的方法之一加以要求与提倡,自有其重要的价值意义。一方面,变革传统的灌输式或者师传生受的单向式教学方式,实现教育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并能促进学
夜行者吹着口哨   毛发战栗地走夜路   狼扑上来   把两个前蹄   搭在夜行者肩上   夜行者口哨间歇   复婉转如常   狼跟着下坡   等待夜行者回头   夜行者步伐矫健   口哨为小夜曲   夜行者上坡   将两手抚在狼蹄上   拽狼蹄让其跟上   狼不解   为何夜行者越走越快   夜曲越吹奏越欢乐   夜行者就是不回头   突然夜行者蹲下来   狼四蹄如绽开之翅膀   从夜行者头顶飞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广度和深度的不断拓展,教育教学从观念、思想到手段、方法等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根据新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的新定位,现代社会所培养的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具有创新精神,合格意识和开拓视野”,这一目标能否实现,关键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是否具有创新意识。  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状况如何呢?最近笔者对所在地区几所学校新课程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结论是不容乐观的。
一个漫长而谨慎的夜晚  夜晚真糟糕  屋外的世界变得极不真实又无限可能  同时无关紧要,简直像失败的化身  你不能确定是发现了自我还是  迷失了自我  一些树木在低声说话  月亮下,每一夜都是第一千零一夜  那森林,那世界,它们是神  接受我们的甜言蜜语,但不回报  每个人受制于小小的命运  但无限的永恒就在我们身旁  “我们只爱抽象的人类,不爱具体的人”  远比勇气更多的嘲讽  取代了对神秘世界
姚鄂梅,女,生于1968年12月。先后在《人民文学》、《收获》等杂志发表小说多篇,作品入选多家选刊及年选。中篇小说《穿铠甲的人》、短篇小说《黑眼睛》分别入选中国小说学会2005年度、2006年度排行榜,著有长篇小说《像天一样高》、《白话雾落》。    那天早晨,蛮子懵里懵懂从床上爬起来,发现厕所正被妹妹英子占着,便转身来到场院外那棵柚子树下。  拉到一半,蛮子似乎闻到了尿里的啤酒气味。昨天晚上,蛮
编者按:每年的九月,都是大学新生人生最欢喜的月份。踏入象牙塔,崭新的生活,是一幅全新的图纸。这一期,我们特地请作为过来人的师兄师姐,分享他们的体验,一起共同成长。  第一份兼职是饭店服务员。每天起早,打扫卫生,熟悉菜单,还要了解每道菜的制作流程以便食客在发难时有话题可谈。通常从客人一进门便要报以灿烂的微笑,拿着菜单迎上去,向他们介绍本店的招牌菜和适合时令的菜。拿笔一一记下他们所点的菜和酒水,然后在
高三高考备考已进入知识的夯实阶段。科学复习两个字切不可忽视:    一、准    这个“准”字,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分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内容:一是高考大方向把握准;二是高考具体重点难点瞄得准;三是学生的心理与兴趣摸得准;四是学生的知识缺陷、思维障碍抓得准;五是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失分防得准。  要达到准确无误,必须采取如下措施:  (一)各科要认真分析和研究“大纲”和“考试说明”、近几年高考的湖北试卷